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費制定標準初探
發(fā)布時間:2021-08-20 18:28
高校學費問題涉及到每一個大學生及其家庭,過高的學費會使很多學生無力支付,過低的學費又使學校財力不足而無法保證質量,因此如何從我國各高校的基本情況出發(fā),建立一套能對不同類型高校、不同專業(yè)的學費制定標準是至關重要的。本文主要思路是既保證讓每一位大學生都能夠上得起學,又要保證高校的辦學質量。首先,介紹了我國高校收取學費的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以及高等教育收費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闡述了家庭承擔學費的積極意義與高學費帶來的弊端,進而說明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的重要性。其次,結合我國高等教育的現(xiàn)狀,本文搜集農(nóng)村城鎮(zhèn)收入水平數(shù)據(jù)、部分高校政府撥款數(shù)據(jù)、社會籌資數(shù)據(jù)、2005-2007中國統(tǒng)計年鑒以及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人數(shù)等相關數(shù)據(jù),并進行統(tǒng)計處理,作為本文依據(jù)。第三,在建立評價標準時,本文先考慮的條件是讓所有考上大學的人都能進入大學學習。因此,本文對我國國民家庭的基本收入、消費支出等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用MATLAB軟件進行曲線擬合,建立不同層次的居民家庭收入與高校學費承受能力之間的數(shù)學模型,從中求出任一高校學費水平對應的家庭承受能力的比例。若以我國高校目前所收學費的平均水平4900元為衡量標準,可得出農(nóng)村...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導論
1.1 論文研究背景
1.1.1 高等教育規(guī)模擴張迅速
1.1.2 高等教育資源匱乏
1.1.3 高等教育收費制度存在的問題
1.1.4 高校學費收取的必要性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3 論文的邏輯結構
第二章 基本概念與理論
2.1 基本概念
2.2 學費的基本理論
2.2.1 學費本質屬性學說
2.2.2 高等教育準公共品理論
2.2.3 教育成本分擔理論
2.2.4 人力資本投資理論
2.2.5 教育機會均等理論
2.2.6 教育成本核算理論
2.2.7 學費標準學說
2.3 本文的收費標準
2.3.1 我國高等教育收費標準觀點
2.3.2 本文高等教育收費標準
第三章 高校學費的效應分析
3.1 征收學費的積極意義
3.2 征收高學費的負面影響
3.3 學費收取對教育機會均等的影響
3.4 制定學費合理收取標準的重要性
第四章 高等教育學費標準模型
4.1 模型的基本假設和符號說明
4.1.1 模型假設
4.1.2 模型符號說明
4.2 模型的建立與求解
4.2.1 城鎮(zhèn)居民家庭凈收入與對高校學費的承受能力模型
4.2.2 農(nóng)村居民家庭凈收入與高校學費的承受能力模型
4.2.3 學校承受能力模型
第五章 學費標準的制定及建議
5.1 學費收取標準的制定
5.2 對有關部門的建議
5.2.1 以家庭經(jīng)濟承受能力確立高校收費標準
5.2.2 東西部地區(qū)之間高校收費應有所差別
5.2.3 盡快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資助制度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議高等教育成本分擔與補償[J]. 康瓊,方熹. 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03)
[2]試論公平視野下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擔[J]. 李曉莉. 教育導刊. 2007(01)
[3]個人為高等教育付費:理論困惑與現(xiàn)實反思[J]. 韓洪文.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06(03)
[4]我國居民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及學費政策的實證研究[J]. 劉奕,張帆. 中國軟科學. 2004(02)
[5]高校收費與個人承受能力的研究[J]. 張利菊. 煤炭高等教育. 2003(04)
[6]論高校貧困生資助模式改革[J]. 劉彩霞. 高等理科教育. 2002(03)
[7]高校貧困生問題研究[J]. 許秀琴,劉川.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00(04)
[8]論高等教育的學費[J]. 王善邁.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0(06)
[9]國際透視:大學生資助政策的變革與發(fā)展[J]. 張民選. 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0(05)
[10]論教育機會均等的理論結構及基本特征[J]. 許鳳琴. 教育科學. 2000(01)
本文編號:3354009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導論
1.1 論文研究背景
1.1.1 高等教育規(guī)模擴張迅速
1.1.2 高等教育資源匱乏
1.1.3 高等教育收費制度存在的問題
1.1.4 高校學費收取的必要性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3 論文的邏輯結構
第二章 基本概念與理論
2.1 基本概念
2.2 學費的基本理論
2.2.1 學費本質屬性學說
2.2.2 高等教育準公共品理論
2.2.3 教育成本分擔理論
2.2.4 人力資本投資理論
2.2.5 教育機會均等理論
2.2.6 教育成本核算理論
2.2.7 學費標準學說
2.3 本文的收費標準
2.3.1 我國高等教育收費標準觀點
2.3.2 本文高等教育收費標準
第三章 高校學費的效應分析
3.1 征收學費的積極意義
3.2 征收高學費的負面影響
3.3 學費收取對教育機會均等的影響
3.4 制定學費合理收取標準的重要性
第四章 高等教育學費標準模型
4.1 模型的基本假設和符號說明
4.1.1 模型假設
4.1.2 模型符號說明
4.2 模型的建立與求解
4.2.1 城鎮(zhèn)居民家庭凈收入與對高校學費的承受能力模型
4.2.2 農(nóng)村居民家庭凈收入與高校學費的承受能力模型
4.2.3 學校承受能力模型
第五章 學費標準的制定及建議
5.1 學費收取標準的制定
5.2 對有關部門的建議
5.2.1 以家庭經(jīng)濟承受能力確立高校收費標準
5.2.2 東西部地區(qū)之間高校收費應有所差別
5.2.3 盡快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資助制度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議高等教育成本分擔與補償[J]. 康瓊,方熹. 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03)
[2]試論公平視野下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擔[J]. 李曉莉. 教育導刊. 2007(01)
[3]個人為高等教育付費:理論困惑與現(xiàn)實反思[J]. 韓洪文.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06(03)
[4]我國居民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及學費政策的實證研究[J]. 劉奕,張帆. 中國軟科學. 2004(02)
[5]高校收費與個人承受能力的研究[J]. 張利菊. 煤炭高等教育. 2003(04)
[6]論高校貧困生資助模式改革[J]. 劉彩霞. 高等理科教育. 2002(03)
[7]高校貧困生問題研究[J]. 許秀琴,劉川.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00(04)
[8]論高等教育的學費[J]. 王善邁.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0(06)
[9]國際透視:大學生資助政策的變革與發(fā)展[J]. 張民選. 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0(05)
[10]論教育機會均等的理論結構及基本特征[J]. 許鳳琴. 教育科學. 2000(01)
本文編號:33540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3540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