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辦學”真諦:尊重教育規(guī)律
本文選題:教育家 + 辦學 ; 參考:《基礎教育論壇》2013年23期
【摘要】:教育既是一個充滿問題和矛盾的實踐,也是一個永無完結(jié)的旅程。所以,我們要極力推崇兩種重要的思維:教育思維和學術思維。所謂教育思維,是指人既是出發(fā)點,又是落腳點。學校教育和管理始終不離開"培養(yǎng)什么人"和"如何培養(yǎng)人"這兩個基本問題。所謂學術思維,是指站在"科學"的立場,以"探究"的視角,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Abstract]:Education is not only a practice full of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but also an endless journey. Therefore, we should highly promote two important thinking: educational thinking and academic thinking. The so-called educational thinking means that people are both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foothold. School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never leave the two basic questions of "who to cultivate" and "how to cultivate people". Academic thinking refers to putting forward,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quir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science".
【作者單位】: 天津開發(fā)區(qū)國際學校;
【分類號】:G47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京海;;也談“教育家辦學”[J];上海教育;2010年05期
2 張英蘭;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幾點思考[J];教書育人(學術理論);2005年03期
3 顧明遠;;讓懂得教育的教育家辦學[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4 尹后慶;;校長應以教育家精神辦學[J];上海教育;2008年06期
5 王漢青;劉紅軍;于水波;;校長眼中的“教育家辦學”[J];教育與職業(yè);2010年22期
6 ;編輯手記[J];中國教師;2010年17期
7 邵祖德;;注重習行的教育家顏元[J];人民教育;1984年12期
8 許慶豫;毛澤東教育功能觀初探[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4期
9 姜文格;;校長專業(yè)化不能離開課堂[J];新教育;2010年08期
10 肖昌斌;李長明;;南轅北轍的教育行為之一:自相矛盾的懲罰[J];湖北教育(綜合資訊);2010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蒙世葉;;教育家成長與實現(xiàn)教育家辦學面臨的瓶頸問題[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2 黃曉娟;;培育中國杰出教育家的思考[A];第二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盧元鍇;;提倡教育家辦學治校[A];獻給新中國60周年 全國教育管理優(yōu)秀成果(下)[C];2009年
4 劉洪忠;;學校、社會、家庭創(chuàng)新教育的整合研究——家長會創(chuàng)新形式對教育效果的影響[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5 張玉臣;;教育家成長與實現(xiàn)教育家辦學面臨的瓶頸問題[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6 李霜葉;;服務與生存——新時期教師角色小議[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7 葉金花;;淺談學校教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A];浙江省推廣發(fā)展健康促進學校項目論文集[C];2005年
8 陳莉;;三結(jié)合轉(zhuǎn)化潛能生的對策研究[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三卷)[C];2005年
9 馬曉東;黃連芳;;新時期農(nóng)村學生家訪的策略[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10 鞏德成;;如何搞好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jié)合[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湛;為教育家辦學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N];天津教育報;2007年
2 教育部總督學顧問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王湛;教育家辦學:校長的角色、使命與成長[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何勇;教育家辦學的四大“敵人”[N];人民日報;2007年
4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王湛;“教育家辦學”感言[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5 羅龍強 靜海模范學校;怎樣的教師能成為教育家[N];天津教育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張以瑾;哪條道路通向未來教育家[N];中國教育報;2009年
7 上海師大現(xiàn)代校長研修中心 俞可;教育家的父子情懷[N];中國教育報;2010年
8 林堯;實現(xiàn)教育家辦學須解三道“扣”[N];人民日報;2011年
9 特約撰稿人 謝振杰;河東教育家嘉康杰[N];發(fā)展導報;2004年
10 河南省西峽縣陽城鄉(xiāng)中心學校 董國雷;農(nóng)村教育家離我們不再遙遠[N];中國教育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殷建華;走向教育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俐蓉;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關系的反思與重構(gòu)[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劉磊;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論綱[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4 鐘以俊;美學視野中的學校教育及其變革[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李家成;關懷生命[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6 姜月;遮蔽與解蔽[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姜麗華;論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馮秀芳;錢偉長治學理念及教育思想初探[D];上海大學;2007年
9 張桂芳;小學數(shù)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10 趙麗;跨國辦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瑤;教育家研究與未來教育家培養(yǎng)[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欒樹清;教育家辦學機制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3 吳曉昱;中國西北農(nóng)業(yè)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4 張潤娥;蘭州市普通高中家校合作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劉朝暉;城市流動人口子女教育調(diào)查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6 左東芳;農(nóng)村初中家校合作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7 馮綺云;我國目前流動人口子女義務教育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8 陳漢珍;丁丁為什么在家上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楊明朝;梁漱溟的教育思想(1915-1945)[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10 馬麗燕;宗教對學校教育的影響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9376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937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