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女生婚戀觀的道德嬗變與價值引導
[Abstract]:The morality of positive marriage is an organic part of the social ethics system,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marriage by the individual. It is recognized by the majority of the social groups in the process of love, and must be followed by the social moral standard, which is embodied in the respect, loyalty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people. Sincere and positive feeling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mplication of living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moral outlook of marriage and love of college girls has changed accordingly. If some values are not guided, it will inevitably cause serious consequences.
【作者單位】: 石家莊鐵道大學;
【分類號】:G64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安云鳳;中國傳統(tǒng)婚姻與性道德論析[J];道德與文明;2005年03期
2 鄒順康;;論道德評價中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J];倫理學研究;2006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左德起;劉海泉;;通奸入罪論[J];法制與社會;2010年11期
2 鹿琳;;嬗變的“蝴蝶” 凄婉的人生[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7期
3 鄧欣媚;林佳;;廣州、香港兩地大學生性觀念調(diào)查——性態(tài)度、性知識、行為發(fā)生可能性及雙重標準[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02期
4 陳梅芬;;現(xiàn)代圖書館員勝任力要素構(gòu)成探討[J];農(nóng)業(yè)網(wǎng)絡(luò)信息;2011年06期
5 梁紅秀;毛睿;;西方科技倫理思想述評[J];理論界;2012年03期
6 劉靜;;當代中國婚姻與家庭問題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青年文學家;2012年07期
7 包英杰;;試論道德評價的標準和根據(jù)[J];雞西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8 丁永媛;;關(guān)于道德評價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2008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濤;婚姻承諾的心理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3 湯致琴;當代中國家庭道德教育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小苗;《歡喜冤家》中的性倫理思想探微[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路晨菲;當代中國高校愛情教育內(nèi)容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09年
3 劉松;康德道德哲學視野中的道德評價考察[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4 陳文巖;“80后”在校大學生婚戀觀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偉;中國性道德史(1949-2009)[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郭獻明;男權(quán)主義的哲學批判[D];河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巧麗;當前社會貞操觀的思考[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8 房春麗;建國初期廣州宣傳貫徹婚姻法運動(1950-1953年)[D];暨南大學;2007年
9 丁國強;論法官的人文品格[D];山東大學;2007年
10 馮娟娟;論道德責任[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國;;大學女生占領(lǐng)高等學府 “陰盛陽衰”現(xiàn)象引發(fā)思考[J];中國美術(shù)館;2010年12期
2 小角;;讓校園仰望的財富女生們[J];東西南北(大學生);2007年08期
3 李楊;;以就業(yè)為導向的大學女生宿舍管理探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8期
4 牛曉斐;;大學女生心理素質(zhì)分析與培養(yǎng)對策[J];企業(yè)家天地;2007年07期
5 王曉倩;大學女生——誰說我不在乎[J];課堂內(nèi)外(高中版);2002年09期
6 ;視線[J];教育;2007年32期
7 ;宿舍DV劇廣招寫畫手[J];東西南北(大學生);2005年08期
8 子陽;;在貧瘠的土壤中播種知識的芽——大學女生李玉婷的支教生涯[J];中國西部;2011年Z1期
9 ;大學女生雇“同學保姆”被孤立[J];第二課堂(高中版);2009年02期
10 張燕;;對女大學生性別自我歧視的思考[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張迪帆;許燕;孫嘉卿;;大學女生人際流言傳播研究[A];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2009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項麗娜;姚梅林;;大學女生關(guān)于研究生教育的價值判斷對其學業(yè)深造意愿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陳志強;;浙江省大學女生體質(zhì)綜合評價[A];體質(zhì)研究與健康促進論文集[C];2006年
4 馮琴;;淺談孔子道德觀對當代大學生教育管理的啟示[A];孔學研究(第十五輯)——云南孔子學術(shù)研究會第十五次暨海峽兩岸第八次孔子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秦紅嶺;;試析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路徑[A];“傳承人文奧運精神,推進精神文明建設(shè)科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6 李玉云;王秋庭;;試論研究生非學術(shù)素質(zhì)的培養(yǎng)[A];制冷空調(diào)學科發(fā)展與教學研究——第六屆全國高等院校制冷空調(diào)學科發(fā)展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丁娟;;論科學發(fā)展觀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jié)合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A];第四屆第三次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臨床教育會議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美國大學女生多男生少[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2 本報記者 胡靜;大學生網(wǎng)購成“宅人”[N];消費日報;2009年
3 本報實習記者 馮靜;專家解析女大學生宿舍政治[N];北京科技報;2005年
4 石愛忠;如此女子特色教育[N];中國婦女報;2005年
5 張卓;現(xiàn)在的女大學生怎么看待幸福[N];新華日報;2004年
6 記者 盧文潔;女大學生壓力普遍大于男生[N];廣州日報;2006年
7 宋智邋朱振國;女大學生更青睞穩(wěn)定性職業(yè)[N];中國婦女報;2008年
8 宋智邋本報記者 朱振國;女大學生怎樣應對就業(yè)[N];光明日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吳小雁;女大學生“畢業(yè)征婚”的背后[N];中國改革報;2007年
10 宋智 朱振國;女大學生選擇穩(wěn)定職業(yè)呼聲漸高[N];中國改革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吳微;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思想變化軌跡與規(guī)律的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1年
2 喬元正;自由與秩序之間[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3 鄧福慶;和諧文化建設(shè)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思遠;先秦儒家倫理道德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2 朱曉弘;浙東沿海地方性高校學生消費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3 魯志美;中華傳統(tǒng)美德傳承與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探析[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5年
4 李芬;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價值引導[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吳小林;論當代大學生道德價值觀教育[D];中南大學;2007年
6 賴萍;大學生道德觀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7 王婷婷;武漢地區(qū)女大學生戀愛道德觀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8 仵文全;當代研究生學術(shù)道德觀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9 孫喜香;大學生主體性道德人格教育[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10 張樂;當前我國高校女生婚戀道德探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2800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280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