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力資本理論的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20:07
高校教師擁有的知識和技能是人力資本,從人力資本理論的角度探討我國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人力資本產(chǎn)權、人力資本專用性、人力資本使用價值以及人力資本積累角度對高校教師人力資本特征和作用進行了分析,在概述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的含義和內(nèi)容的基礎上,對國外發(fā)達國家三種典型的高校教師聘任制模式進行綜合探究,總結(jié)出可供我國借鑒的理論和經(jīng)驗,并結(jié)合對我國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所作的調(diào)查,指出我國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聘任制度的競爭性沒有完全體現(xiàn)、教師與學校契約關系的不平等、教師評價體系不健全、人員流動秩序混亂等。本文認為,完善目前的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應當建立教師人力資本水平的社會評價系統(tǒng),并在聘任過程中,促進教師人事關系的進一步社會化,使人事關系與勞動關系分離,建立競爭性的崗位聘任關系,進一步完善薪酬體系加強對教師的激勵,同時規(guī)范高校教師市場流動秩序。
【文章來源】:南京理工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高校教師學緣結(jié)構(%)
樣本的43%和57%(如圖3.4)。從年齡結(jié)構上來看,30歲以下的有61個人,占總樣本的24%,30一40歲之間的有101個人,占總樣本的40%,40一50歲以上的有78個人,占總樣本的31%,50歲以上的有13個人,占總樣本的5%(如圖3.5)。從職稱結(jié)構看,正高職稱34人,占樣本的13%,副高職稱83人,占樣本的33%,中級職稱100人,占樣本的40%,初級及以下人員36人
從工齡上看,工齡為5年以下的有54個,占總樣本的21%,5一10年的樣本有94個,占總樣本的37%,n一15年有66人,占總樣本的26%,工齡15年以上的有39人,占總樣本昨16%(如圖3.7)。本次調(diào)查的局限主要來自問卷調(diào)查本身,由于時間倉促與個人精力有限,對問卷反映出的問題無法獲得詳細資料,調(diào)查對象填寫問卷可能出現(xiàn)主觀、隨意等情況,因此有些結(jié)論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人數(shù)圖3.4性別分布圖(人)n曰n︸O一U﹃11︸Unq‘n︸Q︺匕一4,1心ld.人勝30以下30以 040巧 050以上年齡圖3.5年齡分布圖(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校師資管理中“柔性”與“剛性”的特點與辯證關系[J]. 劉崢嶸,歐陽霞,陳石福. 科技管理研究. 2007(03)
[2]高校教學與科研關系的實證分析[J]. 顧麗娜,陸根書,施伯琰. 遼寧教育研究. 2007(03)
[3]大學教師聘任的國際比較[J]. 陳永明. 比較教育研究. 2007(02)
[4]西方大學教師聘任制改革及其對學術職業(yè)的影響[J]. 郭麗君. 高教探索. 2007(01)
[5]高校人事代理的制度構成與關系規(guī)制——一種新的法律現(xiàn)象的思考[J]. 胡林龍. 中國高教研究. 2006(11)
[6]論高校教師聘任制改革中的若干政策性問題[J]. 郭麗君. 現(xiàn)代大學教育. 2006(06)
[7]推進高校崗位聘任制度的政策環(huán)境問題及對策[J]. 王軍,曾雪珊. 科技管理研究. 2006(10)
[8]對高校教師流動的再認識——基于人力資本產(chǎn)權的視角[J]. 李軍,劉子蘭. 教育與經(jīng)濟. 2006(03)
[9]發(fā)達國家高校教師任用制度比較研究[J]. 范艷. 理工高教研究. 2006(04)
[10]高校教師職業(yè)生涯管理的思考[J]. 倪新剛. 遼寧教育研究. 2006(07)
碩士論文
[1]我國高校教師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模式及評審體系研究[D]. 李娜.河海大學 2006
[2]大學教師聘任制[D]. 李先富.南京理工大學 2005
[3]我國普通高校教師聘任制改革的初步研究[D]. 杜黎.汕頭大學 2004
本文編號:2898171
【文章來源】:南京理工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高校教師學緣結(jié)構(%)
樣本的43%和57%(如圖3.4)。從年齡結(jié)構上來看,30歲以下的有61個人,占總樣本的24%,30一40歲之間的有101個人,占總樣本的40%,40一50歲以上的有78個人,占總樣本的31%,50歲以上的有13個人,占總樣本的5%(如圖3.5)。從職稱結(jié)構看,正高職稱34人,占樣本的13%,副高職稱83人,占樣本的33%,中級職稱100人,占樣本的40%,初級及以下人員36人
從工齡上看,工齡為5年以下的有54個,占總樣本的21%,5一10年的樣本有94個,占總樣本的37%,n一15年有66人,占總樣本的26%,工齡15年以上的有39人,占總樣本昨16%(如圖3.7)。本次調(diào)查的局限主要來自問卷調(diào)查本身,由于時間倉促與個人精力有限,對問卷反映出的問題無法獲得詳細資料,調(diào)查對象填寫問卷可能出現(xiàn)主觀、隨意等情況,因此有些結(jié)論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人數(shù)圖3.4性別分布圖(人)n曰n︸O一U﹃11︸Unq‘n︸Q︺匕一4,1心ld.人勝30以下30以 040巧 050以上年齡圖3.5年齡分布圖(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校師資管理中“柔性”與“剛性”的特點與辯證關系[J]. 劉崢嶸,歐陽霞,陳石福. 科技管理研究. 2007(03)
[2]高校教學與科研關系的實證分析[J]. 顧麗娜,陸根書,施伯琰. 遼寧教育研究. 2007(03)
[3]大學教師聘任的國際比較[J]. 陳永明. 比較教育研究. 2007(02)
[4]西方大學教師聘任制改革及其對學術職業(yè)的影響[J]. 郭麗君. 高教探索. 2007(01)
[5]高校人事代理的制度構成與關系規(guī)制——一種新的法律現(xiàn)象的思考[J]. 胡林龍. 中國高教研究. 2006(11)
[6]論高校教師聘任制改革中的若干政策性問題[J]. 郭麗君. 現(xiàn)代大學教育. 2006(06)
[7]推進高校崗位聘任制度的政策環(huán)境問題及對策[J]. 王軍,曾雪珊. 科技管理研究. 2006(10)
[8]對高校教師流動的再認識——基于人力資本產(chǎn)權的視角[J]. 李軍,劉子蘭. 教育與經(jīng)濟. 2006(03)
[9]發(fā)達國家高校教師任用制度比較研究[J]. 范艷. 理工高教研究. 2006(04)
[10]高校教師職業(yè)生涯管理的思考[J]. 倪新剛. 遼寧教育研究. 2006(07)
碩士論文
[1]我國高校教師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模式及評審體系研究[D]. 李娜.河海大學 2006
[2]大學教師聘任制[D]. 李先富.南京理工大學 2005
[3]我國普通高校教師聘任制改革的初步研究[D]. 杜黎.汕頭大學 2004
本文編號:28981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981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