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治學的文化困境與出路
[Abstract]:Academic research by professor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form of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 of universities. It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professors' participation in academic management and university affairs management. It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democratization and scientization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decisions, but als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ie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influential factors, including political factors and economic factors, among which cultural barri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erefore, we need to form the concept culture of learning by professors, the system culture of learning by professors, and the culture of behavior of learning by professors.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個別化、個性化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11YJA880123)
【分類號】:G647.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慧平;;大學組織變革趨同的社會學思考[J];高教探索;2007年02期
2 李斌琴;;尋求合法性:我國大學趨同化機制解析——從重點大學政策說起[J];高教探索;2012年01期
3 燕爽;;論教授治學:責任 途徑 保障[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8期
4 王壽春;民主治校·學術民主·教授治學[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2005年Z1期
5 顧人峰;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核心——教授治學與校長治校[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3期
6 周進;;由沖突到協(xié)調:學術自治與科層制[J];江蘇高教;2010年01期
7 張斌;;教授治學的意義及實現(xiàn)途徑[J];教育評論;2009年01期
8 孫曉華;;教授治學的歷史源流及實現(xiàn)途徑[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0年12期
9 羅婷婷;;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需要彰顯學術權力[J];煤炭高等教育;2010年05期
10 樓世洲;;辦學自主權: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基礎[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1年1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勇;論大學制度文化建設[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2 姚艷杰;姚靜;;普通高校非學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3 柯佑祥;關于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哲學思考[J];華東冶金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4 王回瀾;;發(fā)展青島高等教育的對策[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5 田海洋;於榮;;論地方高校的大學精神[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6 毛國紅;;工科大學生自主學習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7 于永華;;論教法、學法和管法改革[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8 高建華;;服務行政視域下服務型高校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9 曾中秋;高等教育功能實現(xiàn)芻議[J];安康師專學報;2004年04期
10 席成孝;;從大學理念的歷史發(fā)展看當代國際高等教育的新變化[J];安康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湛中樂;徐靖;;通過章程的現(xiàn)代大學治理[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2 秦前紅;嚴晗;;中外學術自由權的憲法保障比較[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3 趙德平;陳仲堂;繆淑賢;;淺談大學特色發(fā)展的幾點想法[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4 張騰;;西歐中世紀大學教師的角色及啟示[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吳國娟;;試析蔡元培大學管理理念及其形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白嫻棠;;蔡元培“教授治校”何以可能之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周險峰;;“士人”品格與中國高校教師群體的精神建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6)——中國教師教育史、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劉貴華;;對大學學術合理性的追問——從“知識本位”、“關系本位”到“生態(tài)本位”的確證[A];學術交流與學術生態(tài)建設——中國科協(xié)第二屆學術交流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雷小生;;用改革發(fā)展的眼光審視高校育人理念的嬗變[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10 曹邦勤;;終身教育視野下教育公平問題研究——以高考棄考現(xiàn)象為例[A];第三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紅宇;中國行業(yè)特色研究型大學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張紅峰;大學組織變革中的博弈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衛(wèi)東;大學內部重點建設[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顧遠飛;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運行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劉葉;建立創(chuàng)業(yè)型大學:管理上轉型的路徑[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付曄;中國高校專利產出機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7 劉娜;哲學語用學視域中的教育實踐[D];南開大學;2010年
8 朱德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9 陳登福;中國基礎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10 溫雪梅;教育國際化與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服務發(fā)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珍資;基于生態(tài)學的大學生自主管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謝維杰;我國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化路徑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張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衡論[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4 陳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存在經驗的缺位與對策[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5 周由明;建立中國大學校長問責制之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6 劉玉桂;轉型期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責任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7 劉佳;論我國高校資助體系中大學生權利的法律保障[D];湘潭大學;2009年
8 張強;地方綜合性高校教育經費籌措的困境與對策[D];湘潭大學;2009年
9 劉震;我國農村地區(qū)實現(xiàn)教育公平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10 曾強;破解高校管理“行政化”問題的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眭依凡;教授“治!:大學校長民主管理學校的理念與意義[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2 趙炬明;;精英主義與單位制度——對中國大學組織與管理的案例研究[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年01期
3 袁耀梅;;參與式管理:“教授治校”與“教授治學”的一個“調節(jié)器”[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8年04期
4 張君輝;;論教授委員會制度的本質——“教授治學”[J];東北師大學報;2006年05期
5 楊叔子;論教授治學——兼議《華中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工作條例(試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6 科林·盧卡斯,蔣凱;21世紀的大學[J];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7 徐月紅;;關于我國建立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一點思考[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6年02期
8 周作宇;美國終身教授制的變遷與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9 劉獻君;;高校教師聘任制中的若干關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10 王正青;徐輝;;論學術資本主義的生成邏輯與價值沖突[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劉建剛;[N];中國改革報;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戴林艷;;大學校園文化的內涵及文化價值[J];教育教學論壇;2010年18期
2 桂世權;論學校精神的價值與培育[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3 丁凱;劉志成;;論大學生情感教育的內涵及價值[J];科教文匯(下半月);2006年02期
4 劉天娥;;大學通識教育的內涵、意義與出路[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5 金星彤;;淺議就業(yè)能力的內涵、價值及因素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6 鄒海貴,常立農;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的內涵、特征及價值探析[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7 李萬發(fā);張敬軍;;新時期大學生法制觀念教育的內涵與價值[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8 向彥;;淺談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9 鄧漢平;;大學生健康休閑教育及實踐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3期
10 唐煒;;新建本科院校培育辦學特色的認識與實踐[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崔全會;張富良;姚申建;;高校校園文化芻議[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任露泉;;高校科技創(chuàng)新的認識與實踐[A];農業(yè)機械化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農業(yè)機械學會成立40周年慶典暨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陳];劉美玲;;電子信息類研究生綜合素質的測評[A];電子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楊永才;陳家璧;;成立教授委員會,建立二級學院管理新模式[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及協(xié)作委員會2010年全體會議論文集[C];2010年
5 楊永才;陳家璧;;成立教授委員會,建立二級學院管理新模式[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6 李慧;;淺談碩士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困境與出路[A];首屆農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7 肖永梅;;大學生虛擬社會實踐的內涵解讀及整體構建[A];2008年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8 張筱茜;;我國高等學校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博弈與協(xié)調[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9 姚孟春;胥輝;;構建現(xiàn)代大學制度必須破解“三個難題”[A];農業(yè)職業(yè)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云南省農業(yè)教育研究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10 馮翠玲;;美國高校管理探析及其啟示[A];2009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東北師范大學校長 史寧中;教授治學:大學科學發(fā)展的基本理念[N];中國教育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劉建剛;高!肮俦疚弧备母餅椤敖淌谥螌W”鋪路[N];中國改革報;2010年
3 記者 劉昊;北工大將設教授會實施教授治學[N];北京日報;2011年
4 陸靜斐 姜澎;“教授治學”漸成氣候[N];文匯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曾毅;教授治學的力量[N];光明日報;2003年
6 記者 祝福;內蒙古科技大學實施“教授治學”等系列改革[N];內蒙古日報(漢);2008年
7 王競;去行政化之后誰來承接[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8 張紅霞 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文化困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9 中山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 陳望南;教授治學,校長治校(下)[N];南方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鮑道蘇;教授治學——讓教授走上前臺[N];中國教育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荀振芳;大學教學評價的價值反思[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2 張意忠;論教授治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宋志強;殘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4 謝俊;大學的學術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學;2010年
5 韓浩;我國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建設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6 任增元;制度理論視野中的大學行政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7 郭平;我國公辦大學內部治理結構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陽;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延邊大學;2005年
2 陳雁;孔子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對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價值[D];蘇州大學;2006年
3 魏亞;論中國戲曲藝術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年
4 陳芳;老子德育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審視[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5 劉光平;我國研究型大學引領社會的內涵與策略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6 李茜妹;大學課程綜合化研究[D];山西大學;2006年
7 陸連軍;建設高教強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8 練慶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9 崔勤勤;試論我國高校德育目標的建構[D];蘇州大學;2008年
10 文靜;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優(yōu)化研究[D];長安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3487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348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