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師范教育論文 >

麻省理工學院文科發(fā)展的借鑒與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2-05-08 11:47
  MIT是世界上頂尖的以理工科為主的研究型大學,其卓越的理工科教育令其它大學望其項背,而與此同時,MIT的經濟學、語言學、心理學、哲學、政治科學等文科專業(yè)同樣首屈一指。當今社會,功利主義思想抬頭,很多高校對文科發(fā)展重視不夠,殊不知文科建設對于一所高校的長遠發(fā)展至關重要。本文對MIT的文科建設原因、歷程、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特色進行闡述,希望從MIT的學科發(fā)展道路尋求理工科大學發(fā)展文科的經驗和教訓,以其獲得一些借鑒和啟示。本文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詳盡闡述了MIT文科發(fā)展的現(xiàn)狀,并對其文科發(fā)展的成就進行梳理。第二部分,分析了MIT學科發(fā)展的歷程,MIT文科發(fā)展的歷程及其動因。第三部分,以萌生和初步發(fā)展階段(1861-1949年)、造就一流文科的快速發(fā)展階段(1949-1986年)到穩(wěn)步發(fā)展階段(1986年至今)的時間順序,對MIT文科建設的措施進行詳細闡述,并在此過程中分析其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第四部分,在前面論述的基礎上,分析MIT文科建設的成果與特色,總結MIT發(fā)展文科的獨特優(yōu)勢及啟示。 

【文章頁數】:10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1.1 選題緣由
    1.2 文獻綜述
    1.3 MIT 簡介
第一章 MIT 文科發(fā)展現(xiàn)狀
    1.1 MIT 文科發(fā)展的成就
    1.2 MIT 文科發(fā)展的現(xiàn)狀
第二章 MIT 文科發(fā)展的歷程
    2.1 MIT 文科發(fā)展的歷史回顧
        2.1.1 MIT 學科發(fā)展的過程回顧
        2.1.2 MIT 文科發(fā)展的過程回顧
    2.2 MIT 文科發(fā)展的動因
    2.3 MIT 文科發(fā)展的重要轉折——1949 年公布的劉易斯報告
        2.3.1 劉易斯報告產生的背景
        2.3.2 劉易斯報告的重要內容——加強文科建設
第三章 MIT 文科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3.1 萌生和初步發(fā)展階段(1861-1949 年)
        3.1.1 1861-1947 年,MIT 文科發(fā)展相對滯后
        3.1.2 MIT 文科發(fā)展的重要轉折——1949 年公布的劉易斯報告
    3.2 造就一流文科的快速發(fā)展階段(1949-1986)
        3.2.1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成立之初,MIT 在資金上大力支持
        3.2.2 引進大師
        3.2.3 發(fā)展優(yōu)勢學科
    3.3 穩(wěn)步發(fā)展階段(1986 年至今)
        3.3.1 積極發(fā)展藝術專業(yè)
        3.3.2 HASS 課程要求
        3.3.3 積極開展跨學科研究
第四章 借鑒與啟示
    4.1 MIT 文科發(fā)展的成果特色及獨特優(yōu)勢
        4.1.1 規(guī)模小,質量高
        4.1.2 借助理工科的優(yōu)勢進行學科交叉和文理滲透
        4.1.3 課程改革貫徹始終
        4.1.4 注重繁榮校園文化
    4.2 MIT 發(fā)展文科的路徑分析
        4.2.1 MIT 歷史上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與理工科的關系
        4.2.2 MIT 人文學系開設的HASTS 課程與理工科的關系
    4.3 MIT 文科發(fā)展的借鑒與啟示
        4.3.1 規(guī)模適度,追求卓越
        4.3.2 循序漸進,特色領先
        4.3.3 課程改革,保證質量
        4.3.4 學科交叉,文理滲透
        4.3.5 引進大師,理念先行
        4.3.6 校園環(huán)境,整體優(yōu)化
參考文獻
附表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麻省理工學院人文學科的四個特點[J]. 羅家祥.  語文新圃. 2007(01)
[2]《促進交叉學科研究》述評[J]. 陳立,武夷山.  科技管理研究. 2006(01)
[3]通識教育課程規(guī)劃之實例研究——以麻省理工工學院為例[J]. 趙曉梅,俞永康.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5(S1)
[4]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中人文社會科學的作用及發(fā)展趨勢[J]. 趙筱媛,蘇竣.  高等教育研究. 2005(10)
[5]MIT人文教育的傳統(tǒng)、特征及其借鑒意義[J]. 何振海,王樹林.  現(xiàn)代大學教育. 2005(05)
[6]MIT教育理念的演進及其實踐[J]. 何振海,郭俊朝.  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5(04)
[7]麻省理工學院教育教學考察報告——基本情況篇[J]. 于歆杰,陸文娟,王樹民.  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2004(04)
[8]理工科大學發(fā)展文科的幾個重要問題[J]. 張建華.  科學中國人. 2004(03)
[9]文科建設與理工科大學的綜合化轉型[J]. 歐陽康.  學術界. 2004(01)
[10]論理工科研究型大學的文科建設[J]. 李沖.  學術界. 2004(01)

博士論文
[1]哈佛大學辦學理念研究[D]. 陳利民.華中科技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論大學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結合[D]. 杜娟.大連理工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65160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65160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669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