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
本文關鍵詞: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 大學生 社會主義思想 意識形態(tài)教育 意識形態(tài)終結論 全球化背景 思想政治理論課 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 馬克思主義理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出處:《求實》2012年S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全球化成為當今世界的發(fā)展趨勢,勢不可擋,已影響到各個民族、社會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一個國家的思想文化。在思想碰撞最為激烈、意識形態(tài)最易激蕩的高校不得不正視全球化的隱形影響,為了抵御全球化變質為西化、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大力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教
[Abstract]:Positive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today. It has affected every nation, all aspects of society, especially the ideology and culture of a coun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are the most susceptible to ideological agitation, have to face up to the invisibl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In order to resist the deterioration of globalization into westernization and advocat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t is necessary to vigorously carry out socialist ideolog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單位】: 廣州美術學院;
【分類號】:G641
【正文快照】: 全球化成為當今世界的發(fā)展趨勢,勢不可擋,已影響到各個民族、社會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一個國家的思想文化。在思想碰撞最為激烈、意識形態(tài)最易激蕩的高校不得不正視全球化的隱形影響,為了抵御全球化變質為西化、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大力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教育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怡;;大學生正淪為弱勢群體[J];東西南北(大學生);2004年12期
2 ;中國第一本有聲音的雜志 《東西南北·大學生》麗聲享受本期放送[J];東西南北(大學生);2006年10期
3 韋麗華;;加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同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10年23期
4 陳聯(lián)俊;祝淑媛;;大學生意識形態(tài)教育中“人文關懷”的理論考量[J];湖北社會科學;2010年10期
5 本刊編輯部;;喜春——卷首小語[J];東西南北(大學生);2004年04期
6 林照真;;臺灣大學搞錯了[J];東西南北(大學生);2004年11期
7 ;大學生封面人物賽事open[J];東西南北(大學生);2003年12期
8 ;80后九大尷尬:大學文憑算哪根蔥[J];東西南北(大學生);2006年04期
9 ;測一測ABCD你是什么類型的大學生[J];東西南北(大學生);2004年12期
10 ;觀點[J];教育與職業(yè);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程文忠;;論手機文化對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tài)影響和對策[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9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一)[C];2010年
2 霍功;;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A];哲學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2007年山西省哲學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武青慧;;同伴性教育——當代大學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討[A];中國性學會成立十周年首屆中國性科學高級論壇論文匯編[C];2004年
4 白吳;;“科學發(fā)展觀”視野中的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科學發(fā)展觀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趙霞;鄒泓;李文道;;大學生的愛情與親子依戀的關系[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陳少珍;張旭東;李志玲;姚少賢;;大學生生命智慧現狀及其與應對策略關系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丁乃姝;杜向祿;石文典;;大學生消費觀念的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曹丹;楊清;;大學生與手機互聯(lián)網——福州市大學生手機上網行為與素養(yǎng)調查報告[A];第六屆亞太地區(qū)媒體與科技和社會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喬蓉;黃承鈺;曾果;付佳;;某高校大學生25g奶粉耐受情況調查[A];“全國老年營養(yǎng)學術研討會”暨“四川省營養(yǎng)學會成立二十周年慶祝會”會議錄[C];2008年
10 丁國昌;蔡毅強;;透視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緊迫問題——隱性弱化[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7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術 金秋;六成大學生不知自己該干啥[N];中國婦女報;2005年
2 陳七三 李倫娥 歐陽鵬飛 張小攀 徐光明;把和諧社會精神送下鄉(xiāng)[N];中國教育報;2005年
3 記者 陳強;什么影響了大學生基層就業(yè)[N];中國教育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張雪峰 實習生 陳麗;暑期大學生:欲做家教也不易[N];重慶日報;2005年
5 吳應海;大學生的腦子為何“不堪一洗”[N];重慶日報;2005年
6 本報記者 孫忠法 仲筏;大學生讓心理在七月畢業(yè)[N];中國人事報;2005年
7 謝晶晶 林以勤;“是是非非”話打工[N];常州日報;2005年
8 早報評論專欄葛劍雄;為什么大學生一定要住校?[N];東方早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楊艷玲;大學生勤工助學報酬怎么算?[N];大理日報(漢);2005年
10 記者 李玲 實習記者 張巖峰;大學生考研高“燒”難退[N];東營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忠軍;國家意識形態(tài)安全與大學生政治價值觀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王金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論[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3 劉莉;當代中國大學生道德學習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段立新;當代大學生政治社會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5 朱燕;美國大學生學術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學;2008年
6 魏飴;大學素質教育與教育回歸人本[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許瑞芳;社會變革中的中國高校德育轉型研究(1978-2005)[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曾曉強;大學生父母依戀及其對學校適應的影響[D];西南大學;2009年
9 莫力科;大學生信息能力建設模式與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10 金昕;美育與大學生人格養(yǎng)成[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麗瓊;大學生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教育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2 魏茂云;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途徑探析[D];湘潭大學;2008年
3 陳菊萍;新時期大學生榮辱觀教育模式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年
4 周素欣;論高校德育中的人文關懷[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姜濤;試論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07年
6 孟媛媛;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問題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包慧敏;大學生生命信仰教育缺失及其對策探究[D];西南大學;2009年
8 孟獻麗;論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D];西南大學;2009年
9 王麗;大學生主體性人格及其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10 朱磊;論大學生的人文精神教育[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4472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47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