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大學生的法治觀培養(yǎng)研究
本文選題:藝術類大學生 + 法治觀; 參考:《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S2期
【摘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藝術類高校需要培育復合型的藝術人才,本文針對藝術類大學生法治觀較為薄弱的實際,提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建設,優(yōu)化教師隊伍,打造法治教育的三維團隊,營造良好的綜合人文育人環(huán)境等,以推動對藝術類大學生法治觀培養(yǎng)工作的深入開展。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a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cultivate compound artistic talents.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views of art students on the rule of law are relatively weak, this paper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and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staff.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rt 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rule of law, we should build a three dimensional team of law education and create a good comprehensive humanistic education environment.
【作者單位】: 四川音樂學院社科部;
【分類號】:G6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聶杜娟;;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及培養(yǎng)路徑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年04期
2 劉志山;當前高校德育面臨的困境和挑戰(zhàn)[J];江蘇高教;2004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超;;新世紀中國司法改革之路[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2 鐘娟;姜起民;;行政相對人監(jiān)督行政的理論基礎[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3 余婷婷;;美國文化的永恒主線——淺談美國對外擴張的基本特點及表現形式[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6期
4 王海明;公正:以德治國的最重要原則[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5 楊福忠;;現代憲法的理論基礎:自由主義抑或共和主義?[J];北方法學;2007年04期
6 楊春福;;和諧社會、法治文明與公民權利保障[J];北方法學;2008年02期
7 單飛躍;肖順武;;市場極端主義的經濟法矯正研究——基于經濟法與民商法功能互補的視角[J];北方法學;2011年04期
8 曾爾恕;試論《獨立宣言》的思想淵源及理論創(chuàng)新[J];比較法研究;2004年06期
9 孟衛(wèi)東;司林波;;政府問責制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選擇[J];長白學刊;2008年02期
10 李德恩;;論司法民主與現代司法理念之圓融——以陪審制度為視角的比較研究[J];長白學刊;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劉濤;;公訴專業(yè)化相關問題研究[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白云;;和諧社會下我國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08年
3 趙愛玲;;政府誠信:構建和諧社會的首要訴求[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4 董石桃;;行政哲學視域中的政府誠信建設[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汪來杰;;我國地方政府體制的構建[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戴小明;;人權及其憲法保障——由憲法修正案所引發(fā)的思考[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輯)[C];2005年
7 畢雁英;;“服務政府”是怎樣煉成的?[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8 高艷東;;現代刑法的邏輯起點:社會應接受罪犯和容耐犯罪[A];犯罪學論叢(第四卷)[C];2006年
9 黃顯中;;自由與共和:政體的德性——毛澤東民主集中制政體思想探究[A];毛澤東研究2010年卷[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巖;職業(yè)體育聯(lián)盟的經濟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陸云;論馬克思市民社會概念的生成[D];吉林大學;2011年
3 梁棟;當代中國政府執(zhí)行力的責任治理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4 桂家友;中國城鄉(xiāng)公民權利平等化問題研究(1949-2010)[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恩韶;網絡輿論危機下的當代中國政府形象塑造[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紅旗;公推直選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與基層民主建設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7 王錦;環(huán)境法律責任與制裁手段選擇[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8 張藝繽;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效率與公平問題論析[D];上海大學;2011年
9 楊芳;平等原則在少數民族人權保障中的適用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10 劉虹;控制與自治:美國政府與大學關系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曾珍;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丁玲;環(huán)境人權:倫理學維度的審視[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杜長沖;論轉型期中國市民社會建構范式及路徑[D];蘇州大學;2010年
4 徐潔;論毛澤東法律思想[D];江南大學;2010年
5 趙連志;地方人大對政府監(jiān)督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6 宋靜;論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D];山東大學;2010年
7 羅桐香;旅行社市場營銷道德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8年
8 孫倩;“市民社會”概念簡梳[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9 李長力;我國鄉(xiāng)村治理中的民間法研究[D];浙江財經學院;2011年
10 張潔瑤;中國網絡輿論監(jiān)督的嬗變及理性審視[D];東華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筠筠;大學生法制觀念剖析及其強化對策[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2 江海;;從犯罪黑數看大學生的法律意識[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7年04期
3 王俊華;葛茂林;郭素珍;邊曉娜;;大眾傳媒價值取向對青少年的影響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4 張祥云;人文教育特點新探[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5 王逸輝,何正華;論法律信仰和法治[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6 黃偉東;;大學生法紀觀念調查與對策探討[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年31期
7 鄭真江;;中國大學生法律素質調查研究[J];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8 陳建新 ,袁貴禮;中國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透視[J];社會科學論壇;2002年04期
9 楊莉;葉文明;;大學生法律意識狀況的調查與研究[J];統(tǒng)計教育;2006年09期
10 謝山河;黃章華;;關于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調查分析[J];教育學術月刊;2008年07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莉;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缺失及培養(yǎng)[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俊;;淺談藝術類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實用主義特征[J];華章;2011年19期
2 王川;馬占愛;吳青;;藝術類大學生集體主義觀念探討[J];河北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3 孫傳輝;林波;;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性探究[J];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4 潘燈;;藝術類大學生個性特點及教育管理對策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12期
5 戴可;張學亮;;藝術類大學生戀愛觀特點及教育對策[J];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6 葉清;陳冉;;紅色紀錄片在藝術類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中的優(yōu)勢分析[J];電影評介;2010年07期
7 嵇娟娟;沈光;;基于藝術類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形勢與政策教育的思考[J];文教資料;2010年28期
8 李云先;;藝術類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教育的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0年30期
9 盛波;;藝術類大學生戀愛特點分析及教育對策探討[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年30期
10 田英;;高校藝術專業(yè)學生公共文化課學習策略調查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3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瑞杰;;藝術類大學生成就動機與職業(yè)決策風格的關系[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 陳時見;;教師教育的源起與流變[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6)——中國教師教育史、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龍運友;丁明科;;高等醫(yī)學院校新生角色定位初探[A];第二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3年
4 辛崇勝;;對大學生安全教育“進教材、進課堂、落實學分”的思考[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5 楊增崠;;“北京精神”:首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之維[A];北京精神:構建精神家園 提升文化軟實力——第五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論文集[C];2011年
6 張世余;;淺談我國高等學校學生管理法治化問題[A];第三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7 荊世華;陳屏;;師范教育在“學陶師陶”中的地位和作用[A];學陶師陶 貴在實踐——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第二屆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1996年
8 李晶晶;;高校依法治校的再思考[A];第二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李光莉;;多措并舉促進大學生就業(yè)[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張國;;低碳經濟背景下首都大學生創(chuàng)新教育初探[A];2011北京文化論壇——打造先進文化之都培育創(chuàng)新文化論壇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晏向華 劉卉;十年,程序法治觀念深入人心[N];檢察日報;2010年
2 姜秉權;高校應注重大學生個性培養(yǎng)[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省委高校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副廳長 嚴建;努力構建和諧校園[N];云南日報;2006年
4 李魯;探索培養(yǎng)教育家的高層次教師教育模式[N];光明日報;2007年
5 王志廣;從《泰晤士報》的大學排行榜想到……[N];中國信息報;2005年
6 畢詩成;投身新農村建設應有制度保障[N];中國改革報;2006年
7 潘美杰 楊鳴 康明;120個選聘崗位2600多人競爭[N];涼山日報(漢);2007年
8 夢海 吉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大學的“靈”與“肉”[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9 文華 趙力 本報記者 張哲浩;2+4+x=學生培養(yǎng)一體化[N];科技日報;2003年
10 詹曉燕 劉玄啟;實施依法治校 構建和諧校園[N];中國改革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彩萍;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2 寇榮;完善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以保定學院為例)[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陳妍;藝術類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永軍;藝術類大學生思想價值取向與行為方式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5 吳慶;民辦高校藝術類大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6 徐詠;藝術類大學生就業(yè)特性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7 陳秀芹;藝術類大學生思維風格特點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張華;藝術類大學生性價值觀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9 崔曉君;藝術院校大學生藝術觀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曾志東;當前高校藝術類學生的道德困惑及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9595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59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