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理性的行動者——高等教育目的再思考
[Abstract]:The purpose of unified higher education can not only integrate all kinds of conflicts in higher education, but also be very important to discuss the legitimac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there are two contradictory views of purpose for a long time: internal purpose and external purpose. The former holds that knowledge itself is what people want to acquir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external function, and emphasizes academic and academic. The latter holds that people pursue knowledge for other further purposes, emphasizing the interests of students or society. The essence of higher education is to train professional social actors, and it is the true mea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to give reason to actors. According to the rational maturity of actors, we can divide the purpose of higher education into three levels: economic rationality, moral rationality and speculative rationality. Transforming the purpose of higher education into the ultimate goal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can form a lis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goals: expression ability, employment skills, moral reasoning ability, civic consciousnes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rational temperament.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面向創(chuàng)新驅(qū)動發(fā)展戰(zhàn)略的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研究”(71373274)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640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亞軍;;知行之辨:實用主義內(nèi)部理性主義與實踐主義的分歧與互補[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必華;建立教育目的導引機制初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2 王回瀾;;發(fā)展青島高等教育的對策[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3 高建華;;服務行政視域下服務型高校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4 曾中秋;高等教育功能實現(xiàn)芻議[J];安康師專學報;2004年04期
5 張佳亮;;大學文化中的價值沖突[J];鞍山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6 謝朝清;;地方高校人才培養(yǎng)理念與實踐的思考[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7 閆春梅;;教育關(guān)注兒童可能生活[J];保定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8 唐華生;大學文化建設與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9 孟祥林;;權(quán)力沖突下的學術(shù)強化假象與管理隱患分析[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10 秦霞玲;;高校管理活動過程的倫理分析[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8年0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周瑞;;由教育目的引發(fā)的思考[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蔡芳;羅祖兵;;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目的——杜威“教育無目的”論的現(xiàn)實思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學;容中逵;;論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與懷特海的比較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賈云鵬;劉青秀;;論我國的教育市場分割[A];2005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胥輝;姚孟春;;從大學的組織特征看學術(shù)權(quán)力張揚的現(xiàn)實價值[A];科學發(fā)展與農(nóng)村教育——云南省農(nóng)業(yè)教育研究會2009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紅峰;大學組織變革中的博弈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顧遠飛;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運行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朱德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4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diào)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5 陳權(quán);當代中國公立高校內(nèi)部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及運行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陶學文;我國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及其創(chuàng)新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張征;新自由主義背景下大學制度變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王燕華;大學科研合作制度及其效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朱家德;權(quán)力的規(guī)制:大學章程的歷史流變與當代形態(tài)[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宋燕;大學教學學術(shù)及其制度保障[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珍資;基于生態(tài)學的大學生自主管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謝維杰;我國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化路徑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陳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存在經(jīng)驗的缺位與對策[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黃輝;高職院校學生自主管理模式探析[D];蘇州大學;2010年
5 邵煥舉;“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6 劉穎;廣州大學城突發(fā)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7 林異繁;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現(xiàn)狀及應對措施[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鄒海;高校職員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翁朝葵;高校教師崗位管理改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陳興真;我國高校師資管理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亞軍;;意向、理由與行動——兼論實用主義的相關(guān)主張[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磊;藝術(shù)目的淺論[J];寶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2期
2 ;聲音[J];教育;2013年25期
3 趙明;黃濤;;論法的目的——以康德目的論哲學為視角[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4 張東嬌;論教育與溝通的傳統(tǒng)聯(lián)系[J];教育科學;2003年01期
5 鄭杰;;教師要與學生共同學習[J];江西教育;2005年24期
6 馮東飛;韓琳;;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改革我之見[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7 宋芳;王玉;;教育的目的——止于至善[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0年11期
8 楊曦;;兒童幸福:從觀念到行動[J];教育探索;2011年02期
9 唐凱麟;重讀馬克思——關(guān)于人的本質(zhì)和人的需要的再認識[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0年02期
10 楊陽;;在東西方縱橫視閾中析疑憲政概念[J];社會科學家;2008年03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要與學生共同學習[N];中國教師報;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艷;目的論的發(fā)展與馬克思主義關(guān)于目的的學說[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5178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517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