澳大利亞變革型教師專業(yè)化工程的內(nèi)容與實施述評
本文選題:澳大利亞 + 教師教育 ; 參考:《比較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摘要】:澳大利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變革型教師專業(yè)化工程是澳政府在其社會整體改革進程中對教師教育領(lǐng)域的一種變革。針對傳統(tǒng)教師專業(yè)培養(yǎng)過程存在的"獨立"、"排他"、"保守"等弊端,變革型教師專業(yè)化體現(xiàn)了"融合"、"合作"、"開放"等后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特征的人才培養(yǎng)觀。為了實現(xiàn)新時期教師專業(yè)化的轉(zhuǎn)型,聯(lián)邦政府通過與教育聯(lián)合會等機構(gòu)簽訂協(xié)議的形式啟動國家教師專業(yè)化工程,自上而下、由點到面地推進,以期逐步實現(xiàn)全國學校系統(tǒng)教師專業(yè)化的整體變革。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al teacher specialization project, which began in the early 1990s of Australia, is a change in the field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overall reform of the society by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In view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independence", "exclusion" and "conservative"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ining of tradition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training, the specialization of the teachers of the transformation embodies the "integration", "cooperation", "opening" and so 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in the new perio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in the new perio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as started the national teacher specialization project in the form of an agreement with the educational Federation and other institutions, from top to bottom to promote the overall reform of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he whole country's school system.
【作者單位】: 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基金】:黑龍江省社科規(guī)劃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0E050)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教育政策形成、實施和評價機制的比較研究”(項目編號:2009JJD880004)和“21世紀國家發(fā)展與教育改革對策的比較研究”(項目編號:2000ZDXM88000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G451.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寧之;;中澳教師教育課程目標比較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2 柳國輝;;澳大利亞教學專業(yè)標準及其質(zhì)量保證[J];外國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3 張樹德;;當前澳大利亞教師教育的特點和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4 周寧之;;關(guān)于中澳教師教育課程研究的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1年01期
5 張文軍;朱艷;;澳大利亞全國教師專業(yè)標準評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4期
6 陸為群;澳大利亞教師教育的現(xiàn)狀、特點及其啟示[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7 徐星;;在繁忙的生活狀態(tài)中實現(xiàn)德智體的平衡發(fā)展 專訪澳大利亞三一文法學院副校長皮特·斯代爾(Peter Stiles)[J];上海教育;2011年11期
8 徐衛(wèi);;讓我們有一張“事實地圖”——讀《彼岸的教育》[J];江西教育;2007年18期
9 王煒;黃黎茵;;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教師專業(yè)標準的實施[J];外國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10 孫宗興;郭朝紅;;教師教育政策研究述評[J];師資培訓研究;2005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龔志武;;教師教育空間模式的轉(zhuǎn)型研究[A];科學發(fā)展觀與成人教育創(chuàng)新——2004年中國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Ⅰ)[C];2004年
2 呂春菊;薛瑞香;;愛的真誠中[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3 姚建國;;立足國情 放眼未來 盡快完善教師資格認定和教師教育制度[A];第四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和2005中國教育熱點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劉春花;;教師文化:教師專業(yè)成長之應有視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會第三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謝麗惠;;淺論師德建設對教育發(fā)展的影響力[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6 袁秀利;;關(guān)于提高教師教育技術(shù)技能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術(shù)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7 張旭東;崔瑞海;孔令偉;寧凱;;教師專業(yè)化視閾下的教師教育專業(yè)化發(fā)展研究[A];“高教強省”探索與實踐——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8 田山俊;;中國古代師資養(yǎng)成特點探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6)——中國教師教育史、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陳駒;;教學設計訓練: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10 黃云鵬;;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教育改革的實踐探討[A];全國高師會數(shù)學教育研究會2006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茂;澳大利亞擬全面改革教師教育制度[N];中國教師報;2007年
2 查衛(wèi)平 編譯;美國呼吁提高教師教育質(zhì)量[N];中國教育報;2005年
3 馬朝宏;老師的希望在老師的老師那里[N];中國教師報;2003年
4 河北省社科規(guī)劃研究項目課題組河北師大 徐莉;走出“小師范”的圈子,,走“大教師教育”道路[N];光明日報;2004年
5 碧特瑞絲·阿瓦勒斯;怎樣培養(yǎng)21世紀的教師[N];中國教育報;2004年
6 安徽省懷遠縣實驗小學 邵志武;新形勢下的教師教育[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4年
7 華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李明華邋花懿雋;美國的教師教育缺了啥[N];中國教育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蘇婷;課程改革聲聲呼喚 教師教育步步跟進[N];中國教育報;2003年
9 本報記者 馬朝宏;老師的希望 在老師的老師那里[N];中國教師報;2003年
10 記者 續(xù)梅 蘇婷;以人為本建設高素質(zhì)教師隊伍[N];中國教育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興國;轉(zhuǎn)型期中國教師教育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黎志華;教師教育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田騰飛;社會變革背景下南非的教師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4 苗學杰;融合的教師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5 張翔;教師教育U-S共生性合作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6 楊慧文;變革中的教師教育范式:海峽兩岸之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張奎明;建構(gòu)主義視野下的教師素質(zhì)及其培養(yǎ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姜美玲;教師實踐性知識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杜靜;英國教師在職教育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10 呂耀中;英國學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凌奇;教師職業(yè)自我概念引領(lǐng)下的自主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齊丹丹;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黃小文;基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08年
4 江海英;教師教育中的通識教育探討[D];江西師范大學;2007年
5 徐慧蘭;英美教師職前教育課程設置比較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6 肖平;美國教師聯(lián)盟之探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7 洪希;教師職前教育課程設置的中英比較[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李琛;關(guān)于美國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9 孫福海;關(guān)于教師學習的理論與調(diào)查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10 寧靜;我國近代教師教育模式的歷史變遷[D];河北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9559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955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