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華留學生機能實驗學的英語教學探索
[Abstract]:Functional experiment is an independent, experimental discipline that integrates physi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onfirmatory experiment,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more closely,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interdisciplinary thinking mod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instruments. It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medical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the basic animal experiment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experiment method, and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he functional experiment in our school has been applied to teaching for many years, and a systematic teaching method has been established, which organically combines the functions of normal functional activities, abnormal function models, and representative drug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the students design and implement the design independently,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and set up th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supported by the network technology. The system has received obvious teaching effect and has rich teaching experience. Our school has nearly 2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English teaching for foreign studen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xperiment to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foreign students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With the strong support of the school, we have formed a new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adapted to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students, compiled English experimental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formed the curriculum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students' teaching. We have a strong teaching team of foreign students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a wealth of foreign students' teaching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We have adopted a variety of teaching forms, fully applied computer technology to func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approach. Efficient functional experimentation.
【作者單位】: 天津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分類號】:G648.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邵興國;王宏順;;加強和改進我院實驗室工作的幾點設想[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1995年04期
2 車立新;高師普通物理實驗教學體系的重構[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5年09期
3 藍明菊;王艷云;;改革實驗教學模式 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4 周文富;;地方高校實驗教學模式改革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年07期
5 王至秋;;農(nóng)業(yè)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0年09期
6 王自力,姚震球,蔣志勇;淺論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yè)的實驗教學體系改革[J];華東船舶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7 劉曉舒,黃婉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需要新的實驗教學體系[J];南昌航空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8 魏志淵,孫健,毛一平;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對提高實驗教學質(zhì)量的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年09期
9 閻守華;;實驗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J];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10 粱亦龍;戴傳云;魏進民;;關于生物信息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J];實驗室科學;200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艷紅;羅自強;文志斌;向陽;何曉凡;漢建忠;秦曉群;;開設呼吸運動綜合實驗,提高機能實驗學教學水平[A];中國生理學會第十屆全國生理學教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2 王志芳;周錦燕;;創(chuàng)新型實驗教學體系的實踐[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王蓓;劉永紅;楊雪梅;;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與實踐[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4 葉樹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地位與作用[A];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實驗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5 蘇連江;張秀華;;化學教育專業(yè)實驗教學體系優(yōu)化設計研究與實踐——黑龍江省教改工程項目研究報告[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上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趙志強;;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開發(fā)建設的探討[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馬小軍;張麗娟;;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實驗教學體系建設的探索和實踐[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馬小軍;張麗娟;;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實驗教學體系建設的探索和實踐[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zhì)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9 陸輝;陳軍;牟華坤;;創(chuàng)建新型實驗平臺,加強實驗教學體系建設[A];電子高等教育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印媛君;鄭東升;楊午鳴;杜月光;儲利勝;饒芳;柯慶;;綜合機能實驗室的創(chuàng)建和優(yōu)化的探索[A];2008年浙江省醫(yī)學教育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磊 郭榮健;高等學校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創(chuàng)新[N];中國教育報;2009年
2 寧薇;武漢(地大)礦產(chǎn)勘查實驗室入選國家級教學示范中心[N];地質(zhì)勘查導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鄭榮來;廈大:不求最大 但求最好[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4 通訊員 吳建秀 記者 張寶敏;天大 構建實驗教學新體系[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方躍平;中國礦大積極推進辦學機制轉(zhuǎn)換[N];中國教育報;2002年
6 本報記者 田養(yǎng)梧;如何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N];陜西日報;2001年
7 本報記者 趙笛;我市高校獲10項高教國家級教學成果獎[N];青島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阮湘華 徐蘭山;質(zhì)"高氣揚[N];科技日報;2003年
9 李立祥;留學生管理工作策略 完善制度 以情為本[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10 陳夢生;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教育部聯(lián)合下發(fā)通知[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王忠印;高師院校實驗教學體系建設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樓悅超;綜合院校藝術實驗課程建設與管理的若干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3 范麗麗;美國大學教學助理(TA)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喻明明;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的若干問題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5 楊姍姍;陜西省高校留學生教育發(fā)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徐卓;來華留學生實施趨同教學管理模式之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7 李巧萍;新疆中亞留學生教育中美術教育價值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2年
8 孫宛秋;我國高校留學生管理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9 武荔涵;重點農(nóng)業(yè)大學科教融合現(xiàn)狀與對策分析[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2409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24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