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地區(qū)農民收入與教育之間關系的探討——基于英山縣的個案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5-27 10:08
本文關鍵詞:貧困地區(qū)農民收入與教育之間關系的探討——基于英山縣的個案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中國最大的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最大的問題是收入問題。根據教育經濟學的經典理論,教育是影響收入分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我國農村,教育是否在為農民生活的改善發(fā)揮作用?發(fā)揮著怎樣的作用?如何才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這些皆是本文所關注的實踐問題。 教育與生產率之間的關系,是教育經濟學的核心問題之一,而農業(yè)恰是考察教育與生產率之間關系的最佳領域。農民一般實行“自我雇傭”,農業(yè)實行家庭經營,不存在大規(guī)模的勞動力市場,因而也就不存在教育的“信號作用”和“社會化作用"。在農業(yè)中我們若是能夠證明受過較高教育的農民確實有較高的收入,那么就可以斷定教育對提高生產率有積極的作用。教育與生產率之間的關系,是本文所要探討的理論問題。 為了考察以上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筆者利用在湖北省英山縣支教一年的機會(2002年9月~2003年7月),到英山縣的農村做了大量的教育和經濟調查。支教結束后,我又于2003年11月和2004年4月兩次赴英山,,對英山縣教育和經濟的最新進展情況作跟蹤調查。這些調查構成了論文的基礎。 文章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導論部分。在導論部分中,筆者就文章所要研究的問題及基本概念做了界定,同時對研究意義、已有的研究和研究方法作了闡述。文章的第二部分以溫泉鎮(zhèn)馬坳村為例,考察了傳統(tǒng)農業(yè)中農民收入與教育之間的關系。得出的基本結論是,傳統(tǒng)農業(yè)中農民收入與教育之間并不存在明顯的關系。文章的第三部分以溫泉鎮(zhèn)的蓮花村為例,考察了過渡農業(yè)中農民收入與教育之間的關系。過渡農業(yè)中,技術引進的早期對教育水平有較高的依賴,但隨著新技術在一個地區(qū)逐漸普及,教育的作用在下降。文章的第四部分以草盤職業(yè)中學為例,探討了職業(yè)教育與農民收入之間的關系。受制于農業(yè)風險和土地規(guī)模的影響,單純的農業(yè)職業(yè)教育并不能有效地提高農民得自農業(yè)的收入。文章的第五部分對前面四個部分作了簡單的總結和回顧。 本文以實地調查為基礎,采用質的方法進行了研究。質的方法強調通過對個案的解剖來獲得有關的社會信息。從英山個案的研究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 篡 碩士學位論文 MASrfl藝I之’S‘I’川二515 英山縣本身的教育和經濟問題,還可以看到湖北省的羅田縣、安徽省的岳西縣、 霍山縣、金寨縣、太湖縣等與英山縣同屬一個“類型”的國家級貧困縣的教育 和經濟問題,我們甚至還可以看到在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qū)都普遍存在的教育和 經濟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調查、研究和解釋,將使教育經濟學在 改造社會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農民收入 教育 傳統(tǒng)農業(yè) 過渡農業(yè) 農業(yè)職業(yè)教育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F323.8;G725
【目錄】:
- 內容摘要3-5
- Abstract5-9
- 一 導論9-19
- <一> 研究的問題及基本概念的界定9
- <二> 研究意義9-12
- <三> 已有的研究成果12-15
- <四> 研究方法15-19
- 二 傳統(tǒng)地區(qū)農民收入與教育的關系19-30
- <一> 調查區(qū)域的界定19-20
- <二> 馬坳村種植糧食作物虧本20-21
- <三> 茶葉收入與教育之間關系的考察21-26
- <四> 對研究結論的解釋26-27
- <五> 研究結論的推廣27-28
- <六> 對研究結論的一點說明28-30
- 三 過度農業(yè)中農民收入與教育之間的關系30-43
- <一> 對蓮花村種植蔬菜原因的解釋30-31
- <二> 季節(jié)性蔬菜收入與教育之間關系的考察31-33
- <三> 對蔬菜種植方式的解釋--教育在農民決策中的作用33-41
- <四> 結論及政策建議--政府在技術引進中起到的作用41-43
- 四 職業(yè)教育與農民收入之間關系的考察43-56
- <一> “職教興農模式”實驗的成果43-48
- <二> 草盤職業(yè)中學的現狀48-50
- <三> 農業(yè)職業(yè)教育衰落的原因考察50-51
- <四> 田野調查51-54
- <五> 結論54-56
- 五 當前我國農村的教育和經濟問題56-64
- <一> 文章的基本結論56-57
- <二> 有待繼續(xù)研究的問題57-58
- <三> 英山的代表性問題58-59
- <四> 結束語59-64
- 后記64-6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瞿葆奎,熊川武;論解讀教育——兼論導致我國大陸“零諾貝爾獎”的主要原因不在教育[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1期
2 劉振武,付學軍;托起山區(qū)綠色的希望——英山縣職教興農五年紀實[J];湖北教育;1997年Z2期
3 吳康寧;教育研究應研究什么樣的“問題”——兼談“真”問題的判斷標準[J];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本文關鍵詞:貧困地區(qū)農民收入與教育之間關系的探討——基于英山縣的個案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96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sjy/39960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