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不同時期個人高等教育經歷與收入關系的比較研究
本文選題:教育回報率 + 高等教育 ; 參考:《教育科學》2012年03期
【摘要】:回顧高等教育經歷對個人收入影響的歷史變動軌跡,探討高等教育回報"價值"變化趨勢,對高等教育的未來發(fā)展有著較強的參考價值和啟示意義。本文利用中國社會綜合調查2006(CGSS2006)數(shù)據(jù),比較研究了上世紀80、90年代、新世紀三個時期大學畢業(yè)生的教育個人回報率變化情況。結果表明,隨著時間推進高等教育回報率在不斷提高,但如果考慮大學生"畢業(yè)后未能就業(yè)"群體規(guī)模與比例激增的現(xiàn)實情況,相對而言新世紀大學生的"價值"在"明升暗降"。
[Abstract]:Reviewing the historical change track of the influence of higher education experience on personal income and probing into the changing trend of "value" of higher education return have strong reference value and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 Social Comprehensive Survey 2006 (CGSS 2006),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anges in the educational personal return rate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the 1980s and 1990s and in 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new centu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e of return on higher education is increasing over time, but if we take into account the fact that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fail to find employment after graduation"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Comparatively speaking, the "valu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century is "rising and falling".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中國人民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
【基金】: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成果,項目編號12XND003
【分類號】:G64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曉穎;;大學生就業(yè)難問題:國外的研究與經驗[J];西北人口;2010年02期
2 房燕;;淺析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yè)問題[J];當代經濟;2009年08期
3 章亞斌;;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大學生就業(yè)問題[J];中國教育學刊;2009年S1期
4 陳鑒;;關于影響高校大學生就業(yè)因素及對策分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年04期
5 劉桂華;;大學生就業(yè)難的內因分析及應對策略[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4期
6 張大方;;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提高大學生職業(yè)競爭力的對策研究[J];教書育人;2009年36期
7 王雅榮;;基于大學生就業(yè)能力開發(fā)的高等教育思考[J];長春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8 鄧紅;;在校大學生過渡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途徑淺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年03期
9 張培勇;;以學歷教育和職業(yè)教育的融合應對大學生就業(yè)困境[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4期
10 俞佳超;;高校勤工助學與大學生就業(yè)能力研究[J];中國地質教育;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雪竹;李炎鋒;;淺論全方位開展大學生就業(yè)指導工作[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第12卷)[C];2010年
2 王恭博;閆祥林;;淺談大學生厭學問題[A];第三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唐紅兵;周章明;;大學生就業(yè)問題研究綜述[A];2011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陳亞東;沈曉;;破解大學生就業(yè)難需要新思維[A];科學發(fā)展觀與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報告——第五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9)[C];2009年
5 李榮恩;;農村家庭培養(yǎng)大學生的成本與期望分析[A];第三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6 張宏志;;完善大學生就業(yè)機制的對策建議[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何靜;武威;;完善大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機制的對策建議[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董燕;;淺談大學生就業(yè)形勢與政府對策[A];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蔡勁松;;當前大學生就業(yè)現(xiàn)狀與思考[A];宜春市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郭宇剛;;大學生自主創(chuàng)業(yè)促進其就業(yè)的可行性分析[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曉晶;大學生“回爐”令技;鸨琜N];中國改革報;2008年
2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 胡軒;“大學生掙不過農民工”帶來何種警示[N];中國教育報;2011年
3 實習生 張禮進;供求博弈:大學生就業(yè)叩問高等教育[N];科技日報;2009年
4 畢舸;大學生就業(yè)應突破的體制瓶頸[N];煙臺日報;2008年
5 周甲祿 皮曙初 廖君;大學生就業(yè)邁向大眾化[N];福建日報;2009年
6 王攀;破解大學生就業(yè)難題需標本兼治[N];中國信息報;2009年
7 記者 王暉;要多方合力破解大學生就業(yè)難題[N];河南日報;2009年
8 張效民 深圳市政協(xié)副主席 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副院長 韓樹林 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多方合力破解大學生就業(yè)難題[N];中國信息報;2009年
9 本報評論員 梅松武;大學生就業(yè)“大眾化”[N];四川日報;2009年
10 張建松 李想;上海社會組織成為吸納大學生就業(yè)的有效渠道[N];中國改革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兆宇;19世紀英格蘭高等教育轉型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2 張繼林;共軛動力系統(tǒng)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專業(yè)結構管理中的應用[D];天津大學;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與質量保障體系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4 崔愛林;二戰(zhàn)后澳大利亞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5 盧晶;專業(yè)認證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6 朱迎春;區(qū)域“高等教育——經濟”系統(tǒng)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7 何振海;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統(tǒng)化發(fā)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學;2008年
8 吳越;中國高校聯(lián)盟運行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謝俊;大學的學術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學;2010年
10 孟麗菊;基于生態(tài)位理論的大學—政府—市場關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倩;高等教育、人力資本與大學生就業(yè)[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新偉;大學生就業(yè)問題的常態(tài)性與就業(yè)觀分析[D];山東大學;2010年
3 李春;社會轉型期大學生職業(yè)角色期待轉變的教育對策[D];西南大學;2011年
4 黃支民;電子商務在高校大學生就業(yè)工作中的應用[D];江西理工大學;2010年
5 張振華;我國大學生人力資本投資中的政府責任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6 盧麗麗;適應市場需求,加強大學生就業(yè)能力培養(yǎng)[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冬梅;新疆勞動力市場對大學生就業(yè)的影響研究[D];石河子大學;2009年
8 孫之光;政府扶持大學生就業(yè)問題的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0年
9 李艷;大學生就業(yè)保障機制構建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10 王U,
本文編號:18599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59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