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自由、超越:雅斯貝爾斯存在主義教育理念的解讀
本文選題:雅斯貝爾斯 切入點:存在主義 出處:《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S1期
【摘要】:生存、自由、超越是雅斯貝爾斯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的核心教育觀,其教育思想關注人的精神建構(gòu)和靈魂的陶冶,認為大學以自由為其生命,精神的交往是實現(xiàn)自由教育的根本路徑,《什么是教育》揭示了教育對生命本源追問和超越的本真意義,對我國教育理念的探索具有極大的啟示意義。
[Abstract]:Existence, freedom and transcendence are the core educational concepts of Jaspers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y. His educational thought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piritual construction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oul, and holds that the university regards freedom as its life.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path to realize free education. What is Education reveals the true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 to the inquiry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origin of life, and has great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to the exploration of educational idea in our country.
【作者單位】: 武漢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職業(yè)教育研究院;
【基金】: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遵循科學發(fā)展觀,建設高等教育強國”重大攻關項目之五“遵循科學發(fā)展觀,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08QG0100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guī)劃2008年度教育學重點課題(AGA080340)
【分類號】:G40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穎;;交往實踐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2期
2 陳虹;;西方現(xiàn)代童話中的成長儀式原型及文化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唐勇,朱長華;學校教育資源分配探討[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4 韓傳信;;農(nóng)村中小學教師德育素養(yǎng)提升途徑的探討[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5 楊鳳仙;;關于校本教研建設的思考[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6 胡靖;;馬克思主義視閾中的學校德育觀轉(zhuǎn)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7 周志剛;孟娜;;對話教學現(xiàn)實問題透視[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8 張錦智;張春秀;;大學生道德人格塑造的主體間性視角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9 徐在中;;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道德教育的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10 岳偉;;論關注學生快樂體驗的大學課堂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崔立宏;;談高校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2 崔立宏;;談高校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chǎn)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shù)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3 劉法虎;;美國兩大高校分類研究的經(jīng)驗與借鑒[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王帥;;比較孔子的“憂”與海德格爾的“憂”及在教育上的現(xiàn)實意義[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王春燕;;打造中國人自己的幼兒園課程——以陳鶴琴為代表的幼兒園課程變革為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李長偉;韓鐘文;;淺論康德的實踐教育學[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汪思鋒;;試析雅斯貝爾斯的師生生存交往理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學教育普及和發(fā)展中的作用[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張宏圖;;關于教育技術(shù)的哲學思考[A];教育技術(shù)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10 朱晟利;;再談以人為本的教育[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鳳蓮;馬克思對西方政治思想傳統(tǒng)的挑戰(zhàn)[D];南開大學;2010年
4 劉穎;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價值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5 崔學榮;主體間性視野中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朱德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7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8 劉吉林;權(quán)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評估合法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孫余余;人的虛擬生存與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楊道麟;美學視野下的語文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超;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的調(diào)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盧楠;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馮秋珍;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與教學智慧的相關性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任利娟;一位市級骨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敘事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趙曉楠;中學生責任意識教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6 畢紅軼;新課程視域下的思想品德課生命觀教育[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7 陳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存在經(jīng)驗的缺位與對策[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8 韓路;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民辦高職院校戰(zhàn)略定位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悅;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發(fā)展問題與對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林曼紅;教師的課堂情境知識及其建構(gòu)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平;;存在主義視野中的陶冶思想及其教育學意蘊——雅斯貝爾斯著作《什么是教育》解讀[J];孝感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2 常寶寧;田愛英;;一種喚醒靈魂的教育——評雅斯貝爾斯的《什么是教育》[J];中國教師;2010年21期
3 沈俊強;;從“對話”到“蘇格拉底式的教育”的躍升——論存在主義觀照下的教育[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4期
4 印義炯;楊斌;;簡論存在主義哲學對當代教育改革的啟示[J];文山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3期
5 楊明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雅斯貝爾斯教育思想的啟示[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6 馬桂霞;;雅斯貝爾斯教育思想對中國教育改革的啟示[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8年07期
7 唐進元;陳貴;劉光平;;雅斯貝爾斯“學習自由”思想對教學方法改革的啟示[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8 王曉瑩;;存在主義教育思想與新課程理念的對比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12期
9 孫s,
本文編號:16895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689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