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太學管理研究
本文關鍵詞:宋代太學管理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是關于宋代太學管理的研究。正文主要分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宋代太學的管理機構。宋代太學已經有了非常明確的管理機構—國子監(jiān),并有與之相配合的一系列相關保障機構來確保其正常運作。從機構及學官的設置來看,宋代太學管理中已出現了層級化趨勢,表明中央對太學的控制力逐漸滲透和加強。 第二部分,宋代太學的學官管理。在太學學官的管理中,宋廷一方面以優(yōu)厚的利祿籠絡其心;另一方面則以嚴密的律令法規(guī)約束其身。也即優(yōu)厚待遇與嚴格要求的統一。 第三部分,宋代太學的生徒管理。在以各種恩賞待遇籠絡太學生徒的同時,宋廷也對太學生徒進行嚴格規(guī)范的日常管理,有時甚至不惜動用嚴密的管制和煩苛的規(guī)訓對其加以約束。 第四部分,宋代太學管理的責任追究。宋代太學管理中,針對學官在教學、考試、生徒管理諸方面的瀆職、失職等行為,宋廷制定相關制度,嚴格追究責任,通過行政貶黜及經濟處罰等手段,理順教育關系,解決管理問題,從而保障了太學教育的正常進行。 第五部分,宋代太學管理的特點。宋代太學管理與王安石“饒之以財”、“約之以禮”、“裁之以法”的人才管理思想相契合,故呈現出類似的特點,也即以利治校、以禮治校、以法治校。但由于時代的局限性,三者未能有效地配合,使得宋代太學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關鍵詞】:宋代太學 管理 責任追究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G529;K244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前言8-12
- 一、宋代太學的管理機構12-14
- (一) 直接管理機構12-13
- (二) 相關保障機構13-14
- 二、宋代太學的學官管理14-23
- (一) 學官的選拔14-16
- (二) 學官的待遇16-17
- (三) 學官的職業(yè)要求17-20
- (四) 學官的監(jiān)察20-23
- 三、宋代太學的生徒管理23-31
- (一) 生徒的來源23-24
- (二) 生徒的待遇24-27
- (三) 生徒的日常管理27-31
- 四、宋代太學管理的責任追究31-38
- (一) 教學管理責任的追究31-32
- (二) 考試管理責任的追究32-35
- (三) 生徒管理責任的追究35-38
- 五、宋代太學管理的特點38-46
- (一) 以利治校38-40
- (二) 以禮治校40-43
- (三) 以法治校43-46
- 參考文獻46-50
- 致謝50-51
- 附:讀研期間科研論文及獲獎情況表5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肖建新;;宋代的監(jiān)察機制[J];安徽史學;2006年02期
2 邊勃;;兩宋太學制度與太學生的參政活動[J];北方論叢;2007年05期
3 勾承益;南宋后期三學的參政活動及其背景[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2期
4 陳偉生;周春霞;;論宋朝太學的教師管理[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7年01期
5 袁征;宋朝中央和州郡學校教職員選任制度研究[J];廣東社會科學;1989年03期
6 張筱兌;;宋代太學論政與文官集團的重組——宋代文官集團研究系列之一[J];甘肅高師學報;2007年04期
7 丁建軍;金之易;;宋代教育發(fā)達原因探析[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8 閆孟祥;賈明杰;;宋代太學教育[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9 王曾瑜;;陳東和歐陽澈之死[J];河北學刊;1996年05期
10 林正秋;南宋太學的重建與管理制度初探[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韓鳳山;唐宋官學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張春生;兩宋官學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學;2003年
2 羅玉霞;北宋太學的復興及其管理的完善[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陳偉生;宋朝太學教育管理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宋代太學管理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549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454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