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治理的“項目制”:成效、限度及其反思
本文關鍵詞:大學治理的“項目制”:成效、限度及其反思
更多相關文章: 項目制 大學與政府關系 大學治理 “質量工程”政策 平衡論
【摘要】:項目制的實施使得我國大學與政府關系從"單位制"時代的完全依附關系與行政隸屬關系轉變?yōu)轫椖恐茣r代的資源依賴關系與策略互動關系。項目制與學術自由、大學自治存在內在緊張關系,反映了項目治理與學術治理的沖突。項目制衍生了新的大學與政府的關系格局,規(guī)訓了高校與教師群體的行動邏輯,產生了"項目異化"、大學組織體系擴張、教師群體內部分化、學術腐敗、學術工廠化、大學發(fā)展同質化等"意外后果"。教育行政的平衡論認為,推進政府干預與學術自由的平衡是教育行政發(fā)展的必然趨向。推進政府由"全能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型,構建利益相關者多元利益訴求機制。通過重構項目制,賦予學術共同體更多的權利,避免政府對于大學治理的過度干預。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項目制 大學與政府關系 大學治理 “質量工程”政策 平衡論
【基金】:教育部委托課題“完善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研究”[26313011]
【分類號】:G640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198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這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事件。《決定》重點要解決的是政府與學校尤其是高等學校統(tǒng)得過死,而政府該管的問題又沒有管理好的問題。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韓映雄;;我國高等教育“質量工程”政策目標分析[J];復旦教育論壇;2009年05期
2 楊志軍;;當代中國政府“運動式”治理模式的解釋與反思[J];當代中國政治研究報告;2012年00期
3 周光禮;教育行政與教育法——法學視野中的學術自由與政府干預[J];江漢論壇;2003年06期
4 顧強;楊衛(wèi)華;戴大雙;;項目治理的理論研究與進展評述[J];建筑經濟;2012年02期
5 李光麗;衛(wèi)林英;段興民;;選題的行政化是諾貝爾獎空白的重要原因[J];科學學研究;2007年01期
6 周雪光;;國家治理規(guī)模及其負荷成本的思考[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年01期
7 李漢林,李路路;資源與交換——中國單位組織中的依賴性結構[J];社會學研究;1999年04期
8 張良;;“項目治國”的成效與限度——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qū)(項目)為分析對象[J];人文雜志;2013年01期
9 折曉葉;陳嬰嬰;;項目制的分級運作機制和治理邏輯——對“項目進村”案例的社會學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10 渠敬東;;項目制:一種新的國家治理體制[J];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蔣平;;空間重構與社會再造——老工業(yè)基地社會建設的現(xiàn)實與指向[J];長白學刊;2009年02期
2 喬良;;基于制度變遷視角的“典型單位制”社區(qū)轉型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3 盧海燕;;業(yè)主委員會制度的緣起、現(xiàn)實困境與制度選擇[J];城市問題;2007年02期
4 趙定東;林麗妍;吳樹勤;;東北社會自性與區(qū)域性社會突發(fā)事件治理[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5 王偉,武中哲,成錫軍;國內學術界關于“單位制”的研究綜述[J];發(fā)展論壇;2001年03期
6 黃永慧;何小敏;程良倫;鐘靈;;淺談網絡工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S1期
7 張艷霞;城市非自愿離崗女性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北京市個案研究[J];婦女研究論叢;2001年01期
8 謝秀軍;郭遠遠;;試論非政府組織與和諧社會的構建——淺議和諧社會的利益訴求機制[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9 柴彥威;劉志林;沈潔;;中國城市單位制度的變化及其影響[J];干旱區(qū)地理;2008年02期
10 王永樂;李梅香;;民營企業(yè)勞動關系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李彥博;;中國單位組織中的成員依賴心理[A];福建省社會學2007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劉平;;新二元社會與中國社會轉型研究[A];繁榮·和諧·振興——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首屆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7年
3 劉平;;變動的單位制與體制內的分化——以限制介入性大型國有企業(yè)為例[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4 郎曉波;;城市化進程中“村改居”社區(qū)公共領域的再建構:一個經濟社會學視角[A];2011年浙江省社會學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王慧軍;;深化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路徑探析[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任學強;;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視野下的檢察建議[A];社會管理法治化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7 張侃侃;郭文炯;;城市轉型中的單位社區(qū)化特征[A];第十五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23分會場:轉型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8 朱志燕;;邊疆民族地區(qū)漢人移民社會的結構與分層現(xiàn)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X團場的個案(1954—2008)[A];社會轉型與文化轉型——人類學高級論壇2012卷[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陶宇;單位制變遷背景下的集體記憶與身份建構[D];吉林大學;2011年
2 朱家德;權力的規(guī)制:大學章程的歷史流變與當代形態(tài)[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林順利;空間視野下的中國城市貧困[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4 周愛萍;非營利組織與其外部環(huán)境的互動關系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5 董明;新興商人群體形成與社會的轉型[D];上海大學;2011年
6 李漢宗;農民工群體的內部差異:社會流動與社會網絡[D];武漢大學;2011年
7 朱家德;權力的規(guī)制:大學章程的歷史流變與與當代形態(tài)[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張昕;網絡權力及其影響下的企業(yè)策略[D];上海大學;2011年
9 王慶明;身份產權變革[D];吉林大學;2011年
10 熊萬勝;體系中的秩序—對我國糧食市場秩序的結構性解釋[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輝;高等教育事業(yè)單位功能目標和系統(tǒng)環(huán)境的演變[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洪昌;制度變遷中的組織認同及社會認同[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3 趙瀛;市場化過程中企業(yè)員工認同特征的變動與繼承[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4 賈利利;殯葬工社會適應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5 吳騰;控制或合作:社區(qū)治理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6 楊蓉;基于受益人視角的學生評教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陳琳;高!百|量工程”項目管理平臺的構建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8 周峰;單位制解體下的下崗職工生存行動選擇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9 藍勛;本科高等教育“質量工程”項目實施的后評估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1年
10 李晴慧;新時期中國體育管理社團化取向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安;;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應告別運動式[J];理論參考;2006年06期
2 趙曉峰;;稅費改革后農村基層組織的生存邏輯與運作邏輯[J];調研世界;2008年03期
3 王滬寧;社會資源總量與社會調控:中國意義[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04期
4 申家強;;對“掃黃打非”行政執(zhí)法的幾點思考[J];法制與社會;2009年12期
5 蔡瑜琢;高等教育政策分析方法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6 馬得勇;張蕾;;測量治理:國外的研究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公共管理學報;2008年04期
7 周雪光;程宇;;通往集體債務之路:政府組織、社會制度與鄉(xiāng)村中國的公共產品供給[J];公共行政評論;2012年01期
8 辛西婭·休伊特·德·阿爾坎塔拉,黃語生;“治理”概念的運用與濫用[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9 李征;簡論“政治動員”[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10 單鑫;;多維視角下的中國運動式治理[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強;;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社會分層結構的變遷[A];2008中國改革論壇——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紀念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范子英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張曉山;[N];21世紀經濟報道;2005年
3 王晶;[N];中國經營報;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全林;;依法治!髮W治理的基本保障[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2 張應強;;多學科視野中的大學治理研究——評《大學治理的理論基礎與組織架構》[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3 趙成,陳通;治理視角下的大學制度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4 林國治;蔣洪池;;新加坡大學治理改革述評[J];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5 張文修;;大學的知識特性與一流大學治理[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S2期
6 胡凌玲;;大學治理問題研究綜述[J];企業(yè)家天地;2007年01期
7 楊納名;趙金保;;大學矛盾分析及大學治理[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年02期
8 李志平;;中外大學治理結構的比較研究——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視角[J];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1期
9 牛風蕊;;大學治理:美國的經驗與啟示[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01期
10 趙成;;大學治理的含義及理論淵源[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羅澤意;;大學治理的邏輯與性格[A];第二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周光禮;朱家德;;大學章程與大學治理:國際比較與策略選擇[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3 張冉;;大學“章程”辨析:基于大學治理的分析[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4 莫于川;黃鑫;;大學章程的非典型分析——兼談大學章程在大學治理中的角色定位[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5 郭卉;;論我國大學學術權力的制度演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李福華;;論大學治理的理論基礎[A];2007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肖能;;學術權利與行政權力:大學治理的核心范疇——以平衡論為視角[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8 秦惠民;;我國大學內部治理中的權力制衡與協(xié)調——對我國大學權力現(xiàn)象的解析[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9 李鳳木;;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在高;ü芾砉ぷ髦械膽门c實踐[A];“高教強省”探索與實踐——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10 楊克瑞;;從利益合謀到權力監(jiān)督:中國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變革分析[A];2010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香;張維迎:大學治理需要用制度來實現(xiàn)[N];中華讀書報;2004年
2 曹林;輿論過度關注有害大學治理[N];東方早報;2007年
3 河北工業(yè)大學管理學院副研究員 魏進平;變大學管理為大學治理[N];中國教育報;2008年
4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博士后 郭卉;美國大學治理理論的演進對建設和諧校園的啟示[N];中國教育報;2007年
5 鄭州輕工業(yè)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張亞偉 教授;從中加高等教育比較看大學的治理[N];中國教育報;2005年
6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王曉輝;法國新總統(tǒng)籌劃大學改革[N];中國教育報;2007年
7 周作宇;激發(fā)學術思考,,留下反思問題[N];中國教育報;2005年
8 拓玲;學生社團邁出校門[N];中國婦女報;2006年
9 曲振濤;關于大學教育體系的思考(上篇)[N];光明日報;2006年
10 東北財經大學黨委書記 劉愛軍;解放思想開啟科學發(fā)展新階段[N];中國教育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昕;高等教育變革視角下的大學治理[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郭卉;權利訴求與大學治理[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3 余承海;美國州立大學治理結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4 朱家德;權力的規(guī)制:大學章程的歷史流變與與當代形態(tài)[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朱家德;權力的規(guī)制:大學章程的歷史流變與當代形態(tài)[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索豐;韓國大學治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圣祺;治理理論視域下我國政府與大學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8 任增元;制度理論視野中的大學行政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9 樊俊飛;大學自主權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年
10 郭莉;當代中國大學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共軛機理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敖翔;章程視角下大學治理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劉啟兵;我國公立大學治理權力博弈[D];中南民族大學;2010年
3 蘇博;我國學生參與大學治理的機制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3年
4 郭智;大學治理視野下學術的開展研究[D];山西大學;2012年
5 王茜;大學治理視域下的大學章程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賈少峰;西方經典大學理念及其對我國大學治理的啟示[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8年
7 賓祖昌;基于現(xiàn)代大學治理的校友資源開發(fā)管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2年
8 馬淑麗;我國大學治理的泛行政化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西大學;2008年
9 胡凌玲;我國大學科研融資結構及其效率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10 姚葉;基于公共治理的中國大學章程的制定[D];湘潭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9687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68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