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學術職業(yè)制度變遷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G64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覃道明;;深化農民政治區(qū)域研究的一部新作——讀《草根政治:農民自主行為與制度變遷》[J];社團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2 于長永;劉康;何劍;;改革前后三十年農村合作醫(yī)療的制度變遷[J];西北人口;2011年04期
3 姜軍;程貴銘;;制度變遷與鄉(xiāng)村社區(qū)政治發(fā)展——農村政治的一種社會學分析[J];中國農業(yè)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8年04期
4 孫頻捷;;制度變遷環(huán)境下失地農民身份認同的重構模式[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5 張志勇;;馬克思與諾思關于制度變遷路徑選擇的比較分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6 李文晶;劉紅;和西芳;;國外私立高等教育制度對我國的啟示研究——基于新制度經濟學的的視角[J];經營管理者;2011年13期
7 馮向東;;處在“十字路口”的獨立學院[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8 朱仁顯;李凱;盧碧珍;;戊戌變法失敗原因新探:一個路徑依賴的視角[J];天府新論;2011年04期
9 周曉蕾;樊平軍;;中國高等教育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1年06期
10 高建設;;效率視角下的農村土地制度變遷及“十二五”改革建議[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東北財經大學金廣建設管理學院課題組;何佰洲;;我國基礎設施投融資的體制性障礙與制度變遷[A];中國投資學會獲獎科研課題評獎會論文集(2004—2005年度)[C];2005年
2 魏巍;朱衛(wèi)東;吳勇;;基于制度變遷視角的我國企業(yè)內部控制制度發(fā)展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3 李曉玲;王福勝;;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會計制度變遷的社會成本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4 張曙光;;前言[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一部分)[C];2005年
5 趙海怡;;物權法開禁農村宅基地交易再辯[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劉永紅;;關于我國城鎮(zhèn)化制度變遷的若干建議[A];城市規(guī)劃面對面——2005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7 黃少安;;多元制度變遷主體及其角色轉換假說[A];理論·改革·發(fā)展[C];1998年
8 劉濱;康小蘭;池澤新;;我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生成機理分析[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馮紹雷;;制度變遷與國際關系相關性問題的歷史軌跡與功能機制——對中國改革與開放相互關系的一種理論解讀[A];和諧世界 和平發(fā)展與文明多樣性——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世界經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6年
10 李堅飛;歐陽文和;;中小企業(yè)扶持悖論與扶持政策反思[A];人文科技發(fā)展與管理創(chuàng)新——湖南省管理科學學會2009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模式中國 經濟突圍與制度變遷的7個樣板》[N];福建日報;2003年
2 ;從鄉(xiāng)村自治制度變遷看鄉(xiāng)村民主的發(fā)展[N];中國社會報;2005年
3 中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 王文寅;改革開放與制度變遷[N];山西經濟日報;2008年
4 曾毅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制度突變理論:一種解釋制度變遷的新視角[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周其仁;制度變遷與知識方向[N];經濟觀察報;2011年
6 國泰君安 吳堅雄;制度變遷 博弈突破[N];中國證券報;2005年
7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常鵬翱;制度變遷中的財富中國[N];人民法院報;2010年
8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謝百三;中小企業(yè)板與制度變遷之沉痛[N];中國工業(yè)報;2004年
9 史波 李煒;民營企業(yè)的制度變遷與創(chuàng)新[N];經濟參考報;2005年
10 王宸;多元化必須符合制度變遷的需要[N];機電商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應密;中國大學學術職業(yè)制度變遷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2 李寧;中國農村醫(yī)療衛(wèi)生保障制度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3 凌智勇;我國中小企業(yè)間接融資制度變遷與績效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4 趙銀亮;東南亞區(qū)域制度變遷與對外政策相關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楊俊凱;中國農村信用合作社制度改革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年
6 孫浩;制度與中國經濟增長[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7 吳玲;新中國農地產權制度變遷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5年
8 龔曉菊;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發(fā)展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9 岳林繼;我國商業(yè)銀行從事證券業(yè)務的模式與效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10 林榮日;制度變遷中的權力博弈[D];復旦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永舉;金融監(jiān)管制度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D];河南大學;2005年
2 劉亞敏;從土地所有權變遷看中國農村基層政權建設[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3 谷秀青;近代農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分析(1928-1940年)[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4 蔣云翔;糧食安全視角下的“糧改”[D];清華大學;2005年
5 柳臻;我國土地出讓金制度的歷史變遷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6 沈建;行政服務中心:一個新制度經濟學的視角[D];蘇州大學;2008年
7 武一;中國農村微觀經濟組織制度變遷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禹宗顏;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村信用社制度變遷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9 曾小薈;論我國制度變遷中的金融深化[D];西北大學;2001年
10 卓越;國有企業(yè)融資制度變遷與制度變遷方式的轉換[D];湘潭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7700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770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