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閑暇教育對人的發(fā)展的意義
本文關(guān)鍵詞:論閑暇教育對人的發(fā)展的意義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閑暇教育 人的社會化 人的個性化
【摘要】:
【作者單位】: 西華師范大學;
【關(guān)鍵詞】: 閑暇教育 人的社會化 人的個性化
【分類號】:G40
【正文快照】: 新時代、新世紀的科技進步把人們從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中解放了出來,它為人類社會提供了一個閑暇的生活空間,賦予了人們更多的閑暇時間,人們的生活目標從“謀生”轉(zhuǎn)向“樂生”。閑暇是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是人類幸福的精神家園,是人類自我發(fā)展的舞臺。那么“教會閑暇”就是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馮文全;從人的價值角度審視德育的價值[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2 顧明;;從閑暇教育的歷史論當代閑暇教育的必要性[J];教學與管理;2009年18期
3 劉金玉;;試論閑暇與閑暇教育[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年02期
4 趙虹元;國外的閑暇教育研究及對我國教育的啟示[J];教育評論;2004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能東;;閑暇教育:大學德育創(chuàng)新的新視角[J];北京教育(德育);2009年04期
2 沈?qū)?;比較的視野:我國高校德育的理性回歸[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3 龐柏;;淺論休閑教育的必要性[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年08期
4 楊培培;韓飛;;對農(nóng)民工體育鍛煉問題的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1期
5 趙龍;;從教育學的視野審視運動休閑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7期
6 王桂菊;;淺談大學生閑暇教育[J];滄桑;2009年04期
7 盧錦珍;試論農(nóng)村成人教育中的閑暇教育[J];成人教育;2004年03期
8 鄧永超;關(guān)于閑暇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理性思考[J];成人教育;2004年11期
9 秦元芳;;學習型社會呼喚閑暇教育[J];成人教育;2006年02期
10 張棘;;“樂生型”社區(qū)閑暇教育模式構(gòu)建研究[J];成人教育;2010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齊梅;教育學原理學科科學化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2 劉海春;我國小康社會休閑教育研究[D];中山大學;2006年
3 劉合榮;事實與價值[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4 余小波;我國成人高等教育轉(zhuǎn)型的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5 馮季林;教學的游戲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6 胡嬌;教育與就業(yè)[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王必琪;城市小學生休閑體育教育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9年
8 楊朕宇;《新聞報》廣告與近代上海休閑生活的建構(gòu)(1927-1937)[D];復旦大學;2009年
9 張永紅;馬克思的休閑觀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10 趙瑞華;媒介文化與休閑異化[D];暨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友方;大學生休閑教育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周莉;論大學生閑暇生活的道德引導[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永樂;五年制高等職業(yè)學校學生課余時間管理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4 由麗;網(wǎng)絡時代職業(yè)學校德育工作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周浩然;近二十年馬鞍山市社會古箏音樂教育發(fā)展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6 羅華;大學生閑暇及閑暇教育現(xiàn)狀的抽樣調(diào)查及對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李麗華;防區(qū)制時代的四川民眾教育[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8 張繼山;閑暇教育與校本課程開發(fā)之關(guān)系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9 朱正平;試論當代大學生的閑暇生活與閑暇教育[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10 鄧永超;論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智慧人格的重構(gòu)[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元芳;;學習型社會呼喚閑暇教育[J];成人教育;2006年02期
2 華風霞;;閑暇教育在和諧社會中的作用[J];當代教育論壇;2006年03期
3 李文英,續(xù)潤華;日本閑暇教育的發(fā)展及其啟示[J];日本問題研究;1998年03期
4 陳乃林,孫孔懿;終身教育理論視野中的閑暇教育[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0年02期
5 周煦;;中外閑暇教育思想及閑暇教育研究回眸[J];文教資料;2006年28期
6 龐桂美;論閑暇教育與學生個性全面發(fā)展[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1999年03期
7 馮建軍;萬亞平;;閑暇及其教育價值[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0年04期
8 唐芳貴;閑暇教育簡論[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9 馬惠娣,劉耳;西方休閑學研究述評[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1年05期
10 龐桂美;我國閑暇教育研究述評[J];中小學管理;2000年10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陶侃;中小學開展閑暇教育的幾個問題[J];中國教育學刊;1996年02期
2 程江平;閑暇教育:當代社會的新課題[J];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3 劉能鏞;論閑暇教育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4 柯雅婷;閑暇教育:當今基礎(chǔ)教育不可忽視的課題[J];教育導刊;2001年07期
5 唐芳貴;閑暇教育芻議[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6 李斌;我國閑暇教育研究綜述[J];當代教育論壇;2005年19期
7 許廣敏;;關(guān)于閑暇教育的思考[J];基礎(chǔ)教育;2008年11期
8 魏亞琴;閑暇教育,一個高等學校不容忽視的話題[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9 龐桂美;淺論閑暇教育課程[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4年04期
10 陳劍華;大學生的閑暇教育[J];思想.理論.教育;1995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黎麗云;;閑暇里的綜合實踐活動[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2 范庭衛(wèi);;楊賢江青年閑暇指導思想研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黃玉根;;樂園式校外活動課程構(gòu)建的理論探索[A];中國新時期思想理論寶庫——第三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成果匯編[C];2007年
4 趙曉曼;;用心構(gòu)建和諧樂園[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5 王偉娜;;當代中國社會中間階層與成人教育[A];2005年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暨和諧社會與成人教育論壇論文集[C];2005年
6 張麗美;;宗教的社會功能——從古鎮(zhèn)的保護神藥王談起[A];新中國60周年與貴州社會變遷學術(shù)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劉剛;;和諧社會建構(gòu)中的社區(qū)教育思考[A];“和諧發(fā)展與貴州小康社會建設”學術(shù)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劉瓊蓮;;試論中國共產(chǎn)黨在社會建設中的角色定位——基于社會學層面的解讀[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qū)W術(shù)文庫》(上)[C];2011年
9 趙忠心;;家庭教育的發(fā)展趨勢與對策[A];創(chuàng)新驅(qū)動與首都“十二五”發(fā)展——2011首都論壇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禮進;大學生閑暇教育亟待改進[N];科技日報;2009年
2 裘指揮 宋曉云;中小學閑暇教育[N];中國教師報;2003年
3 裘指揮 宋曉云;中小學閑暇教育[N];中國教師報;2003年
4 本報記者 蘇軍;學生不會閑暇成通病[N];文匯報;2008年
5 金娟娟王曉燕;閑暇教育:一個全新的課題[N];浙江日報;2002年
6 寧波大學 張文鴦;閑暇教育:高校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新途徑[N];中國教育報;2008年
7 于東;在社會生態(tài)中實現(xiàn)人的社會化[N];中國教師報;2002年
8 王研;青少年閑暇教育浮出水面[N];中國改革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梁杰;像鳥兒一樣自由快樂[N];中國教育報;2004年
10 孟華 李道佳;天津老年大學向真正意義的老年大學轉(zhuǎn)變[N];中國老年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劉海春;我國小康社會休閑教育研究[D];中山大學;2006年
2 王必琪;城市小學生休閑體育教育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費t,
本文編號:5755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575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