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蜜月”—中國青少年國際游學團中的中美跨文化交往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27 07:08
本文關鍵詞:“美國蜜月”—中國青少年國際游學團中的中美跨文化交往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年來國內掀起了一股海外游學熱,比如通過國內的知名民辦教育機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每年就有上萬名學生報名參加各個國家的短期游學項目,其中美國是最熱門的目的國。對于中長期的跨國留學研究,中國和國外的學者都產出了豐碩的成果,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對短期游學研究,國外學者開始較早,但更多的是針對發(fā)達國家去往發(fā)展中國家的研究。有關中國的短期游學研究中,絕大多數是美國學生到中國的情況,幾乎沒有任何針對中國去往美國的游學研究。國內現有的該領域研究非常有限,并且現有的研究從性質上來說是商業(yè)研究,有關短期國際游學的學術研究并不多見。鑒于此,本文以新東方組織的一次暑期中學生美國游學團為例,在跨文化交往的背景下從文化沖擊、文化適應、文化學習的三個視角對學生的首次中美跨文化之旅進行研究。 通過對學生的游學觀察和與學生的接觸交流中,分析學生的社交網絡信息,以及回國后對其就美國之行做的訪談,筆者認為國外多數學者之前的跨文化研究聚焦在文化沖擊方面,存在過于強調中美之間文化鴻溝的傾向。在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很多中國學生在出國前,便從各種渠道對美國有了較深的了解,因此盡管第一次體驗美國生活跟預期有一定的差異,但并不完全陌生。并且,由于游學團的學生多來自比較富裕的家庭,他們中間許多人有比較豐富的出國旅游經歷,這些背景和經歷使學生有更開放的心態(tài)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并做出調試,為他們更好地適應美國的生活做了準備。與此同時,游學項目本身的項目設置,比如每個團配有兩名領隊負責學生的照顧管理,寄宿家庭和校方也有各自明確的責任,這些因素都減少了在美期間的不確定因素,有利于減弱文化沖擊的影響,促進學生跨文化適應。從文化沖擊理論的階段分布來講,短期游學的新東方學生還處在跨文化經歷的“蜜月期”,所以論文將結論概括為“美國蜜月”。此外,筆者認為,在短期美國游學中,除了文化沖擊的表現,學生也表現出了較強的文化適應能力。短期游學中,盡管時間短暫,學生不能完全融入當地文化,但是通過與寄宿家庭和學校老師的接觸,學生仍然加深了對美國社會和美國人的了解,獲得新的認知。 本文的主要貢獻在于拓寬了中美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的領域,并且搜集到的許多系統(tǒng)和翔實的原始材料,可以為該領域今后的學術研究提供有用信息和觀點。
【關鍵詞】:短期國際游學 文化沖擊 跨文化適應 文化學習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04;G648.9
【目錄】:
- Acknowledgments4-5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27
- 1.1 Literature Review13-21
- 1.2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s21-27
- 1.2.1 Definition of Terms21-23
- 1.2.2 Theoretical Framework23-24
- 1.2.3 Research Methods24-27
- Chapter Two Overview of Students' Experiences on the Tour27-40
- 2.1 Introduction of the Program27-29
- 2.2 Memorable Home stay29-35
- 2.3 open and Untrammeled Classroom Interaction35-37
- 2.4 Pleasant Sight-seeing37-40
- Chapter Three The Presence of Culture Shock and Students' Coping Strategy40-58
- 3.1 Analysis of Contextual Differences41-49
- 3.1.1 Life-changing Events41-48
- 3.1.2 Absence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s48-49
- 3.2 Analysis of Behavioral Differences49-50
- 3.3 Analysis of Cognitive Differences50-53
- 3.4 Analysis of Coping Strategies53-58
- Chapter Four Students' Strong Cross-cultural Adaptability58-74
- 4.1 Honeymoon Stage of Sino-U.S. Encounters59-61
- 4.2 The Function of the Program as A Buffer61-65
- 4.3 The Function of Prior Knowledge and Prior Encounter65-69
- 4.4 The Funetion of Prior Travel Experiences69-71
- 4.5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71-74
- Chapter Five Culture Learning in The Journey74-80
- 5.1 Learning about American School Education74-75
- 5.2 New Knowledge about American Family Relationship75-76
- 5.3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Ametican Values76-77
- 5.4 Significance of Interaction in Cross-Cultural Encounters77-80
- Chapter Six Conclusion80-85
- 6.1 Presence of Culture Shock and Students' Adaptability80-81
- 6.2 Significance of Short-Term Study Tour81-83
- 6.3 Limitation of this Research and Suggestions on Future Study83-85
- Works Cited85-91
- Appendix A Interview Questions91-92
- Appendix B 訪談內容整理92-9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賀平,唐潔;中國留學生在英國經歷的文化沖擊現象分析[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本文關鍵詞:“美國蜜月”—中國青少年國際游學團中的中美跨文化交往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00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7003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