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資助與博士質量保障的體系互動
[Abstract]:It is believed that the funding of doctoral students, especially the direct funding for the doctoral research work, has a direct promotion and positive guarantee for the quality of doctoral students. It analyzes and reveals the integrated evolution logic of the linear but nonlinear financial support quality guarantee in time, and clarifies the support system and the quality assurance.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doctor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based on the effective autonomy of the main body is put forward.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研究生院培養(yǎng)處;中山大學學位委員會辦公室;
【分類號】:G64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郭建如;;我國高校博士教育擴散、博士質量分布與質量保障:制度主義視角[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年02期
2 孟衛(wèi)青;;從政府主導到大學自律: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的制度轉型[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7期
3 王戰(zhàn)軍;;構建質量保障體系 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4 趙軍;周玉清;;研究生教育質量概念研究新視野[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朱寧潔;;博士生教育研究中歐比較[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2 盧志成;郭惠平;李斌琴;;對我國體育學博士教育擴散現象的新制度主義詮釋[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年09期
3 吳鋒;張先龍;;擴張還是緊縮:對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教育規(guī)模的審思——基于2010年新聞傳播學博士招生信息的統(tǒng)計研究[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4 張國霖;;從期刊編輯的角度看教育學專業(yè)研究生教育的兩個問題[J];基礎教育;2011年03期
5 查遠莉;汪宏晶;吳漢清;;中外合作辦學對我國研究生創(chuàng)新教育的啟示[J];醫(yī)學與社會;2012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袁真富;馳名商標異化的制度邏輯[D];上海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陶圓;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背景下我國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2 楊紅娟;河南省高等院校博士生培養(yǎng)能力分析[D];河南大學;2012年
3 李鑫;西藏民族學院研究生教育質量現狀研究[D];西藏民族學院;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建如;;社會學組織分析中的新老制度主義與教育研究[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年03期
2 石中英;;教育學研究中的概念分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林偉連,顧建民,張國昌;論我國學科點與學位授予單位區(qū)域布局的調整[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4 袁本濤;趙偉;王孫禺;;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現狀的調查與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5 朱新梅;;大學的公共性與政府干預[J];復旦教育論壇;2006年01期
6 張金福;;中國大學自主性:概念與制度環(huán)境[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3期
7 王亞杰,王沛民;研究生教育質量:分析框架及其微觀層面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8 王亞杰,王沛民;研究生教育質量:宏觀層面及其發(fā)展戰(zhàn)略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9 趙西萍;談談研究生教育質量的科學內涵[J];江蘇高教;1999年06期
10 王天恩;日常概念、哲學概念和科學概念[J];江西社會科學;1992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潘武玲;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施德東;;中小學校長培訓質量保障體系的研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3年08期
2 黃偉達;楊全才;;論獨立學院學生培養(yǎng)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J];現代教育科學;2005年11期
3 李杰;李鎮(zhèn);薛偉;;工程碩士學位論文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4 肖子良;黃文偉;劉詩波;;論過程管理在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保障體系中的應用[J];科技廣場;2006年03期
5 張培;遲景明;;可持續(xù)發(fā)展背景下區(qū)域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6 陳玉華;杜根長;;澳大利亞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簡述[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11期
7 李輝敏;;民辦高等教育評估質量保證體系研究[J];文教資料;2008年01期
8 胡水清;;博士學位論文質量保障的實踐與反思[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8年01期
9 張翠;;關于建立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研究[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10期
10 盧虎勝;;對完善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幾點思考[J];高教論壇;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鳳岐;;對構建21世紀遠程開放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思考[A];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教與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C];2002年
2 王紅;;高等教育國際化途徑之一:完善中外合作辦學的質量保障體系[A];第二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謝凱;;略談共青團工作應用寫作教學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的互動性[A];貴州寫作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文集[C];2002年
4 張志英;張彥通;;關于建立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構想[A];2003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5 巢峰;徐慶凱;;《辭!返馁|量保障體系[A];中國辭書論集1999[C];1999年
6 韓樹禮;;關于建立綠色食品質量保障體系的實踐與思考[A];綠色食品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首屆綠色食品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7 桂琳;劉芳;吳先忠;;經管類學科中體驗教學的幾點思考[A];都市型高等農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論文專輯[C];2007年
8 姚穗;;科技展品的互動性(可操作性)之我見[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9 張隴;;淺談聯網收費的管理互動性[A];湖北省公路學會——2004年機電工程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周延麗;;我國專業(yè)學位教育質量保障研究[A];首屆農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胡建勛 陳紫卿;上半年厚街12家企業(yè)獲市科研資助805萬[N];東莞日報;2010年
2 徐雅平;網購互動性創(chuàng)新呈現[N];經濟日報;2011年
3 劉世凱;增強互動性[N];人民武警;2003年
4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匡海學 楊天仁;質量保障體系是中醫(yī)教育之本[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5 記者 徐德昭;做好政策解讀 增強互動性[N];東莞日報;2010年
6 記者 季芳;我市建成基本藥物質量保障體系[N];徐州日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于國寧;積極構建質量保障體系 全面提升教育質量水[N];江蘇教育報;2011年
8 土立方;四川綠昌茗茶業(yè)有限公司健全質量保障體系[N];中國貿易報;2009年
9 麥子;門戶回歸互動性[N];計算機世界;2005年
10 記者 王九會 通訊員 張丹;景津二十周年慶典突出聯歡主題[N];中國黃金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萌;邁向互動式公眾參與理念[D];吉林大學;2009年
2 孫承健;論影像表意及其接受與情緒的關系[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3 唐嘉庚;互動性對B2C環(huán)境下信任及購買行為傾向影響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4 賈巍楊;信息時代建筑設計的互動性[D];天津大學;2008年
5 曹海晶;當代中國立法體制的社會生態(tài)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6 姜蕾;大學英語課堂環(huán)境下讀寫結合寫作測試效度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7 石磊;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與質量保障體系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8 宋莉;跨文化交際法中國英語教學模式探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9 張威;1971年南亞危機與美巴關系[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李智娜(LEE JINA);在線品牌社群中互動性對品牌忠誠度的影響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曾輝;因特網在線廣告的互動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2年
2 馮雙影;網絡視頻廣告的有效傳播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3 杜鵬飛;青少年網絡成癮與親子關系互動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閆國艷;城市街頭綠地景觀規(guī)劃設計中的互動性研究[D];山東輕工業(yè)學院;2009年
5 孫一文;產品設計與消費者行為的互動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6 徐徐;初中交往行小班化教學模式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劉俊;短信介入電視節(jié)目形態(tài)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鄒天兵;從言語交際角度分析談話節(jié)目互動性的實現[D];吉林大學;2007年
9 高揚;網絡游戲互動性癥候略論[D];西北大學;2009年
10 王金帥;小組共同學習模式的效果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1489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48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