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學徒制二十年研究綜述
本文關鍵詞:認知學徒制二十年研究綜述,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認知學徒制理論提出至今已有20年,此間關于認知學徒制的研究,主要表現(xiàn)在國外學界的理論研究仍在持續(xù),但更側重于對它的應用研究,而且該理論的應用結合技術的發(fā)展得到了進一部拓展。而國內學界,特別是內地學者,仍以理論介紹為主,缺乏針對該理論的實證研究。希望對該理論提出20年來國內外大致的研究狀況進行的回顧,有助于國內學界把握其研究動態(tài)和方向。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
【關鍵詞】: 認知學徒制 研究 特點 綜述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學習與課程之關系研究”(2009JJD880011)和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研究項目“基于認知學徒制的大學英語教學設計”的基金資助
【分類號】:G421
【正文快照】: 20世紀80年代后期,傳統(tǒng)學校教育的諸多弊端愈加突出,如教學中過于注重被“打包”的事實性知識的傳遞,忽視對學生的元認知能力等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知識的教學脫離其應用情境,學生的“知”與“行”脫離,學生學到的是大量不可遷移的、無助于真實生活中問題解決的惰性知識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路;從手工學徒制到認知學徒制——關于變革我國編輯出版專業(yè)培養(yǎng)模式的探討[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5年06期
2 陳春燕;;“認知學徒制”教學模式下學習環(huán)境設計的原則[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3 李建軍,盛潔波;現(xiàn)代學徒制在高等職業(yè)教育中的應用趨勢[J];當代教育論壇;2004年10期
4 洪宇平;;普通教育與職業(yè)技術教育的對立及其消弭——兼論“認知學徒模式”的啟示[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5 雷剛;黃明和;陳海員;柯勝男;;一種新型“認知學徒制”教學模式——“導師制下的項目驅動”[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年17期
6 王文靜;;遠程學徒教學模式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9期
7 徐斌艷;[德]M.路德維希;;基于認知學徒理念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實踐模式設計[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03期
8 王強;劉曉艷;;認知學徒制與教育實習——對S師范大學教育實習的分析歸納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4期
9 張愛琴;學科教學的本源回歸——試論認知學徒模式對學科教學的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2年04期
10 沈立煌;王芳;;認知學徒制——高職實踐教學新模式[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8年1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家剛;認知學徒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繼平;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2 和美君;認知學徒制對知識本質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國功;;是回憶錄,更是啟示錄——喻建章的《我的七十年出版生涯》編余札記[J];中國編輯;2010年03期
2 陳春媚;;“學徒”式模擬實習探索[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12期
3 鐘石根;;基于“導師制、項目化”建設校內生產性軟件項目開發(fā)實訓工作室[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年14期
4 王永昌;;以“學徒制”理念指導職校信息技術實訓教學[J];成功(教育);2008年10期
5 劉萬輝;;協(xié)作學徒制在軟件專業(yè)課程體系及教學實施過程中的實踐[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年14期
6 李玉斌;于晶雙;張海燕;齊曉華;;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認知學徒制教學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7 曾祥翊;;從國際學者對話透視教育技術發(fā)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8 卞穎星;;認知學徒制下的高職服裝設計專業(yè)教學改革[J];輕紡工業(yè)與技術;2012年04期
9 盛潔波;李建軍;;和諧學徒制教育模式與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創(chuàng)新[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10 李莉;;建構主義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國功;;當代出版人如何理解與接續(xù)傳統(tǒng)——喻建章《我的七十年出版生涯》編余的思考[A];江西出版科研論文選(第10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邱峰;遠程醫(yī)學教育臨床技能培訓模式與平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郭旭昌;競技體育教練員教練行為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3 陳家剛;認知學徒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辜筠芳;哈貝馬斯規(guī)范語用學視野下的課堂對話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美;面向知識社會的教師學習——發(fā)展適應性專長[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馮曉偉;增強現(xiàn)實工業(yè)培訓系統(tǒ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7 梁成艾;職業(yè)教育“項目主題式”課程與教學模式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晶雙;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認知學徒制教學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逯曉蕾;認知學徒制在旅游管理專業(yè)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馬芳;初中學生“局域網構建”實驗課程的行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建玲;校園網:教師成長的一片綠洲[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5 白書強;基于認知學徒制的虛擬學習情境設計與開發(fā)[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小麗;河南省高等職業(yè)教育服務區(qū)域經濟問題與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劉輝;師范生實踐性知識管理支持平臺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馮綠倩;“毛鐵”成“鋼”[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康立;展品設計與觀眾學習的關系:一個關于非正式環(huán)境中學習的案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趙四鴻;西北地區(qū)農村教師培訓模式與對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1期
2 劉儒德;論認知靈活性理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
3 石中英;緘默知識與教學改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4 邵益文;加強學科建設 推進專業(yè)教育[J];中國編輯;2004年06期
5 劉路;從手工學徒制到認知學徒制——關于變革我國編輯出版專業(yè)培養(yǎng)模式的探討[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5年06期
6 章祖德;;專業(yè)優(yōu)勢在發(fā)行[J];出版廣角;2004年01期
7 李建軍;劉俊學;;淺談隋唐時期的職業(yè)教育[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1期
8 朱克憶;張柏森;;職業(yè)教育課程特點研究綜述[J];成人教育;2006年04期
9 賀會玲;;關注緘默知識 深化高職教學改革[J];成人教育;2007年06期
10 張菁嶸;;淺談遠程職業(yè)教育模式[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7年09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文靜;基于情境認知與學習的教學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杜偉宇;復雜陳述性知識學習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得賢;基于網絡的作文教學實驗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2 陳春生;概念地圖支持的教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3 洪雪飛;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學徒共同體的構建[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邱婷;知識可視化作為學習工具的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珂,楊俊濤;1995-2000年我國籃球教學研究現(xiàn)狀與特點[J];體育科研;2002年01期
2 胡勝強;審計報告寫作方法攝要[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3 卞仁海;十年來《說文解字》研究述評[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4 馬群;;校內外兒童美術教育活動不同特點的比較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18期
5 楊釗;;近三十年來楊慎研究述評[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6 謝江田;淺析遠程教育傳播科學研究特點及現(xiàn)狀[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3年02期
7 林豐勛;中學生思維風格發(fā)展特點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5年03期
8 王永軍;;對延安市中學生體育消費現(xiàn)狀的研究[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9 班吉慶;殷俊;;簡論錢大昕《說文》研究的特點[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10 鄭曉燕;關于目前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思考[J];德州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天合;;法制視野下青少年犯罪問題研究[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2 杜欣慧;王瑛;宋建成;胡慧敏;;自動控制理論實驗教學研究[A];第6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3 何木光;鄭家樹;于天齊;;燒結二次混合機多速傳動系統(tǒng)應用研究[A];燒結工序節(jié)能減排技術研討會文集[C];2009年
4 郭選賢;徐立然;彭青鶴;張明利;;艾滋病的中醫(yī)證候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防治艾滋病學術研討會暨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吳開俊;;公立高!稗D制”問題研究文獻綜述[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李慶生;;客運專線車站旅客站臺寬度的研究[A];鐵路客運專線建設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7 吳承照;;加強風景園林學科基礎理論研究[A];風景園林學科的歷史與發(fā)展論文集[C];2006年
8 楊振立;赫慧云;王健;;山東省保護性耕作技術體系的試驗與研究[A];全國玉米收獲保護性耕作機械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王文光;孫海英;王殿u&;付裕;王立敏;;煉焦煤粘結指數(shù)(G值)制樣方法研究[A];高爐煉鐵用焦炭質量技術研討會文集[C];2007年
10 焦利峰;;晉煤集團客戶保持和并購戰(zhàn)略的研究[A];煤炭經濟管理新論(第7輯)——第八屆中國煤炭經濟管理論壇暨第二屆中國煤炭學會經濟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工作會議(2007)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山東濰坊昌邑文山中學 山東濰坊 王晶杰 261300 貴州教育學院實驗中學 貴州貴陽 林菲菲 550001;情境教學的再認識及對新課程化學情境教學的啟示[N];學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蕤;西夏地理初探[D];復旦大學;2005年
2 楊會永;《佛本行集經》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3 趙璐;晚清義利觀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4 郭征宇;曇鸞凈土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5 李念之;創(chuàng)意產業(yè)哲學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6 王霞;開放式基金費率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5年
7 趙成林;唐賦分體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8 王鐘杰;宋代縣尉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9 張應二;諸葛亮軍事活動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10 羅映光;蒙文通道學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滕超;網絡計算機犯罪偵查對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2 趙偉;青島市民辦學校教師流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刁雷;當代網絡民主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4 陳奇秀;從日本歷年學習指導要領看其戰(zhàn)后國語教育課程的流變[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5 李曉鴻;構筑地方應對反傾銷體系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5年
6 何捷;“東方虹”郊區(qū)住宅的前營銷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5年
7 何放;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戰(zhàn)略發(fā)展研究[D];廣西大學;2005年
8 賈玉娥;江澤民的發(fā)展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9 楊森;我國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研究[D];安徽大學;2005年
10 徐向進;汽車動力系統(tǒng)合理匹配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認知學徒制二十年研究綜述,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19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49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