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基礎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
本文關鍵詞:地方高;A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 出處:《中國科學基金》2012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地方高校 基礎研究 現(xiàn)狀 發(fā)展對策
【摘要】:地方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事基礎研究的重要力量和原始創(chuàng)新的重要載體。本文通過對地方高校的科研平臺、科研項目及科研團隊等方面的總體分析,呈現(xiàn)我國地方高校總體發(fā)展現(xiàn)狀,并以此提出發(fā)展地方高校基礎研究的幾點對策。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n important force engaged in basic research and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original innovation. The overall analysi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s present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research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單位】: 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處;
【基金】: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資助
【分類號】:G648.4
【正文快照】: 1引言2000年3月,,科技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lián)合召開的全國基礎研究工作會議指出,我國基礎研究工作包括三個方面:以認識自然現(xiàn)象、揭示客觀規(guī)律為主要目的的探索性研究工作;以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以及科學自身發(fā)展提出的重大科學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潘懋元,吳玫;高等學校分類與定位問題[J];復旦教育論壇;200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堯;普通地方高校的辦學定位與辦學特色[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2 張妙弟,江小明;關于應用型大學“大學圈”問題的初步研究[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3 夏兆陽;張寧;;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大學物理》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4 阮莉立;;高校在多校區(qū)辦學條件下的學科建設[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5 柳友榮,史國東;新建本科院校學科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J];巢湖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6 唐華生;何霖;;新建本科院校發(fā)展定位研究[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7 彭秋發(fā),孫占學;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與培養(yǎng)模式研究[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8 江小明;關于高等教育分類及應用型大學定位問題的一點認識[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3期
9 柳友榮;新建本科院校學科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4年04期
10 鄒曉平;高等學校的定位問題與分類框架[J];高教探索;200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劉嵐;;對高等學?茖W定位的一些思考[A];科學發(fā)展觀和中國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5年
2 趙大宇;;整體創(chuàng)新是實現(xiàn)高?缭绞桨l(fā)展的必由之路[A];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和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2006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葉們;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2 和飛;地方大學辦學理念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3 鄒曉平;地方院校戰(zhàn)略規(guī)劃的理論問題與個案分析[D];廈門大學;2006年
4 夏建國;技術本科教育的理論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夏桂華;基于層次定位的我國高校核心競爭力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6 郭廣珍;大學內部權力配置模式與激勵[D];遼寧大學;2007年
7 高寶立;高等職業(yè)院校人文教育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8 劉暉;轉型期的地方大學治理[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宇鶯;我國高等教育評估制度建設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2 杜瑛;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分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陳厚豐;中國高等學校分類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4年
4 楊黎明;我國綜合大學定位研究[D];山西大學;2005年
5 王驥;精英—大眾并存型大學及其辦學定位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6 李名梁;普通高等學校辦學特色若干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7 陳燁;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定位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婁俊穎;我國高等學校發(fā)展定位的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張繼龍;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的高校定位研究[D];揚州大學;2006年
10 葉優(yōu)丹;新辦本科高等院?沙掷m(xù)發(fā)展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麗;地方高校實施學分制的必要性[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2 羅中杰,顏鈺梅;西部區(qū)域地方高校發(fā)展建設的思考[J];高教論壇;2003年01期
3 高博文;對地方高校運用營銷策略 提高學生就業(yè)競爭力的對策思考[J];理論界;2003年02期
4 張煒;;統(tǒng)籌協(xié)調“四個關系” 推進地方高校科技創(chuàng)新[J];中國高等教育;2006年11期
5 陳禮達;;全面提高地方高?萍紕(chuàng)新能力 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創(chuàng)新型國家[J];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yè)化;2007年11期
6 楊秀祖;;論地方高校在區(qū)域內的文化引領[J];遼寧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7 吳毅;;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特色學科建設的途徑與思考[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8 劉桂云;;加強重點實驗室建設 提升地方高?萍紕(chuàng)新能力[J];中國高?萍寂c產業(yè)化;2008年09期
9 苗壯;劉向武;;從企業(yè)意義上分析地方高等教育改革思路[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10 劉喜才;論地方高校為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服務[J];大學教育科學;199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楊春生;;內涵建設:地方高!笆濉币(guī)劃的主旋律[A];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與建設高等教育強國——2010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董城;地方高校應明確定位務實發(fā)展[N];光明日報;2004年
2 北京聯(lián)合大學 張奕 龐明;地方高校怎樣國際化[N];光明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羅霞 陳云芬;潛心創(chuàng)新 厚積薄發(fā)[N];云南日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王曉櫻 魏月蘅;應設立地方高校發(fā)展專項基金[N];光明日報;2010年
5 陳衛(wèi)平;地方高校應有所作為[N];文匯報;2004年
6 江西理工大學 葉仁蓀;辦好人民滿意的地方高校[N];光明日報;2009年
7 記者 李欣瑤;甘肅省新獲準兩個專業(yè)學位授予權[N];甘肅日報;2009年
8 黎大志;地方高校與地方政府協(xié)同發(fā)展[N];光明日報;2004年
9 寶雞文理學院教科所副教授 楊科正;地方高校發(fā)展規(guī)劃須瞄準地方需求[N];中國教育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趙鳳華 通訊員 鐘靜;地方高校探索學科建設的啟示[N];科技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制度障礙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呂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務新農村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志剛;論發(fā)展地方高?茖W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4 葉們;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5 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制度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6 劉新躍;地方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科研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董友;地方高?萍紕(chuàng)新協(xié)同機制與政府宏觀管理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8 呂建榮;中國高?萍紕(chuàng)新能力的歷史與現(xiàn)狀[D];西北大學;2007年
9 黑建敏;地方本科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深化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儲祖旺;中國高校籌資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狄明明;大眾化背景下應用型人才需求對地方高校專業(yè)課程設置的影響[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2 徐臨陽;基于地域特色的地方高校特色學科建設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3 方一兵;我國欠發(fā)達地區(qū)地方高校技術創(chuàng)新界面研究[D];廣西大學;2002年
4 范倩;地方高校社會服務職能研究[D];山東經濟學院;2011年
5 劉洪;地方高校校內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的構建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6 趙巧琴;非中心城市地方高校核心競爭力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白靜慧;地方高校應用網絡教學問題的研究[D];延邊大學;2005年
8 程啟斌;地方高校債務形成與化解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年
9 張春愛;論我國地方高校的社會服務職能[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張俊玲;地方高校核心競爭力及其形象塑造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3826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382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