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學教育的目標定位及其教學改革要點探析——以統(tǒng)一法律職業(yè)資格制度為分析視角
發(fā)布時間:2022-02-11 13:13
我國法學教育面臨法律人才培養(yǎng)目標模糊、法科畢業(yè)生與法律職業(yè)相脫節(jié)、課程體系與課程設置不合理等困境。這些困境的產生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國法學院校對法學教育目標定位沒有達成共識。在新時代背景下,法學教育是素質教育和專業(yè)教育基礎上的職業(yè)教育這一目標定位已成為我國法學教育的共識。法學院校在踐行這一目標定位的過程中提出了"三位一體"的復合型法律人才培養(yǎng)模式,這一模式通過優(yōu)化課程結構體系、加強學生法律技能訓練、補足法律職業(yè)倫理教育、豐富教學方法等教學改革來推進,從而為建設法治中國提供正規(guī)化、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的人才保障。
【文章來源】:高教論壇. 2020,(11)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前言
二、我國法學教育面臨的困境
(一)法律人才培養(yǎng)目標模糊
(二)法科畢業(yè)生與法律職業(yè)相脫節(jié)
(三)課程體系與課程設置不合理
1.重要課程的缺失與符號化
2.理論性教學比重過大
3.與地方司法實踐連接不緊密
三、我國法學教育目標定位分析
(一)法學教育目標定位的觀點
(二)法學教育目標的具體內涵
四、“三位一體”復合型法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的主要內容
(一)優(yōu)化課程結構體系
(二)加強法律技能訓練
(三)補足法律職業(yè)倫理教育
(四)豐富教學方法
五、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中國法學教育[J]. 徐顯明,黃進,潘劍鋒,韓大元,申衛(wèi)星. 中國法律評論. 2018(03)
[2]我國法律職業(yè)倫理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郭劍平. 高教論壇. 2018(03)
[3]習近平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 立德樹人 德法兼修 抓好法治人才培養(yǎng) 勵志勤學 刻苦磨煉 促進青年成長進步[J]. 北京人大. 2017(05)
[4]司法改革背景下法律職業(yè)倫理教育的構建[J]. 王翀. 集美大學學報(哲社版). 2016(02)
[5]略論當前我國法學教育體制存在的問題[J]. 馮玉軍. 政法論叢. 2014(01)
[6]我國法學教育改革的理念和路徑[J]. 季衛(wèi)東. 中國高等教育. 2013(12)
[7]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法學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J]. 韓大元. 法學雜志. 2011(03)
[8]理想的專業(yè)法學教育[J]. 何美歡. 清華法學. 2006(03)
[9]法律技術與法科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J]. 周世中.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06(01)
[10]地方綜合性大學法學素質教育的目標與法學教育改革[J]. 焦富民.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2003(04)
本文編號:3620344
【文章來源】:高教論壇. 2020,(11)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前言
二、我國法學教育面臨的困境
(一)法律人才培養(yǎng)目標模糊
(二)法科畢業(yè)生與法律職業(yè)相脫節(jié)
(三)課程體系與課程設置不合理
1.重要課程的缺失與符號化
2.理論性教學比重過大
3.與地方司法實踐連接不緊密
三、我國法學教育目標定位分析
(一)法學教育目標定位的觀點
(二)法學教育目標的具體內涵
四、“三位一體”復合型法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的主要內容
(一)優(yōu)化課程結構體系
(二)加強法律技能訓練
(三)補足法律職業(yè)倫理教育
(四)豐富教學方法
五、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中國法學教育[J]. 徐顯明,黃進,潘劍鋒,韓大元,申衛(wèi)星. 中國法律評論. 2018(03)
[2]我國法律職業(yè)倫理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郭劍平. 高教論壇. 2018(03)
[3]習近平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 立德樹人 德法兼修 抓好法治人才培養(yǎng) 勵志勤學 刻苦磨煉 促進青年成長進步[J]. 北京人大. 2017(05)
[4]司法改革背景下法律職業(yè)倫理教育的構建[J]. 王翀. 集美大學學報(哲社版). 2016(02)
[5]略論當前我國法學教育體制存在的問題[J]. 馮玉軍. 政法論叢. 2014(01)
[6]我國法學教育改革的理念和路徑[J]. 季衛(wèi)東. 中國高等教育. 2013(12)
[7]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法學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J]. 韓大元. 法學雜志. 2011(03)
[8]理想的專業(yè)法學教育[J]. 何美歡. 清華法學. 2006(03)
[9]法律技術與法科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J]. 周世中.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06(01)
[10]地方綜合性大學法學素質教育的目標與法學教育改革[J]. 焦富民.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2003(04)
本文編號:36203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6203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