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太極拳館調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28 18:07
本文關鍵詞:上海市太極拳館調查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不斷的發(fā)展,不僅豐富了人們物質生活,也促進人們不斷探索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西方文化和體育以及國內物質文化生活的不斷豐富的雙重影響下,體育運動不斷得到國內人民群眾的認可和喜愛,終身體育的運動理念也逐漸的被國內群眾所認可。人們對于體育健身運動的需求不再是簡簡單單的運動健身需求,而是多元化的需求[1]。因此健身俱樂部必須更加的完善,更加的專業(yè)化以適應人們的運動需求,這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趨勢。太極拳館作為健身俱樂部中的一員其發(fā)展也需要更加的完善和專業(yè)化,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和促進太極拳的發(fā)展和普及。太極拳是我國傳統(tǒng)武術的精華,在華夏大地傳播數(shù)百年,其不僅僅是一項優(yōu)秀武術運動,更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太極拳館,一方面,可以促進太極拳的發(fā)展以及普及,豐富武術的發(fā)展,促進傳統(tǒng)武術的繼承及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可以豐富社會大眾的生活,滿足社會大眾的運動以及興趣需求,促進社會大眾的自身的發(fā)展。還可以對社會的發(fā)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促進社會的和諧。太極拳館作為太極拳發(fā)展新的載體,其發(fā)展充滿了強大的生命力,但其發(fā)展歷程中不可避免的產生一些問題,本文針對太極拳館的基本情況以及發(fā)展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相關的建議以及解決措施,為太極拳館和太極拳的發(fā)展提供理論與實踐的參考乃至為其它的武術拳種的發(fā)展提供理論與實踐的參考,促進太極拳館和太極拳的發(fā)展及普及,以及其它的武術拳種的發(fā)展及普及。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主要從上海市太極拳館的管理者、太極拳館的會員、太極拳館的太極拳教練員三方面因素對上海市太極拳館進行調查研究。通過對上海市太極拳館的調查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結論:1.上海市太極拳館注重對太極拳館硬件的投入,對太極拳館的軟件投入不足。2.上海市太極拳館注重太極拳教練員的專業(yè)技能,忽視其綜合素質,沒有嚴格的統(tǒng)一的評價標準,對其經費投入不足。3.太極拳教練員持證上崗人數(shù)占調查人數(shù)的66.7%,持證上崗的教練員相對不足。4.部分會員對于太極拳的認識存在不足,會員選擇太極拳館的原因多樣化,會員練習太極拳的目的動機也是多樣化的。5.太極拳館的會員年齡呈現(xiàn)年輕化,消費快餐式。
【關鍵詞】:上海市 太極拳館 太極拳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852.11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9
- 1 前言9-15
- 1.1 選題依據(jù)9-12
- 1.1.1 選題背景9-10
- 1.1.2 問題提出10-12
- 1.2 相關文獻綜述12-14
- 1.3 研究的目的意義14-15
- 1.3.1 研究目的14-15
- 1.3.2 研究意義15
- 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15-18
- 2.1 研究對象15
- 2.2 研究方法15-18
- 2.2.1 文獻資料法15
- 2.2.3 問卷調查法15-17
- 2.2.3.1 調查問卷的設計15-16
- 2.2.3.2.調查問卷的有效度度及信度檢驗16
- 2.2.3.3 問卷的發(fā)放和回收16-17
- 2.2.4 訪談法17
- 2.2.5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17-18
- 3 結果與分析18-50
- 3.1 調查的太極拳館基本情況分析18-25
- 3.1.1 太極拳館的地理位置18
- 3.1.2 太極拳館的規(guī)模18-19
- 3.1.3 太極拳館的經營方式19-20
- 3.1.4 太極拳館的收費標準20-21
- 3.1.5 太極拳館招收太極拳教練的標準和來源21-22
- 3.1.6 太極拳館對于會員的市場定位22-23
- 3.1.7 太極拳館開設太極拳的種類及提供的其它服務23-24
- 3.1.8 太極拳館太極拳的宣傳營銷方式24-25
- 3.1.9 太極拳館的授課模式和授課時間25
- 3.2.太極拳館會員基本情況及對太極拳的態(tài)度25-40
- 3.2.1 太極拳館會員基本情況25-27
- 3.2.2 太極拳會員了解太極拳館的方式27
- 3.2.3 會員選擇太極拳館的原因27-28
- 3.2.4 太極拳館會員對太極拳的認知28
- 3.2.5 太極拳館會員練習太極拳的動機分析28-35
- 3.2.5.1 太極拳館會員練習太極拳動機總體情況28-29
- 3.2.5.2 太極拳館不同性別練習太極拳的動機29-32
- 3.2.5.3 太極拳館會員不同年齡練習太極拳的動機32-33
- 3.2.5.4 太極拳館都市年輕白領練習太極拳動機分析33-35
- 3.2.6 太極拳館會員練習太極拳的時間次數(shù)及影響練習的原因35-37
- 3.2.6.1 會員在太極拳館練習時間長短35
- 3.2.6.2 太極拳館會員每周練習的次數(shù)35-36
- 3.2.6.3 影響會員每周練習次數(shù)的原因36
- 3.2.6.4 影響不同性別會員每周練習次數(shù)原因36-37
- 3.2.6.5 影響都市白領會員每周練習次數(shù)的因素37
- 3.2.7 會員對練習太極拳的態(tài)度37-39
- 3.2.7.1 會員對于練習太極拳效果的態(tài)度及效果37-38
- 3.2.7.2 會員對教練員滿意度38-39
- 3.2.8 會員認為教練員教授太極拳時可穿插的內容39
- 3.2.9 會員放棄練習太極拳的原因分析39-40
- 3.3.上海市太極拳館教練員基本情況分析40-48
- 3.3.1 對太極拳教練員性別的調查研究40-41
- 3.3.2 太極拳教練員年齡分析41
- 3.3.3 太極拳教練員專業(yè)和工作類型41-42
- 3.3.4 太極拳教練員所擅長的太極拳種類分析42
- 3.3.5 太極拳教練員的習武年限分析42-43
- 3.3.6 太極拳教練員執(zhí)教年限分析43
- 3.3.7 太極拳教練員從事太極拳教學的原因分析43-44
- 3.3.8 對太極拳教練員自身綜合素質的分析44-45
- 3.3.9 對太極拳教練員資質分析45
- 3.3.10 太極拳教學重難點分析45-46
- 3.3.11 太極拳教練教學時教學注意事項分析46-47
- 3.3.12 太極拳教練員的收入及保障情況分析47-48
- 3.4 影響太極拳館發(fā)展和太極拳推廣的因素分析48-50
- 3.4.1 太極拳館方面48
- 3.4.2 市民對太極拳認知方面48
- 3.4.3 太極拳教練方面48-49
- 3.4.4 社會方面49-50
- 3.4.4.1 社會生活節(jié)奏加快49
- 3.4.4.2 武術技擊功能的弱化49
- 3.4.4.3 太極拳形式單一,練習難度大,“娛樂性”缺少49
- 3.4.4.4 國內外可供選擇的健身項目眾多,,相對的選擇余地就大49-50
- 4 結論與建議50-53
- 4.1 結論50-51
- 4.2 建議51-53
- 參考文獻53-55
- 致謝55-56
- 附件56-6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炊遂堂;;論傳統(tǒng)太極拳傳播方式的轉型[J];體育學刊;2008年07期
本文關鍵詞:上海市太極拳館調查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47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4947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