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師范教育論文 >

“雙一流”建設中一流學科建設理工化問題及對策

發(fā)布時間:2021-04-09 05:58
  一流學科建設是"雙一流"建設的重要內容。當前一流學科建設中理工類學科與人文社科類學科在比例上嚴重失衡;此外,還存在以理工化思維與手段建設人文社科類學科的傾向。為實現(xiàn)"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建設目標,一流學科建設應適當增加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文社科類學科的數(shù)量,并根據(jù)不同的學科類別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基于學科屬性的差異,科學設定學科動態(tài)調整和成效評估周期。在"雙一流"建設實踐中一流學科建設應系統(tǒng)思考理工類學科與人文社科類學科的整體布局并根據(jù)學科間的差異選擇不同的行動邏輯。 

【文章來源】:中國高教研究.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雙一流”建設學科中理工類學科與人文社科類學科比例失衡
二、“雙一流”建設中存在以理工化思維與手段建設人文社科類學科的傾向
    1. 盲目強調并推動人文社科類學科的“國際化”發(fā)展,追求英文發(fā)表的數(shù)量,特別是追捧SCI、SSCI期刊論文的發(fā)表,忽視學科屬性的差異及其對學術語言的不同要求和規(guī)范。
    2. 在資源配置上,表現(xiàn)為外延式發(fā)展,注重顯性資源的投入,強調硬件設施的齊全以及基礎設施的完善。
    3. 過分強調團隊建設。
    4. 在一流學科建設的評估標準上,強調以ESI學科劃分作為參照,而ESI學科評價目錄所包括的22個學科(領域)和我國現(xiàn)有的學科專業(yè)目錄并不一致。
    5. 以5年為周期的學科評估不利于人文社科類學科的發(fā)展。
    6. 一流學科建設對國際標準或第三方評價(學科排名)的過分依賴忽視了人文社科類學科對國家、民族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作用,不利于形成“中國特色”。
三、避免一流學科建設理工化的對策與建議
    1. 適量增加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文社科類學科數(shù)量。
    2. 根據(jù)不同學科類別制定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
    3. 基于學科屬性差異,科學設定動態(tài)調整和成效評估周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第三種文化”視野中的新文科[J]. 石云里.  探索與爭鳴. 2020(01)
[2]中國高等教育70年十人談(筆會)[J]. 張應強,鄔大光,眭依凡,盧曉中,別敦榮,龔放,陳洪捷,陳廷柱,王建華,史靜寰.  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9(03)
[3]國內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引入監(jiān)測評估的行事邏輯[J]. 張務農,婁枝,李永鑫.  中國高教研究. 2019(04)
[4]社會科學總論學科域映射評價及其對“雙一流”建設的啟示研究——基于ESI工具視角[J]. 劉苗苗,姜華,劉盛博.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6)
[5]“雙一流”學科建設評估體系初探——基于學術表現(xiàn)的綜合評估指數(shù)構建[J]. 王文軍,洪巖璧,袁翀,馬宇超.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6)
[6]合作與競爭:我國高校“雙一流”建設學科的分布格局[J]. 趙星,蔡前黎,喬利利.  圖書與情報. 2018(04)
[7]“雙一流”建設對我國高校學科建設的影響[J]. 胡建華.  江蘇高教. 2018(07)
[8]“雙一流”建設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江蘇高教》2018年高層論壇綜述[J]. 郭書劍.  江蘇高教. 2018(06)
[9]基于學科文化創(chuàng)新的一流學科建設路徑探論[J]. 吳葉林,崔延強.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17(05)
[10]我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科研團隊建構研究[J]. 宋鴻雁,閆亞林.  重慶高教研究. 2017(04)



本文編號:312705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12705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d8c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