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技術大學建設的若干思考
本文關鍵詞:應用技術大學建設的若干思考
更多相關文章: 應用技術 大學建設 應用型高校 轉型試點 分類體系 人才培養(yǎng) 高校擴招 職業(yè)技術教育 應用科學大學 教育改革
【摘要】: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大學的轉型試點正在有序進行,這既是教育改革、人才培養(yǎng)、畢業(yè)生就業(yè)的共同需要,更是國家社會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的要求。從世界范圍看,應用型高校的崛起體現了它的發(fā)展最具活力,不僅豐富了高等教育的模式和內涵,更是改變了社會。我國要建立高校分類體系和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避不開職業(yè)教育的向上拓展的議題,也必須對應用技術大學建設做好定位,從而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
【作者單位】: 國家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
【關鍵詞】: 應用技術;大學建設;應用型高校;轉型試點;分類體系;人才培養(yǎng);高校擴招;職業(yè)技術教育;應用科學大學;教育改革;
【分類號】:G649.2
【正文快照】: 當前,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大學的轉型試點正在有序進行。這既是高等教育和職業(yè)技術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更是國家社會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的要求。一、高等學校轉型是時代的要求當今社會處于轉型時期,經濟面對發(fā)展方式的轉變、基礎教育向均衡邁進、高等教育著眼于內涵、職業(yè)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馬陸亭;;瑞士高等教育的體系架構與特色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2 馬陸亭;;中國臺灣地區(qū)相對獨立的技術與職業(yè)教育體系[J];遼寧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3 ;荷蘭職業(yè)教育概述[J];世界教育信息;2012年11期
4 馬陸亭;德國學術性人才和應用性人才并行培養(yǎng)體系的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03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北京聯合大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課題組;;探索應用型大學發(fā)展之路[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2 張文海;;臺灣職業(yè)教育的特點及其啟示[J];福建信息技術教育;2009年02期
3 李賢偉;胡庭興;羅承德;劉詠濤;;大眾化教育背景下林業(yè)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思考[J];高等農業(yè)教育;2011年10期
4 雍浩;支希哲;;德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對我國的啟示[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5 劉欣;;地方本科院校品牌建構的文化價值取向[J];高教探索;2010年01期
6 張睿;;淺談德國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J];高教研究與實踐;2013年01期
7 毛景煥;論高等院校的自我定位與個性化發(fā)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8 楊艷;王政挺;黃欣;鄭麗仙;蔡金晶;;兩岸職業(yè)教育體系比較與合作展望[J];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9 張敏敏;;攜手共進 共促兩岸職教發(fā)展[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10 王文科;;論應用型本科教育的職業(yè)化取向[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雷家彬;中國高等學校分類方法的反思與建構[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李志平;基于內部要素的中國本科高校發(fā)展模式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苗靜;臺灣地區(qū)技職教育體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蔡小紅;旅游管理專業(yè)大學生就業(yè)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3 胡蕾蕾;德國應用科技型大學的制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4 祖燦;應用型本科教育發(fā)展比較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2年
5 周軍光;臺灣地區(qū)高等技職教育發(fā)展及其啟示[D];湘潭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馬陸亭;我國高等學校分類的結構設計[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2期
2 馬陸亭,李曉紅 ,劉伯權;德國高等教育的制度特點[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建平;;師范類《多媒體應用技術》課程教學探討[J];教書育人;2006年23期
2 王永軍;鄭雙成;;軍中英才,從這里走上國際獎臺——北京應用技術大學飯店旅游學院擁軍育才紀實[J];華北民兵;2005年04期
3 李杰;孫娜娜;李鎮(zhèn);陶秋燕;;德國應用技術大學的教學體系及其借鑒意義[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4 王莉方;;國外如何重視應用性本科教育[J];上海教育;2007年19期
5 唐成俊;培養(yǎng)應用技術人才,滿足社會需求[J];化工高等教育;1988年03期
6 ;十年耕耘發(fā)新枝 今朝一舞展芳華 重慶工商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發(fā)展紀實[J];決策導刊;2010年05期
7 ;廣東白云學院取得一批應用技術科研成果[J];廣東白云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8 奧爾夫.科爾斯曼;;發(fā)展德中校際合作 推動教育國際化[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6年04期
9 歐陽彥琨;;教練技術在大學生生涯指導中的應用[J];中國大學生就業(yè);2011年S1期
10 石懷榮;張輝;李大勝;胡娟;;應用技術主導型高校畢業(yè)設計教學質量的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宋義林;高樹枚;陳剛;;強化研究性學習提高大學生就業(yè)能力的探索與實踐[A];2010中國儀器儀表學術、產業(yè)大會(論文集2)[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張?zhí)N;人無我有 人有我特[N];解放日報;2000年
2 ;國內首家3G移動通信學院成立[N];人民郵電;2008年
3 周迅;德國第一所應用技術大學落戶中國[N];光明日報;2003年
4 記者 姜澎;厲無畏受聘應用技術學院名譽校長[N];文匯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曹繼軍;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圍繞“應用技術”謀發(fā)展[N];光明日報;2009年
6 記者 姜澎;共同開展技術研發(fā)與轉移[N];文匯報;2009年
7 實習記者 惠鋒;民辦院校全額出資實施助學教育計劃[N];中國社會報;2007年
8 齊柳明;民辦教育涉足科研領域[N];光明日報;2008年
9 方宜才;東華大學院企合作裝點五彩生活[N];中國服飾報;2006年
10 巴根那 華榮;產學研結合 集約化養(yǎng)殖 挖掘大潛力 促進大發(fā)展[N];通遼日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楊明霞;課程相關性分析探討[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江嫻;化工類專業(yè)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0349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034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