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民族傳統(tǒng):三個維度的思考
本文關鍵詞:高等教育的民族傳統(tǒng):三個維度的思考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高等教育 民族傳統(tǒng) 教化論 子思教育三角 高等教育哲學
【摘要】:高等教育的民族傳統(tǒng)是中國傳統(tǒng)高等教育的演化特色和價值追求。它從教化論的哲學出發(fā),將"道"作為知識傳授的具體目標,主張教師要先修明"道"才能正人,同時重視學生的自修。近代中國對高等教育民族傳統(tǒng)的認識經(jīng)歷了隱而不彰、光而不耀兩個階段。當前,在實現(xiàn)民族復興、建設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高等教育民族傳統(tǒng)對解決做人、做中國人、做現(xiàn)代中國人,以及辦大學、辦中國大學、辦現(xiàn)代中國大學等近現(xiàn)代教育中的重大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
【關鍵詞】: 中國高等教育 民族傳統(tǒng) 教化論 子思教育三角 高等教育哲學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委托項目(13JZDW004)
【分類號】:G640
【正文快照】: 中國高等教育至少有兩個傳統(tǒng)1:其一,民族的傳統(tǒng);其二,科學的或組織的傳統(tǒng)。這里所說的民族傳統(tǒng),不是泛指的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而是在這個國家民族文化和歷史背景下形成的高等教育特色。蔡元培曾說:“吾國今日之大學,乃直取歐洲大學之制而模仿之,并不自古之太學演化而成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麗麗;曲一歌;;校園文化在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作用與途徑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2 渠改萍;;高等教育與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關系理論的比較與思考[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7年S1期
3 閻玉,張志軍;論民族傳統(tǒng)與德育[J];中國高教研究;2000年12期
4 趙曉紅;;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有感于《貴州省情》教學[J];才智;2010年15期
5 陳夢生;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當選為中國大學生民族傳統(tǒng)體育協(xié)會理事長學校[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1996年03期
6 肖暢;;學位服應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精神[J];教育;2007年11期
7 趙鱗斌;;卷首語[J];閩江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8 徐顯敏;民族傳統(tǒng)道德教育與大學生思想素質培養(yǎng)[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1995年02期
9 胡伶俐;;讓民族民間音樂進入我校課堂[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2期
10 ;我國國情教育的重點與內容[J];湖北社會科學;199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關鐵云;趙雁楠;;我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教育與培養(yǎng)體系構建探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駿;大學應積極發(fā)揮文化引領作用[N];中國教育報;2007年
2 潘光據(jù);學位服何須改漢服[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奚廣慶;高校政治學教學要堅持正確的學術取向[N];中國教育報;2006年
4 陳強;為師范生免費上學叫好[N];中國教育報;2007年
5 彭紹菊;吉大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專業(yè)首次單獨招生[N];張家界日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馬效軍;撩開單獨招生的神秘面紗[N];甘肅日報;2006年
7 記者 龍瑩;吉首大學成功申報13個碩士點[N];團結報;2006年
8 記者 呂諾;全國第一屆大學生藝術展演落幕[N];人民日報;2005年
9 咸陽師范學院黨委宣傳部副部長 王剛;大學的“年輕化”和大學文化質量的提高[N];陜西日報;2009年
10 記者 陸濱茹 通訊員 馬占江 關中舉;吉林市院校 民族工作取得顯著成效[N];中國民族報;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長浩;全球化對大學生道德價值觀的消極影響及對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8609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60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