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研究
本文關鍵詞: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研究
【摘要】: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是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的必然選擇,同時也是解決社會嚴重道德失范現(xiàn)象的策略。目前高校大學生在社會主義榮辱觀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對其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成為了一項具有重要意義和現(xiàn)實要求的戰(zhàn)略任務。因此,研究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問題及教育有利于打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有利于提高大學生責任意識、促進其社會化和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本文圍繞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這一主題,從社會主義榮辱觀提出的背景入手,分析榮辱、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內涵和特點,并提出加強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意義。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分析了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存在的問題,并從經(jīng)濟、科技、文化、社會、教育和個人六個角度揭示了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存在問題的原因。針對問題和原因,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對策,包括教育的原則、方法和路徑,具體從高校、社會、家庭、個人四個方面提出了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基本途徑,即高校中以課堂為主渠道,加強師德建設、發(fā)揮文化熏陶作用、引導社會實踐、構建制度保障機制;社會凈化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氛圍;家庭中樹立現(xiàn)代教育理念,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個人加強自我教育,提高自我主體能力。通過這四大途徑全面解決大學生在社會主義榮辱觀方面存在的問題,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念。
【關鍵詞】:大學生 社會主義榮辱觀 教育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64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緒論8-14
- 一、研究背景8-9
- 二、研究現(xiàn)狀9-12
- (一) 國內研究現(xiàn)狀9-11
- (二)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1-12
- 三、研究目的、內容及方法12
- 四、研究意義12-14
- (一) 理論意義12
- (二) 實踐意義12-14
- 第一章 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意義14-30
- 一、榮辱與榮辱觀14-15
- 二、社會主義榮辱觀15-18
- (一) 社會主義榮辱觀提出的時代背景15-17
- 1、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的必然選擇15-16
- 2、亟待解決社會嚴重的道德失范現(xiàn)象16-17
- (二) 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特征17-18
- 1、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17-18
- 2、社會主義榮辱觀體現(xiàn)公民社會生活規(guī)范18
- 3、社會主義榮辱觀具有民族性和時代性18
- 三、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意義18-30
- (一) 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18-20
- (二) 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緊迫性20-27
- 1、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存在的主要問題20-23
- 2、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23-27
- (三) 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意義27-30
- 1、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群體擔當意識27
- 2、有利于促進當代大學生個體社會化27-28
- 3、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28-30
- 第二章 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目標及原則30-36
- 一、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目標30-32
- (一) 根本目標30
- (二) 具體目標30-32
- 1、培養(yǎng)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操和樹立為民服務意識31
- 2、培育大學生現(xiàn)代科學精神和樹立現(xiàn)代勞動觀念31
- 3、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和堅守誠信理念31-32
- 4、增強大學生勤儉節(jié)約意識和艱苦奮斗精神32
- 二、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堅持的原則32-36
- (一) 堅持“三貼近”教育原則33
- (二) 堅持灌輸與疏導教育相結合原則33-34
- (三) 堅持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教育相結合原則34-35
- (四) 堅持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的原則35
- (五) 堅持繼承傳統(tǒng)與體現(xiàn)特色相統(tǒng)一的原則35-36
- 第三章 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內容及方法36-42
- 一、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內容36-39
- (一)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的國家觀36
- (二) “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的人民觀36-37
- (三)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的科學觀37
- (四)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勞動觀37
- (五)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人我觀37-38
- (六)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義利觀38
- (七)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法紀觀38-39
- (八) “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生活觀39
- 二、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方法39-42
- (一) 榜樣教育法39-40
- (二) 同輩教育法40
- (三) 回歸生活教育法40-41
- (四) 隱性教育法41-42
- 第四章 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途徑42-56
- 一、努力發(fā)揮高校在榮辱觀教育中的主體作用42-51
- (一) 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的主渠道作用42-44
- 1、深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德育資源42-43
- 2、變革傳統(tǒng)教育方法43
- 3、變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話語模式43-44
- (二) 提高師德建設水平,發(fā)揮教師的示范帶頭作用44-45
- (三) 凈化校園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45-48
- 1、凈化校園環(huán)境,用先進文化統(tǒng)領校園文化45-46
- 2、擴寬校園文化建設載體,豐富校園文化活動46-47
- 3、注重精神培育,努力發(fā)揮校園精神文化的熏陶作用47-48
- (四) 積極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增強社會榮辱感48-50
- 1、社會實踐對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意義48-49
- 2、學校要積極擴寬大學生校外實踐渠道49
- 3、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實踐要求49-50
- (五) 積極構建制度保障機制,確保榮辱觀教育的長期性50-51
- 1、利益機制50-51
- 2、輿論監(jiān)督機制51
- 二、凈化社會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51-52
- (一) 優(yōu)化宏觀環(huán)境51-52
- (二) 優(yōu)化大眾傳媒環(huán)境52
- 三、積極發(fā)揮家庭道德教育的影響52-53
- (一) 轉變家庭觀念,樹立現(xiàn)代教育理念52-53
- (二) 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53
- 四、加強大學生自我教育,提高大學生的主體能力53-56
- (一) 提升大學生對榮辱的自我判斷能力54
- (二) 提升大學生對榮辱的自我選擇能力54-55
- (三) 提升大學生對榮辱的自我踐履能力55-56
- 結論56-57
- 參考文獻57-62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研究成果62-63
- 致謝6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遲成勇;;社會主義榮辱觀與大學生成長[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年03期
2 張聚華;;網(wǎng)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教育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3 邱秀華;楊瑾;;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四個層面”基本內涵的再認識[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4 霍功;;完善興榮抑恥機制 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J];道德與文明;2007年03期
5 王敬紅;;“意見領袖”觀點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及啟示[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12期
6 張耀燦;曹清燕;;“八榮八恥”榮辱觀的內涵和價值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6年04期
7 駱郁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重在價值選擇[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6年07期
8 胡樹祥;楊直凡;;對80后青年學生的再認識和有效引導[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8年11期
9 張寶君;;90后大學生心理特點解析與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年04期
10 李林英;張毅翔;任睿;;當前大學生生存方式的現(xiàn)狀與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中安網(wǎng) 張亳生;[N];光明日報;2001年
2 《光明日報》理論部 《學術月刊》編輯部;[N];光明日報;2007年
3 唐凱麟;[N];光明日報;2008年
4 吳潛濤;[N];人民日報;2006年
5 韓江舟;[N];南方周末;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史志遠;新時期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楊少華;農(nóng)民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3 宋亞莉;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八榮八恥”存在的問題及教育對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8年
4 陳菊萍;新時期大學生榮辱觀教育模式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年
5 張靜怡;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8620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6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