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加強基本國情教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03 15:42
【摘要】:中共中央、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視高校國情教育工作。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要“開展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教育,開展基本國情和形勢政策教育”。面對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fā)展,外來文化、思潮的不斷涌入,當代大學生思想和政治觀念極易受到影響,存在知行不統一等現象。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轉型新時期,加強大學生基本國情教育,有利于大學生全面、科學地認識我國國情的基本特點,深刻領會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正確看待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的相關問題,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不同歷史階段,國情教育表現出鮮明的階段性特征。改革開放以前的探索時期存在以下特點: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運動”式國情教育、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激進”的國情教育、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口號”式國情教育。改革開放后的逐步成熟時期,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的國情再認識時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階段的國情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的國情教育內容日益完善的新階段。 從國情教育的歷史演進來看,成功的國情教育要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要把握時代特征、結合大學生思想和專業(yè)的實際,內容要與時俱進,形式要豐富多彩。目前,國情教育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視,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國情教育形式多樣,但多流于形式化;國情教育內容多,但缺乏系統性;國情教育目標明確,但現實性、實踐性不強。究其原因,主要是國情教育整體保障機制缺乏,國情內容變化快,而國情教育內容更新較慢,社會環(huán)境變化間接影響國情教育目標的實現等。 我國高校要繼續(xù)加強和完善基本國情教育。一是加強國情教育體系整體設計。重點是健全國情教育組織領導,加強國情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國情教育考核評估制度。二是完善高校國情教育內容體系。重點是加強歷史國情教育、現實國情教育等方面的教育。三是創(chuàng)新國情教育途徑。重點是加強國情教育載體建設、加強社會實踐活動和充分運用網絡平臺等。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641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6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元年;中國革命與建設的一條定律──從國情出發(fā),走自己的路[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1994年04期
2 陳萬陽;國情教育是實施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J];郴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2期
3 孫尚斌;試論黨的三代領導人對中國國情的把握[J];工會理論與實踐.中國工運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4 胡鞍鋼;王亞華;;中國國情分析框架:五大資本及動態(tài)變化(1980-2003)[J];管理世界;2005年11期
5 王永智;;大學生形勢與政策的認知特點與教育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年06期
6 何U
本文編號:27798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7798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