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師范教育論文 >

從“普及中的失衡”到“均衡中的普及”——加拿大促進高等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政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5-02 06:31

  本文選題:高等教育政策 + 加拿大高等教育。 參考:《復(fù)旦教育論壇》2013年01期


【摘要】:加拿大的高等教育已經(jīng)步入普及化發(fā)展階段,然而在這高度發(fā)達的表象背后卻是高等教育在國家內(nèi)部不同群體之間發(fā)展不均衡的現(xiàn)實,其中城鄉(xiāng)差別和民族差別最為突出。造成加拿大高等教育發(fā)展不均衡的原因主要有地理環(huán)境、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高中教育經(jīng)歷等幾個方面。為了促進高等教育均衡發(fā)展,加拿大各級政府近十年來采取了全方位、立體化的"積極差別待遇"政策,具有經(jīng)濟和政治兩方面的戰(zhàn)略意義。政策的實施取得了積極的效果,但仍需后續(xù)政策的支持。加拿大促進高等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實踐對我國具有借鑒價值。
[Abstract]:Canada's higher education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but behind this highly developed appearance is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mong different groups within the country, among whic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ethnic groups is the most prominent.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imbalance of Canadia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r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family and social environment, high school education experience and so 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Canadian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have adopted a comprehensive and three-dimensional "positive differential treatment" policy in the past ten years, which has both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has achieved positive results, but it still needs the support of the follow-up policy. The practice of promot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anada has reference value to our country.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1年度國家重點課題“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研究”(AFA110008)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51批資助項目“加拿大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研究”(2012M511443)
【分類號】:G649.71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菲利普·阿爾特巴赫;利茲·里斯伯格;勞拉·榮伯里;馬莉;;追蹤全球高等教育革命[J];江西社會科學;2011年06期

2 劉婧娟;;加拿大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研究——以維多利亞大學與麥吉爾大學為例[J];教育與考試;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李欣;;加拿大土著民族的高等教育:政策解讀及其戰(zhàn)略意義[J];教育與考試;2012年03期

2 鄭菊芳;;淺析我國高校管理行政化的表現(xiàn)[J];新西部(理論版);2012年04期

3 王文杰;;“專家治!迸c高校行政管理者的職業(yè)化與專業(yè)化[J];高校教育管理;2013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俊森;日本廣島大學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1992年02期

2 農(nóng)衛(wèi)東;高等教育政策評估:意義、困難和對策[J];改革與戰(zhàn)略;2003年08期

3 周立平;美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克里的高等教育政策[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4 ;視線[J];教育;2006年10期

5 薛書冰;;從民國的高等教育政策看國家與大學的關(guān)系[J];文教資料;2007年29期

6 李丹;蔣小豐;;近十年蘇格蘭高等教育政策動態(tài)及其啟示[J];企業(yè)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8年01期

7 熊耕;;影響美國高等教育的第三種力量[J];外國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8 徐珠君;;教育公平:高等教育政策的倫理選擇[J];華商;2008年18期

9 程介明;;跨國課程[J];上海教育;2008年23期

10 陳萬明;;我國高等教育供需關(guān)系及發(fā)展政策的重新審視[J];中國高教研究;2009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金子元久;劉文君;;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政治經(jīng)濟學——日中比較[A];2006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孫孝文;張安富;但練;陳志偉;;影響大學教育質(zhì)量的政策因子分析[A];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3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簡介[A];第六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王烽;;高中階段何以成為獲得普通高等教育入學機會的瓶頸[A];2005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張曉鵬;;科學的教育決策離不開教育經(jīng)濟學分析——《高等教育的經(jīng)濟分析與政策》簡介[A];2006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顧凱平;;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迷茫期中堅持民辦教育的科學發(fā)展觀[A];科學發(fā)展觀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四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韓清瑞;姚加惠;;建國初私立高校轉(zhuǎn)為公立高校的必然性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高松元;;美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法治化:路徑、原則與經(jīng)驗[A];第二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劉海燕;;從教育公平的視角探析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孫剛成;喬剛;;西部農(nóng)村“頂崗置換”教育實習探究[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大學 蔣凱邋馬萬華 陳學飛;大學發(fā)展:適應(yīng)還是引領(lǐng)社會變革[N];中國教育報;2007年

2 蔣建華;拓展比較高教研究[N];中國教育報;2002年

3 朱振岳;浙江師大提升農(nóng)村!败泴嵙Α盵N];中國教育報;2007年

4 熊丙奇;學費與質(zhì)量“倒掛”不利于教育均衡發(fā)展[N];東方早報;2007年

5 本報駐布魯塞爾記者  李力;歐盟醞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N];光明日報;2006年

6 黑河學院院長 孫先民;促進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N];黑龍江日報;2008年

7 重慶師范大學 張明志;師范生免費體現(xiàn)教育公共特性[N];光明日報;2008年

8 記者 計琳 沈祖蕓;上海495名大學生農(nóng)村任教[N];中國教育報;2005年

9 記者 趙明;高教毛入學率已超11%[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0年

10 記者  任麗梅;農(nóng)村碩士師資培養(yǎng)計劃明年正式啟動[N];中國改革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穆曉莉;加拿大高等教育政策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樊華強;高等教育視野中的人權(quán)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覃玉榮;東盟一體化進程中認同建構(gòu)與高等教育政策演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鄭中華;基于制度視角的高等教育政策評估[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9年

5 梁淑紅;利益的博弈:英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政策的制定過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6 尹毓婷;歐洲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7 盧曉中;當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對中國的影響[D];廈門大學;2001年

8 陳昕;高等教育變革視角下的大學治理[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9 趙軍;民辦高等教育制度變遷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10 宋鴻雁;印度私立高等教育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歡歡;約翰遜政府時期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2 江艷;高等教育政策的經(jīng)濟效應(yīng)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3 王t;當代國際主流高等教育思想若干趨勢與我國高等教育政策之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4 李瑞芳;中美民辦(私立)高等教育政策之比較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5 徐紅;克林頓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梁曉麗;教育政策在院校層次的實施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楊燦;中國高等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分析[D];廈門大學;2006年

8 陳珊珊;美國加州高等教育總體規(guī)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9 王競辛;美國高等教育學生資助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趙敏;英屬西非殖民地的高等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183275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83275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85a6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