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階層背景下的學生與教師沖突研究
本文關鍵詞:社會階層背景下的學生與教師沖突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師生沖突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一種普遍存在且又無法避免的現(xiàn)象,它給師生關系的構建帶來一定的影響。課堂是學校實施教學的最基本單位,而初中階段又是師生沖突發(fā)生最多的時期。因此,對初中課堂師生沖突進行研究,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中國全面社會轉(zhuǎn)型的腳步仍在前行,社會階層也隨著社會飛速發(fā)展迅速分化、重組。在社會階層演化的同時,各階層之間在經(jīng)濟狀況、文化程度以及職業(yè)分布等方面的差異表現(xiàn)得越來越明顯。在教育領域中,因家長所屬的階層不同,不可避免的必將在子女身上打下深刻的階層烙印,并會持續(xù)影響其教育過程,造成教育結(jié)果的迥異,對于師生沖突的影響也毫不例外。因此本論文以社會階層為視角,針對現(xiàn)有研究中的某些不足與缺憾,采用訪談法和問卷調(diào)查法,通過對比呼和浩特市兩類學校的師生沖突狀況,包括對社會階層對教育過程中師生沖突的影響進行研究,來了解呼和浩特市師生沖突的現(xiàn)狀,并籍此尋求促進師生和諧關系以及緩解師生沖突的現(xiàn)實途徑。 本文主要由三個章節(jié)組成: 第一章,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主要的概念界定,介紹了社會階層、師生沖突的涵義,階層的劃分以及學生的分層標準;第二部分為本文所依靠的理論基礎。 第二章,通過對比呼和浩特地區(qū)兩類在學生生源上反差很大的學校的師生沖突現(xiàn)狀,包括師生關系及沖突頻率、沖突的學生主體情況、次數(shù)、形式、原因以及面對沖突時,家長所采取的處理方式等六方面,深入分析和研究了社會階層與師生沖突兩者之間的關系。從中發(fā)現(xiàn)不同社會階層的子女在與教師發(fā)生沖突是不同的。 第三章,在對第二章分析的基礎上,筆者發(fā)現(xiàn)在師生沖突問題上,部分家長和教師身上均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所以筆者從家長、教師兩方面出發(fā),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以期改善現(xiàn)今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社會階層 師生沖突 沖突原因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G456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8-12
- (一) 問題的提出8-9
- (二) 文獻綜述9-12
- (三) 研究的意義12
- 第一章 社會階層與師生沖突概述12-17
- 一、核心概念界定12-15
- (一) 師生沖突12-14
- (二) 社會階層14
- (三) 社會階層的劃分14-15
- (四) 學生的層級的劃分15
- 二、研究的理論基礎15-17
- (一) 韋伯的三位一體社會分層理論15-16
- (二) 國內(nèi)社會分層理論16
- (三) 教育社會學沖突理論16-17
- 第二章 初中師生沖突現(xiàn)狀及分析——以呼和浩特市為例17-46
- 一、研究的設計與實施17-20
- (一) 研究方法17-18
- (二) 問卷設計與信度、效度分析18-19
- (三) 研究樣本的選擇19
- (四) 樣本概況19-20
- 二、調(diào)查結(jié)果及分析20-46
- (一) 教師訪談內(nèi)容及分析20-24
- (二) 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與分析24-46
- 第三章 改善師生沖突的幾點建議46-54
- 一、對于學生家長方面的建議46-48
- (一) 終身學習,提高自身素質(zhì)47
- (二) 樹立正確的榜樣作用,為學生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47-48
- 二、對于教師方面的建議48-54
- (一) 提升理論修養(yǎng),,從各方面加強對學生的了解48-49
- (二) 掌握應對師生沖突的原則,加強處理師生沖突的機智49-50
- (三) 改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建構對話機制50-52
- (四) 重塑教師師德,力求教育公平52-54
- 結(jié)語54-55
- 注釋55-57
- 參考文獻57-60
- 附錄160-63
- 附錄263-64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64-65
- 致謝6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冰;;家庭背景對子女受教育程度的影響[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2 文東茅;家庭背景對我國高等教育機會及畢業(yè)生就業(yè)的影響[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3期
3 周作宇;教育、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4 田國秀;師生沖突的概念界定與分類探究——基于劉易斯·科塞的沖突分類理論[J];教師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5 陳枚;;師生交往矛盾的心理學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2年01期
6 田國秀;接納沖突:當代教師面對師生沖突[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04期
7 涂艷國;教師權威與學生自由[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9年07期
8 陳振中;重新審視師生沖突──一種社會學分析[J];教育評論;2000年02期
9 周興國;課堂里的師生沖突:根源及對策[J];教育評論;1999年01期
10 王春光;關于當前中國社會階層變遷的初步思考[J];科學社會主義;200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林存華;師生文化沖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丁敏;課堂教學中的師生沖突[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徐愛芬;中學師生沖突現(xiàn)象研究——以蘭州市安寧區(qū)的部分中學為例[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林秀梅;社會階層差異對教育過程的影響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8年
4 李金霞;以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為取向的師生沖突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5 劉付林;學生評價對不同階層學生的差異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6 辛少瑜;初中課堂師生沖突的歸因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社會階層背景下的學生與教師沖突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65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366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