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教學發(fā)展中心建設的理論思考與策略設計
[Abstract]:......
【作者單位】: 麗水學院教務處;
【分類號】:G64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鸝;何萍;;學習共同體與大學教師發(fā)展[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張坤影;;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創(chuàng)新機制研究——創(chuàng)建學習共同體,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年12期
3 漆艷春;;略論高校青年教師的合作學習[J];職業(yè)圈;2007年20期
4 魏學文;;論構建高!皩W習共同體”[J];中國成人教育;2007年24期
5 莫佰琳;楊曉宏;歐陽汝梅;;精品課程建設帶來的啟示[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8年10期
6 黃英;;構建研究生學習共同體的途徑思考[J];河南教育(中旬);2010年06期
7 鄒娜;;基于網(wǎng)絡的高校教師學習共同體構建及其意義思考[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年04期
8 龍朝;;促進學生參與的路徑研究[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9 李慧迎;;基于學習共同體的《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設計初探[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7年02期
10 王紅艷;何泰伯;;學習共同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李慧迎;;基于學習共同體的《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設計初探[A];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2 趙金梅;;促進幼師學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四條途徑[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3 劉虎;;高校教學過度依賴多媒體的弊端及對策[A];第二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姜澎;學生可遠程觀摩中小學公開課[N];文匯報;2008年
2 李鐘梅;培養(yǎng)學生對學問的高遠志向[N];中國教育報;2005年
3 約翰·丹尼爾;21世紀的開放大學[N];文匯報;2004年
4 徐敏;教師培養(yǎng)有了“新式武器”[N];解放日報;2008年
5 記者 汪偉邋實習生 胥季;亞洲開放大學協(xié)會第22屆年會開幕[N];天津日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李秀東;拓寬就業(yè)渠道搞好就業(yè)服務[N];巴中日報;2009年
7 小莉 臧靜;印度軟件教育培訓進入常州[N];常州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俞悅;中國大學如何才能孕育自己的“谷歌”[N];中國計算機報;2009年
9 夏星;市教科院與西南大學共建碩博工作站[N];重慶日報;2009年
10 記者 吳苡婷;為“準園丁”提供數(shù)字學習平臺[N];上?萍紙;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一春;高校教師ET能力發(fā)展模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2 彭湃;大學之治:道德領導的思維向度[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3 宋燕;大學教學學術及其制度保障[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任艷紅;高校教學評價制度的反思與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海月;高校組織氣氛與研究生學習共同體的影響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賈蓓蓓;走向學習共同體—大學新教學觀探討[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3 林劍劍;基于網(wǎng)絡的研究生學習共同體的研究與設計[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4 王燕;支持高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網(wǎng)絡教育資源庫的建設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5 余莉;網(wǎng)絡學習共同體支持下的師范生教學技能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陸思思;“學習共同體”視域下的高校思想理論課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綦珊珊;論大學教師的教學學術[D];湖南大學;2005年
8 宋燕;大學教學學術性探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9 王丹鳳;教學學術視角下的大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尹航;大學教師教學學術現(xiàn)狀及其提升對策[D];湖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906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490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