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課程社會學研究的三種范式
本文關鍵詞:西方課程社會學研究的三種范式
更多相關文章: 西方課程社會學 結構—功能主義范式 解釋論范式 新馬克思主義范式
【摘要】:西方課程社會學的研究存在著三種經典的研究方式:結構—功能主義范式、解釋論范式和新馬克思主義范式。結構—功能主義范式主張課程內容反映社會權力的分配,課程實施強調對社會結構的傳遞。解釋論范式強調課程內容是一種社會建構,課程實施是師生之間的詮釋與互動。新馬克思主義范式主張關注課程中的意識形態(tài)問題,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蘊含著不同利益集團的沖突。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 西方課程社會學 結構—功能主義范式 解釋論范式 新馬克思主義范式
【分類號】:G423
【正文快照】: 20世紀50年代,西方課程社會學研究在教育社會學發(fā)展的基礎之上開始興起。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西方哲學思潮的影響下西方課程社會學研究得到了較大發(fā)展。例如,研究教育中知識與權力之間的復雜關系,也成為西方課程社會學研究中的熱點問題,并取得了不斐的研究成果。到了20世紀80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維和;論教育理論發(fā)展的時代特點——教育學概念體系的創(chuàng)新與轉型[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2期
2 孫玟;個體道德價值觀取向兩難簡析[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3 陳振中;蔣文寧;;論教育身份成層的原因[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吳黛舒;論"教育學"的學科立場——探索"教育學"學科獨立性問題的另一個思路[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3期
5 萬力維;;大學學科等級制度的建構邏輯[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6 李永生;高洪源;;美國解決弱勢群體教育問題的政策與實踐[J];基礎教育參考;2007年03期
7 余秀蘭;;教育改革與教育公平[J];江蘇高教;2007年01期
8 謝維和;綜合課程建設與伯恩斯坦的編碼理論[J];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9 謝維和;論辯證的課程觀——譯《未來的課程》有感[J];課程.教材.教法;2003年08期
10 武曉偉;劉越;;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的再審視[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云奔;教學公平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萬力維;控制與分等:權力視角下的大學學科制度的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3 楊廣軍;符號的批判[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王立國;基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師素質標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王星霞;學校發(fā)展變革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王秀紅;我國初中綜合科學課程改革與發(fā)展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術課程實施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劉麗群;論知識準入課程中的國家介入[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9 朱平;制度倫理視角下的高等教育制度[D];廈門大學;2007年
10 張耀萍;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樊改霞;多元文化中學生交往的比較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2 劉世清;反思與重構:教育交往中的言語問題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4年
3 呂杰昕;課程場域中的權力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齊慧甫;占有與存在[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5 關守義;弗萊雷解放教育思想研究及啟示[D];河北大學;2006年
6 王娟;教科書之道德因子及承載方式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7 張躍忠;布爾迪厄高等教育社會學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8 曹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方針的嬗變及其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9 王喜娟;從文化因素研究到“文化研究”:比較教育研究范式的轉變[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鄔思云;女性主義視域下中學語文教科書的性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5187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518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