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之教:高中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教育者的教學改進
本文關鍵詞: 高中課程改革 學養(yǎng)教師 教師教育者 智者之教 出處:《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年2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要求高中教師成為"學養(yǎng)教師",因此,教師教育者的教學即為智者之教。通過智者之教來達成學養(yǎng)教師的培養(yǎng),教師教育者在教學中至少應做到以下幾點:引導師范生從表層學習到深層理解,縮短理論和實踐的差距;培養(yǎng)師范生的反思能力,達成"知識+反思=提高";重視師范生的行動研究,培養(yǎng)"教師研究者"。
[Abstract]: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ordinary high school requires high school teachers to become "learning and raising teachers". Therefore, the teaching of teachers and educators is the teaching of wise peopl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is achieved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wise people. Teachers and educators should at least do the following in teaching: guide normal students to learn from the surface to deep understanding, shorten the ga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reflection and achieve "knowledge reflection = improvem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action research of normal school students, train "teacher researcher".
【作者單位】: 貴州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西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單位資助教育部規(guī)劃課題《高中課改視域下貴州省教師教育取向及教學策略研究》(課題批準號:FHB110061)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G652.4
【正文快照】: 教師作為個人變革的力量必須予以重視〔1〕,任何疏離于教師個人變革的課程改革都是不成功的,而改革最終需要落實到教師的教育實踐活動中。師范院校的教師擔負著培養(yǎng)普通高中教師和對在職教師進行繼續(xù)教育的使命,教師教育者的教學將直接影響著實施高中新課程改革的中學教師的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葉信治;楊旭輝;;深層學習與支持深層學習的教學策略[J];中國大學教學;2008年07期
2 劉旭東;;問題意識與教師教學智慧的生成[J];課程·教材·教法;2010年05期
3 李長吉;;知識教學的使命:轉識成智[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4 陳鳳潔,黃毅英,蕭文強;教(學)無止境:數(shù)學學養(yǎng)教師的成長[J];數(shù)學教學;199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修梅;;新課改背景下初任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調查與反思[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12期
2 張建雷;;試論學校建構學習型組織的價值意蘊——以學校組織變革為分析視角[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3 高占偉;;《毛澤東詩詞鑒賞與研究》課程的幾點認知[J];才智;2010年13期
4 楊曉艷;唐虢;;校本培訓:背景透視和機制構建[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1期
5 李福春;;試析我國教育規(guī)劃中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年04期
6 盧鏡;;我國基礎教育新課改中經(jīng)驗吸收的有限理性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6期
7 胡育恒;曾賽君;;略論中小學教師教育機智的培養(yǎng)[J];成功(教育);2009年01期
8 吳君棋;劉大偉;;論教師道德及其發(fā)展[J];長沙大學學報;2009年06期
9 馮劍梅;;以工程造價課程教學視角論新手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生成策略[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年05期
10 唐長河;高海燕;王求;;基礎教育改革哲學的本體論探析[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08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周洪宇;;中國教育百年改革的經(jīng)驗教訓[A];北京論壇(2010)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責任與行動:“變革時代的教育改革與教育研究:責任與未來”教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韋立君;美國公立高中能力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翟艷芳;全球教育的理念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史大勝;美國兒童早期閱讀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娜;哲學語用學視域中的教育實踐[D];南開大學;2010年
5 杜曉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轉移[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郭長江;中國近現(xiàn)代科學教育變革的文化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梁林梅;教育技術學視野中的績效技術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徐文;教育產權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9 張俐蓉;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關系的反思與重構[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姜月;遮蔽與解蔽[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翠冉;黑龍江省普通高中選修Ⅰ課程實施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玉洋;大學生德育社會化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陶惠萍;教研組文化建設的路徑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4 潘云蕓;新課程背景下中學教研組建設之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劉芳;“和合型”教研團隊構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哈琴;雙語背景下的少數(shù)民族漢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盛毓;論學校管理中的文化自覺及其運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周怡;推進幼兒園教師合作的管理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趙娟;大學與中小學合作研究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理論與實踐探索[D];淮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贛萍;我國中小學生“減負”政策的限度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孫美堂,王貴樓;從哲學的超越性看哲學觀[J];教學與研究;2004年12期
2 靖國平;論教育的知識性格和智慧性格[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年19期
3 鄭維敏,,李明;學習智慧的訓練系統(tǒng)[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1期
4 楊壽堪;問題的哲學[J];社會科學輯刊;2002年05期
5 江暢;優(yōu)雅生存與人類幸福[J];倫理學研究;2002年02期
6 盧風;論"蘇格拉底式智慧[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年01期
7 ;知識與智慧——馮契先生的哲學沉思[J];哲學研究;1995年1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承鍇;;重要的問題是“合格”[J];師范教育;1987年08期
2 蔡小峰;論教育學課程的思想教育任務[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3期
3 鄭雯;論師范人格[J];蒙自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1期
4 李紅雁;關于加強師范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5 盧曉華;馬躍;陳利平;;藝術教育——育人必由之路——對加強師范生藝術教育的思考[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7期
6 ;師范生免費:現(xiàn)代教育制度的理性回歸[J];教育;2007年11期
7 李丹妍;趙玉田;許宏艷;;論師范生反思性教學的實施技能[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15期
8 周慰;薛婷彥;;上海兩所師大免費師范生招生觀察[J];上海教育;2008年10期
9 陳春芬;李方方;;淺談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年Z1期
10 柳碧清;;淺談微格教學[J];景德鎮(zhèn)高專學報;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羅少成;;提高師范生學年論文設計質量的實踐研究[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責任(A卷)——第五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文集[C];2008年
2 趙永萍;趙玉芳;鄧義桂;張進輔;;師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實訓課程體系初探[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郭黎巖;;促進師范畢業(yè)生到農村中小學就業(yè)機制的研究[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4 胡友林;;加強師范生交際能力的訓練[A];2002中國未來與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2年
5 郭黎巖;;促進師范畢業(yè)生到農村中小學就業(yè)機制的研究[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7-2008年度][C];2010年
6 周仕榮;唐振松;;運用同伴指導提高師范生的學教能力[A];全國高師會數(shù)學教育研究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張勇華;李曉陽;李棟宣;朱保華;;關于師范生免費教育的解讀[A];探索與創(chuàng)新——《高校招生》雜志理論研究專輯[C];2009年
8 劉海燕;;從教育公平的視角探析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卜慶梅;叢發(fā)滋;張萍;王麗娟;;新課程背景下師范生教學能力的一體化培養(yǎng)[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10 李尚寧;;論師范生的人際智能的開發(fā)與培養(yǎng)[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明平 張文娟 宋金萍;中學教師部分出現(xiàn)“動態(tài)飽和”[N];新華日報;2004年
2 呂巾嬌;師范生免費加快農村教育改革[N];光明日報;2009年
3 記者 汪再興;重慶考慮招收免費師范生[N];重慶商報;2009年
4 記者 劉雅瓊;首批免費師范生須到中小學上崗[N];中國財經(jīng)報;2010年
5 記者 曾毅 特約記者 任爽;東北師大為免費師范生就業(yè)保駕護航[N];光明日報;2010年
6 董洪亮 劉志強 趙紅;平常故事,“不平!钡那啻篬N];人民日報;2011年
7 記者 陳茹冰;違約免費師范生須退教育費[N];北京人才市場報;2011年
8 記者戚海燕;師范生該不該收費?[N];北京日報;2003年
9 記者 李芳;我省60萬元用于師范生免費教育[N];云南政協(xié)報;2008年
10 記者 劉昊 實習生 孫司文;2250師范生應聘720教師崗位[N];北京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波;數(shù)學專業(yè)師范生的實體性知識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趙彥俊;“實習支教生”實踐性知識生成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翔;我國美術教育實習的歷史、現(xiàn)狀及未來[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冷艷;績效技術用于師范生教學技能訓練的探索與實踐[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3 李英;面向師范生的視頻案例教學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4 唐瑩;在職教師和師范生教師效能感的對比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5 馬文娟;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培養(yǎng)之課程體系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6 王晶;教師實踐性知識視閾下的高師教育類課程改革[D];河南大學;2009年
7 禚凱;高校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評價量規(guī)設計與開發(fā)[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8 唐小璐;師范生的教師角色意識形成及影響因素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馬珍萍;師范生職業(yè)道德教育探討[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10 毛陽芳;新時期師范生信仰教育問題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4478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47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