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海洋教育國際研討會綜述
本文選題:海洋教育 切入點:海洋科學 出處:《中國大學教學》2012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由中國海洋大學主辦的首屆海洋教育國際研討會于2011年10月24—25日在青島召開。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西蘭等國家11所大學的17位專家和國內31所大學和教育機構的百余位專家學者聚集一堂,圍繞"中外海洋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主題展開研討。大會特邀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馮士{p教
[Abstract]: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cean Education, which is being hosted b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was held in Qingdao on October 2011. It i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Canada, Japan, South Korea, In New Zealand and other countries, 17 experts from 11 universities and more than 100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31 universitie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China came togethe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marine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was discussed. Feng Shi {p Education,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as specially invited to the conference.
【作者單位】: 中國海洋大學高教研究與評估中心;
【分類號】:G64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俞可;;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到底需要怎樣的教育? 回應9A《“一流”之問》[J];上海教育;2011年18期
2 黔風;仲祖文;;做創(chuàng)新人才的“保護神”[J];當代貴州;2011年17期
3 張晨曉;楊斌;鐘秋平;方懷義;甘雄;;地方高校海洋科學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欽州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4 齊紅倩;;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與高等教育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J];中國高等教育;2011年09期
5 易飚;胡清;;區(qū)域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體系構建[J];中國高?萍;2011年06期
6 徐維英;;建構主義理論下高校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科學發(fā)展淺析[J];教育與職業(yè);2011年23期
7 郭巍;;高校教學管理改革創(chuàng)新探索研究[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8 李善姬;朱東弼;林君;;適應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要求的立體化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1年22期
9 丁克強;常春圃;劉廷鳳;;大學生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初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年18期
10 解飛厚;龔雪;;高校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制度的視角[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淑琴;趙中洲;;高校實驗室建設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劉獻君;;國際論壇增強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問題意識、國際意識和地方意識[A];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與建設高等教育強國——2010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倩 本報記者 霍曉麗;做大做強海洋教育 培養(yǎng)更多海洋人才[N];河北日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潘 虹;彈起海洋教育的文化旋律[N];中國海洋報;2005年
3 趙笛 李華昌;中德海洋科學中心在海大成立[N];青島日報;2011年
4 王飛;合理利用海洋資源促進海洋經(jīng)濟發(fā)展[N];中國海洋報;2002年
5 鄭衛(wèi)東 李柏林;把長三角海洋事業(yè)做大做強[N];上?萍紙;2008年
6 記者 吳苡婷;先行先試 促進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N];上?萍紙;2010年
7 本報記者 董山峰 本報通訊員 潘克厚 曾靜 趙新安;發(fā)展海洋科教事業(yè) 服務創(chuàng)新國家建設[N];光明日報;2006年
8 本報通訊員 胡保革 石曉勇 王江濤;打造新型復合型人才[N];光明日報;2005年
9 練玉春;中國海洋大學優(yōu)化學生社會實踐[N];光明日報;2005年
10 艾瑪 劉婷婷;教育部與山東省共建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秀梅;工科高校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及評價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9年
2 陳然;我國高等農(nóng)林本科院校發(fā)展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3 彭國華;我國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勵機制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年
4 何培英;高等海洋教育生態(tài)及其承載力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紅;高校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2 韓曉霞;高等學校構建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10年
3 范葉靜;適應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改革研究[D];江蘇大學;2010年
4 張法運;基于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王歡;網(wǎng)絡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探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2年
6 黃春林;基于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高校教學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7 倪志華;基于創(chuàng)新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張艦心;試談創(chuàng)新型廣電主持人的高校培養(yǎng)模式研究[D];吉林藝術學院;2010年
9 何莉;本科優(yōu)秀生導師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10 史玉環(huán);高等學校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與路徑選擇[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5603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60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