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視域下的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
[Abstract]: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s the fourth fun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utside of talent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ervice society. The key for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to perform the funct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s to build themselves into an important place to inherit and spread the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e, to exchange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progressive culture of human beings, and to breed and create new knowledge and new ideas. An important cradle of the new theory. In order to build a world-class university,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dhere to the direction of running a socialist school, set up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education", advocat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igorously develop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actively carry out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Strive to achieve world-class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
【分類號】:G641
【參考文獻】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胡錦濤;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1年
2 ;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1年
3 李長春;關于《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N];人民日報;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念才;世界一流大學的基本特征[J];教書育人;2002年18期
2 ;世界一流大學的基本特征[J];中醫(yī)教育;1999年04期
3 張曉鵬;把握趨勢——關于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進一步思考[J];上海教育;2005年01期
4 王憲平;世界一流大學的評判標準論析[J];有色金屬高教研究;2000年03期
5 ;世界一流大學的用人標準[J];華北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1年02期
6 ;我們離世界一流大學有多遠?[J];云南教育;2002年12期
7 耿有權;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的認識誤區(qū)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2期
8 楊福家;建世界一流大學靠什么?[J];教師博覽;2005年03期
9 吳振利,楊永波;世界一流大學何以為大[J];教書育人;2005年17期
10 徐祖廣;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歷史的責任與實踐的偏差[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為鴻;;大學文化創(chuàng)新與和諧文化建設[A];建設和諧文化與中國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7年
2 趙文;;青年大學生在文化傳承中應重視的幾個問題[A];“面向新世紀的青年與青年工作”征文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3 倪維斗;李政;李宇紅;;創(chuàng)辦世界一流大學務必找準基點——兼談改進論文博士的招生與培養(yǎng)[A];第六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李勇;;若干世界一流大學成本結構的實證研究[A];2006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閔維方;;實踐“三個代表” 努力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A];回顧與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論文集[C];2003年
6 ;世界一流大學的教學方法[A];山東解剖學會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5年
7 王處輝;;關于中國大學何以躋身世界一流大學的思考[A];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和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2006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6年
8 李勇;閔維方;;若干世界一流大學成本結構的比較研究[A];2007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楊福家;;從2004年諾貝爾獎看一流大學(摘要)[A];中國科協(xié)2004年學術年會大會特邀報告匯編[C];2004年
10 崔芳菊;李振;;建設同北京大學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相匹配的餐飲服務體系——《北大餐飲改革五年紀錄片》文字稿[A];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北京高校后勤飲食工作研究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晴田圜;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應著重體制建設[N];科學時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唐景莉;“敢闖新路”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N];中國教育報;2009年
3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黨委書記 王樹權;肩負責任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N];中國教育報;2010年
4 記者 王端鵬;山東大學要建世界一流大學[N];濟南日報;2011年
5 陳平原 北京大學教授;創(chuàng)世界一流大學,別訂時間表[N];人民日報;2011年
6 閔維方;以改革開放精神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N];中國教育報;2008年
7 本報評論員;堅定信念,加快推進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步伐[N];新清華;2009年
8 熊怡;世界一流大學何時不再是夢想?[N];科學時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肖雨楓;建設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10 徐玢;狀元堆不出世界一流大學[N];科技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李長真;大學文化與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2 周玲;大學組織沖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朱為鴻;大學文化創(chuàng)新與組織發(fā)展[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楊洋;生命視域下的傳統(tǒng)道德與高校德育變革[D];西南大學;2009年
5 米俊魁;大學章程價值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6 徐亞清;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協(xié)同分析與實證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9年
7 鄒曉東;研究型大學學科組織創(chuàng)新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8 謝亞蘭;大學排名指標體系及影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9 王文;我國大學國際化評價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欣;論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的文化功能[D];吉林大學;2009年
2 李偉娟;美國研究型大學崛起原因探究[D];河南大學;2006年
3 程術希;一流大學建設中的捐贈及其對策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李華;我國研究型大學學科建設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5 馬香蓮;國內(nèi)外一流大學形成模式案例比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6 萬坤;我國高校后勤保障體系組織創(chuàng)新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9年
7 毛丹;我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人才柔性引進探析[D];復旦大學;2009年
8 楊雪冰;高校學生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9 張晶;我國高等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制定的理論與方法基礎[D];蘇州大學;2006年
10 王琦;研究型大學“教授為本科生授課”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814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8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