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時代”高校紅色文化的傳播困境與突破路徑
發(fā)布時間:2021-11-24 08:40
隨著微博、微信、微視頻的廣泛應用,信息交流進入了"微時代",為紅色文化在高校的深入傳播提供了機遇。然而,囿于認識水平、技術(shù)條件、實踐經(jīng)驗的欠缺,"微時代"的高校紅色文化傳播面臨著傳播方向模糊、傳播內(nèi)容膚淺、傳播關(guān)系疏離、傳播平臺固化的困境。我們需要通過培養(yǎng)"微觀念"、深挖"微內(nèi)涵"、整改"微渠道"、完善"微制度"等途徑,使紅色文化在高校傳播中展現(xiàn)必要的生命力、感召力、影響力和導向力,最終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
【文章來源】: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20,32(11)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微時代”高校紅色文化的傳播困境
(一)高校紅色文化傳播方向模糊化
(二)高校紅色文化傳播內(nèi)容膚淺化
(三)高校紅色文化傳播關(guān)系疏離化
(四)高校紅色文化傳播平臺固著化
二、“微時代”高校紅色文化傳播的路徑選擇
(一)培養(yǎng)“微觀念”,增強高校紅色文化傳播的生命力
(二)深挖“微內(nèi)涵”,展現(xiàn)高校紅色文化傳播的感召力
(三)整改“微渠道”,提高高校紅色文化傳播的影響力
(四)完善“微制度”,強化高校紅色文化傳播的導向力
三、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習近平關(guān)于意識形態(tài)工作論述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 白毅,張乾. 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01)
[2]紅色文化傳播力提升策略探析[J]. 邢佳妮. 理論導刊. 2019(06)
[3]理解、認同與傳承:發(fā)掘紅色文化時代價值的三個環(huán)節(jié)[J]. 李慧琳. 思想教育研究. 2019(02)
[4]新媒體時代紅色文化的傳播策略[J]. 田軼,陳婕. 人民論壇. 2018(11)
[5]論紅色文化的微傳播[J]. 駱郁廷,陳娜. 江淮論壇. 2017(03)
[6]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意識形態(tài)話語權(quán)的爭奪與掌控[J]. 白毅.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05)
本文編號:3515620
【文章來源】: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20,32(11)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微時代”高校紅色文化的傳播困境
(一)高校紅色文化傳播方向模糊化
(二)高校紅色文化傳播內(nèi)容膚淺化
(三)高校紅色文化傳播關(guān)系疏離化
(四)高校紅色文化傳播平臺固著化
二、“微時代”高校紅色文化傳播的路徑選擇
(一)培養(yǎng)“微觀念”,增強高校紅色文化傳播的生命力
(二)深挖“微內(nèi)涵”,展現(xiàn)高校紅色文化傳播的感召力
(三)整改“微渠道”,提高高校紅色文化傳播的影響力
(四)完善“微制度”,強化高校紅色文化傳播的導向力
三、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習近平關(guān)于意識形態(tài)工作論述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 白毅,張乾. 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01)
[2]紅色文化傳播力提升策略探析[J]. 邢佳妮. 理論導刊. 2019(06)
[3]理解、認同與傳承:發(fā)掘紅色文化時代價值的三個環(huán)節(jié)[J]. 李慧琳. 思想教育研究. 2019(02)
[4]新媒體時代紅色文化的傳播策略[J]. 田軼,陳婕. 人民論壇. 2018(11)
[5]論紅色文化的微傳播[J]. 駱郁廷,陳娜. 江淮論壇. 2017(03)
[6]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意識形態(tài)話語權(quán)的爭奪與掌控[J]. 白毅.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05)
本文編號:35156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5156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