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術人與行政人信任培植的阻力與化解路徑——基于工作文化沖突的視角
[Abstract]:In the wave of decentralization decision making and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sharing in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 trust is the adhesive to maintain the internal cooperation of university organizations. Based on the work belief, work emotion and work behavior confli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istance of the academic people and the administrative people in the University, and probes into the path choice to dissolve the resistance.
【作者單位】: 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現(xiàn)代大學基層學術組織運行機制研究”(EIA080272) 湖南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論我國大學學術權力保障機制研究”(0210YBA094)的部分成果
【分類號】:G64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英杰;;大學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沖突解析——一個文化的視角[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7年01期
2 謝安邦,閻光才;高校的權力結構與權力結構的調(diào)整——對我國高校管理體制改革方向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3 陳玉琨,戚業(yè)國;論我國高校內(nèi)部管理的權力機制[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4 眭依凡;論大學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協(xié)調(diào)[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01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勇;論大學制度文化建設[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2 田海洋;於榮;;論地方高校的大學精神[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3 張燁;我國高校“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矛盾及其對策[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4 張紅飛;創(chuàng)新高校管理機制 實現(xiàn)工作重心下移[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5 趙為,欒培新;高等教育的公平與效益[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6 王正福;確立教師在大學學術管理中的主體地位[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7 陳洪捷;論寂寞與學術工作[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8 趙婷婷;從自由教育與專業(yè)教育之爭看我國大學素質(zhì)教育改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9 雷慶,馮厚植;對新世紀高等學校的若干新認識[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10 徐小洲;論奧爾特加的大學改革觀[J];比較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貴華;;對大學學術合理性的追問——從“知識本位”、“關系本位”到“生態(tài)本位”的確證[A];學術交流與學術生態(tài)建設——中國科協(xié)第二屆學術交流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馮建軍;;社會公正與教育公正[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3 孫蕾;閻鳳橋;;民辦高校教師信任度差異的計量分析[A];2005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蔣凱;陳學飛;;中美高等教育交流與中國高等學校教學改革[A];第六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7年
5 鄭宏;;本科通識教育改革后教育質(zhì)量管理探索——實施兩階段分流制[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6 陳小紅;;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方法與高等教育科學建設[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7 彭擁軍;;高等教育功能研究的反思[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8 萬力維;;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礙創(chuàng)造[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9 荀振芳;;學術自律視角中的學術自由[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10 米俊魁;;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法治化初探[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曉中;當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對中國的影響[D];廈門大學;2001年
2 眭依凡;大學校長的教育理念與治校[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閻光才;識讀大學:組織文化的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張振助;高等教育與區(qū)域互動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陳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6 高曉清;自由,大學理念的回歸與重構[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宋永剛;自我發(fā)展:高校學術人員管理的新視野[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李福華;高等學校學生主體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韓映雄;高等教育質(zhì)量精細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葉信治;提高大學課程實踐自覺性的哲學探討[D];廈門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麗娜;印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張瑞;論高等學校的社會服務職能[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姚建根;論我國現(xiàn)階段高等教育收費制度與成本個人分擔[D];浙江大學;2001年
4 陳何芳;中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改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5 朱國輝;建立我國高等教育評估中介機構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6 歐永美;從單位制到契約制的高教制度變遷研究——以廣西高校為例[D];廣西師范大學;2002年
7 王江輝;完善高校教學管理制度若干問題的理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8 何雪蓮;大學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9 張君輝;當代中國大學精神論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10 朱麗翔;主體性大學生道德素質(zhì)評估之主體性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邢克超;必須建立有效的機制──簡析法、德兩國大學內(nèi)部管理[J];比較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2 李江源;簡論我國高等教育制度的特征及缺陷[J];高教探索;2001年01期
3 謝安邦,閻光才;高校的權力結構與權力結構的調(diào)整——對我國高校管理體制改革方向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4 鄭英隆;學術期刊的社會價值與作用[J];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06期
5 李紅惠;美國大學教授聯(lián)合會(AAUP)為何能維護美國大學教授的權益[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04年05期
6 劉大椿;問題意識與超越情懷[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奔波;楊嘉偉;寧玉;;大學國際化的探索與展望[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2 田漢族;孟繁華;;從行政化到去行政化:大學管理本質(zhì)的回歸[J];教書育人;2011年24期
3 楊平;;大學教師量化考核的弊端[J];高教論壇;2011年09期
4 錢軍平;;打造價值、理想和利益共同體:從管理的雙重使命看現(xiàn)代大學發(fā)展戰(zhàn)略[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1年08期
5 別敦榮;唐世綱;;我國大學行政化的困境與出路[J];評價與管理;2011年02期
6 眭依凡;;從南科大之困審視大學管理去行政化[J];探索與爭鳴;2011年09期
7 馮建明;;博弈與和諧:大學權力問題的若干思考[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8 張越煒;;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在大學校園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9 王敏芳;;高等教育滿意度調(diào)查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年04期
10 ;南方科大管理暫行辦法發(fā)布 校長由校理事會任免[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1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曉斌;;我國大學管理行政化的弊端與改革思路[A];第三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張暉;;淺析大學管理科層化傾向的弊端[A];浙江省社會學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韓成英;;大學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關系及協(xié)調(diào)[A];首屆農(nóng)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婁成武;;研究型大學管理模式研究[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5-2006年度][C];2008年
5 郭鏞;;高校德育與校園文化建設關系的探析[A];云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職高專教育分會2009年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6 李福華;;論大學治理的理論基礎[A];2007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管文娟;;當代大學生誠信水平及其干預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陳春艷;;高校去行政化的途徑選擇[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與轉(zhuǎn)變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學術年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10·專刊2)[C];2011年
9 方竹蘭;;大學管理應為提升國家創(chuàng)新力服務[A];現(xiàn)代化的特征與前途——第九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1年
10 許星;;大學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創(chuàng)新[A];2009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歷史學教授 羅志田;競爭時代的大學管理[N];南方周末;2010年
2 浙江嘉興學院 于波;有感于中國大學管理的GDP化[N];社會科學報;2004年
3 本報記者 易運文 整理;大學管理要服務學術追求[N];光明日報;2010年
4 武漢大學 胡勇華;嚴格大學管理制度[N];光明日報;2009年
5 黃達人;大學管理需要引進經(jīng)營理念[N];中國教育報;2004年
6 魏書亮;警惕:大學管理的企業(yè)化傾向[N];人民政協(xié)報;2006年
7 李清;校長公選難以撼動大學管理行政化[N];東方早報;2008年
8 濟南大學黨委書記 范躍進;大學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園地的一朵奇葩[N];中華讀書報;2008年
9 河北工業(yè)大學管理學院副研究員 魏進平;變大學管理為大學治理[N];中國教育報;2008年
10 任村;廈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翁君奕:“不能停留于對國外知識的二次傳播”[N];南方周末;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山;大學學科文化管理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2 孟凡;利益相關者視角下的大學學生評教制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田愛麗;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制度研究及啟示[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朱浩;非線性視野中我國大學和諧管理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何超;大學戰(zhàn)略管理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6 郭廣珍;大學內(nèi)部權力配置模式與激勵[D];遼寧大學;2007年
7 郭卉;權利訴求與大學治理[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8 汪懌;大學知識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何秋香;臺灣私立學校教師退撫制度之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10 張征;新自由主義背景下大學制度變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婭;合并大學管理優(yōu)化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2 顏永紅;經(jīng)營理念下大學成本控制策略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3 黃春平;大學中的權力:來源、類型與結構[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郭海玉;中國大學管理制度的反思[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朱慧;大學基準優(yōu)化應用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6 范乃華;我國公立大學管理泛行政化現(xiàn)象的探析[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7 劉興鳳;我國大學學術權力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8 吳鵬;大學戰(zhàn)略規(guī)劃制定過程的基本分析[D];蘇州大學;2008年
9 葉雅璇;大學董事會(理事會)制度的探討[D];廈門大學;2006年
10 周巳入;基于學科發(fā)展的大學預算管理模式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1409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40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