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游運動員冬訓期間身體運動功能訓練方法與負荷安排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國花游運動員冬訓期間身體運動功能訓練方法與負荷安排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花樣游泳 身體運動功能訓練 訓練方法 訓練負荷
【摘要】:在人類不斷追求極限的今天,人們向著更高、更快、更強的目標不斷邁進,競技體育成為人類追求極限的一種手段,不斷促進著競技體育的運動訓練理論快速的發(fā)展,在世界范圍內不斷涌現(xiàn)出科學化、系統(tǒng)化的先進的訓練體系。在備戰(zhàn)2016年里約奧運會之際,國家體育總局競體司再次與美國職業(yè)體育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公司合作,在保證我國優(yōu)勢項目正常需求的前提下,進一步滿足我國潛在優(yōu)勢項目的需求,其中花樣游泳隊屬于其中之一。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測試法、觀察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以及比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花樣游泳運動員冬訓期間身體運動功能訓練方法與負荷安排為研究對象,對國家花樣游泳隊身體運動功能訓練方法和訓練負荷變化進行綜合分析,探索花樣游泳隊身體運動功能訓練方法及負荷的變化的特點及其規(guī)律,豐富我國花樣游泳身體運動功能訓練方法,為我國各級別花樣游泳隊身體運動功能訓練提供理論與實踐的依據(jù),其研究結果如下:(1)在FMS測試中發(fā)現(xiàn),訓練前的測試中,出現(xiàn)疼痛的運動員占總人數(shù)的17%,訓練后測試下降到11%,且全隊測試總分數(shù)平均值有所提高,說明冬訓期間,花樣游泳身體運動功能訓練方法對改善和預防隊員的損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在力量素質測試中,軀干旋轉爆發(fā)力及全身爆發(fā)力訓練前后兩次測試成績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成績提高的幅度較為明顯,但全隊下肢爆發(fā)力測試成績增漲幅度不明顯。(3)花樣游泳運動員身體運動功能訓練主要以FMS測試為切入點,找出運動員存在損傷的風險,利用準備活動建立神經與肌肉之間的有效聯(lián)系,再進行花樣游泳所需要的軀干支柱力量、力量及旋轉爆發(fā)力、能量代謝系統(tǒng)發(fā)展等專項能力,最后進行再生與恢復對身體進行放松。(4)軀干支柱力量訓練和力量及旋轉爆發(fā)力訓練負荷的是成波浪式上升的,當運動員接觸到新的訓練方法或訓練方法的難度增加時,訓練的負荷就會較低,以保證運動員形成正確的動作模式。
【關鍵詞】:花樣游泳 身體運動功能訓練 訓練方法 訓練負荷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861.18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7
- 1 前言7-13
- 1.1 選題背景7-8
- 1.2 選題目的8
- 1.3 選題意義8
- 1.4 文獻綜述8-13
- 1.4.1 關于花樣游泳項目特征的相關研究8-9
- 1.4.2 關于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的研究現(xiàn)狀9-10
- 1.4.3 關于運動功能障礙篩查的研究10-11
- 1.4.4 關于高水平運動員準備活動的研究現(xiàn)狀11
- 1.4.5 關于動作模式的研究現(xiàn)狀11-12
- 1.4.6 關于軀干支柱力量訓練方面的研究現(xiàn)狀12
- 1.4.7 關于力量和旋轉爆發(fā)力訓練方面的研究現(xiàn)狀12
- 1.4.8 關于能量代謝系統(tǒng)的研究現(xiàn)狀12-13
- 1.4.9 關于再生與恢復方面的研究現(xiàn)狀13
- 2 研究對象與方法13-52
- 2.1 研究對象13-14
- 2.2 研究方法14-52
- 2.2.1 文獻資料法14
- 2.2.2 測試法14-18
- 2.2.3 觀察法18-52
- 2.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52
- 2.2.5 比較分析法52
- 2.2.6 專家咨詢法52
- 3 研究結果與分析52-68
- 3.1 我國花樣游泳運動員運動功能障礙篩查及力量素質測試結果與分析52-64
- 3.1.1 運動功能障礙篩查(FMS)測試結果與分析52-56
- 3.1.2 我國花樣游泳運動員力量素質測試結果與分析56-64
- 3.2 冬訓期間花樣游泳隊訓練負荷的變化64-68
- 4 結論68-69
- 參考文獻69-72
- 致謝7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陶德悅;人體與身體運動[J];體育學刊;1999年01期
2 羅平漢;;要重視體育方法的運用[J];中國學校體育;1992年05期
3 陶德悅;體重控制與身體運動[J];體育學刊;2000年01期
4 成仲明;劉宇峰;張國強;;體育概念研究之我見[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5 宋震昊;;“體育”本體論(三)——體育的本體和哲學矛盾[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6 ;本期導讀[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7 大道;金英;;為建立身體運動學的基礎而努力[J];遼寧體育科技;1984年05期
8 劉家興;;身體運動工程學——體育科學中年輕的新興學科[J];哈爾濱體院學報;1986年03期
9 劉家興;張海林;;論身體運動不足與現(xiàn)代醫(yī)學觀[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1990年04期
10 李小平,劉繼輝;從行為醫(yī)學角度論身體運動的健康功能[J];體育與科學;199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崔運坤;賈燕;;數(shù)量與質量、基本動作模式與專項動作模式的權衡——身體運動功能訓練開展的必要性[A];2013年全國競技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2 陸阿明;吳金全;陸勤芳;王芳;;運動延緩腦衰老的效果觀察[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本報記者 王彥 谷苗;讓玩運動與促和諧相輔相成[N];文匯報;2012年
2 季楠;別讓“暑假綜合征”接近孩子[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3 吳緒東;構建和諧社區(qū) 強化文體建設[N];鄭州日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施寧;中國花游運動員冬訓期間身體運動功能訓練方法與負荷安排的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6年
2 張巖;青少年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動機分析及激發(fā)策略的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5年
3 黃浩;北京市小學男子籃球隊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的實驗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5年
4 秦霓;網絡動態(tài)文字與人類情感的智能化表達[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7065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706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