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屆競走世界杯男子50公里前三名運動員競走技術的運動學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8-24 09:43
本文關鍵詞:第26屆競走世界杯男子50公里前三名運動員競走技術的運動學分析
【摘要】:在田徑運動中,競走項目具有其獨特的技術特點。競走是一項周期性的在一定距離里競速的耐力性項目,與跑步等周期性項目不同,競走運動要求運動員在高強度的運動中保持符合競走規(guī)定的技術動作。本文采用星高肽錄像解析系統(tǒng)對第26屆太倉競走世界杯男子50公里的比賽進行了全程拍攝,選取比賽獲得前三名的運動員,以前三名運動員的運動技術為研究對象,研究其運動技術特點。為我國運動員在重大賽事上為我國爭光做好技術攻關與服務工作。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邏輯分析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和三維攝像測量法,運用星高肽錄像分析系統(tǒng)進行現(xiàn)場拍攝并對拍攝到的視頻進行后期處理,并得出客觀可行準確的量化數(shù)據(jù)。研究表明:1、世界一流男子50公里競走運動員的身體重心起伏和騰空時間均在合理要求的范圍內(nèi),不易發(fā)生犯規(guī)現(xiàn)象;同時隨著步長幅度的增大他們的步頻基本沒有下降,這說明世界一流的男子50公里競走技術特點為大步長,穩(wěn)步頻。2、世界一流男子50公里運動員的上肢擺動速度在競走過程中較為合理,擺動角度大于標準值,但左單步和右單步時上肢的擺動角度差別不大,身體重心較穩(wěn)定。3、世界一流男子50公里運動員在競走中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各個時相的擺動速度左右相差不大,減少了上下起伏和左右晃動,保持了身體平衡,增加了向前的速度;前兩名運動員著地踝關節(jié)角度和離地踝關節(jié)角度對他們的身體重心前移有較大的促進作用,Jared?Tallent在加速時對后蹬力量運用不當。4、三名運動員左右送髖技術相差較大,導致身體重心晃動不穩(wěn)定;Jared?Tallent在高速階段髖轉(zhuǎn)動幅度減小,導致運動外觀姿態(tài)差,身體重心不穩(wěn)定,肌肉緊張從而造成過早疲勞。
【關鍵詞】:三維運動學 競走技術 運動學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821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1 前言7-16
- 1.1 選題依據(jù)7-8
- 1.2 選題目的8
- 1.3 選題意義8-9
- 1.3.1 現(xiàn)實意義8-9
- 1.3.2 理論意義9
- 1.4 研究任務9-10
- 1.5 文獻綜述10-16
- 1.5.1 世界男子競走運動的發(fā)展10-11
- 1.5.2 我國男子競走運動的發(fā)展11-12
- 1.5.3 競走技術的發(fā)展12-13
- 1.5.4 對男子競走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13-15
- 1.5.5 名詞解釋15-16
- 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16-20
- 2.1 研究對象16
- 2.2 研究方法16-20
- 2.2.1 文獻資料法16-17
- 2.2.2 專家訪談法17
- 2.2.3 邏輯分析法17
- 2.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17
- 2.2.5 三維攝像測量法17-20
- 3 結果與分析20-36
- 3.1 競走技術時相劃分20
- 3.2 前三名運動員運動技術的運動學分析20-36
- 3.2.1 前三名運動員低速度階段和高速度階段運動技術的運動學分析21-33
- 3.2.2 前三名運動員低速度階段和高速度階段運動技術的對比分析33-36
- 4 結論與建議36-38
- 4.1 結論36
- 4.2 建議36-38
- 參考文獻38-41
- 致謝41-42
- 附件一42-43
- 附件二43
【相似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文冰;第26屆競走世界杯男子50公里前三名運動員競走技術的運動學分析[D];首都體育學院;2016年
,本文編號:7305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7305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