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同伴欺負與行為問題的關系:心理彈性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1-11-12 20:19
目的:探索留守兒童同伴欺負與行為問題之間的關系,以及心理彈性在兩者間起到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方法:采用留守兒童一般資料問卷、張文新修訂的Olweus欺負問卷、Achenbach等編制的青少年行為自評量表及胡月琴等編制的心理彈性量表對湖南省部分地區(qū)的中學生進行施測。發(fā)放問卷共1100份,回收有效問卷918份,有效率為83.45%,其中留守兒童488人,非留守兒童430人。結(jié)果:(1)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僅在行為問題的違紀行為因子上存在顯著差異(t=-1.971,P<0.05),行為問題的檢出率分別是11.89%和12.33%且無顯著差異(P>0.05);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近3個月同伴欺負情況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均以言語欺負為主、身體欺負最少;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僅在心理彈性的情緒控制因子上存在顯著差異(t=-2.484,P<0.05)。(2)留守兒童行為問題在性別、年級、溝通滿意度、與監(jiān)護人關系、監(jiān)管方式等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檢驗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外出打工對象上無顯著差異(P>0.05)。(3)留守兒童同伴欺負總頻率及三種欺負亞型...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4-1:目標關注對關系欺負與內(nèi)向性問題關系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持下身體欺負對內(nèi)向性問題的預測作用(^=0.117,戶2.323,P<0.05)要低于低??家庭支持時的預測作用(^=0.250,戶3.126,?P<0.01),這說明家庭支持水平的提??高降低了身體欺負對內(nèi)向性問題的預測力。詳見圖4-2。??2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有關有留守經(jīng)歷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綜述[J]. 代嘉幸,靳媛,張亞輝. 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 2017(18)
[2]農(nóng)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彈性的特點[J]. 張華,丁新勝,王慶云,韓成秀.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6(06)
[3]流動兒童歧視知覺與問題行為——心理彈性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 朱倩,郭海英,潘瑾,林丹華.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5(03)
[4]國內(nèi)留守兒童心理彈性Meta分析[J]. 元帥,杜愛玲,楊世昌,王新友,申麗娟.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5(05)
[5]基于不同視角的中國農(nóng)村留守兒童研究述評[J]. 閆伯漢. 學術論壇. 2014(09)
[6]農(nóng)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Meta分析[J]. 王娟,張積家,朱云霞. 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 2014(04)
[7]兒童行為問題與兒童被忽視、心理彈性的關系[J]. 杜愛玲,史世峰,鄒楓,孫麗君,楊世昌. 四川精神衛(wèi)生. 2014(01)
[8]Achenbach青少年自評量表(2001年版)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J]. 王潤程,王孟成,高一點,蔣雅麗,張小崔,姚樹橋.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3(06)
[9]初中生受欺負現(xiàn)狀及其與親子依戀和同伴關系的關系[J]. 陳健芷,劉昭陽,劉勇.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3(05)
[10]外化行為問題與集體道德情緒、集體責任行為之關系:班級氛圍的調(diào)節(jié)效應[J]. 李丹,宗利娟,劉俊升. 心理學報. 2013(09)
博士論文
[1]青少年情緒—行為問題、家庭功能、認知性情緒調(diào)節(jié)策略及其關系研究[D]. 王丹.華東師范大學 2011
[2]留守兒童焦慮/抑郁情緒的心理社會因素及心理彈性發(fā)展方案初步研究[D]. 范方.中南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初中生行為問題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非理性信念的關系及干預研究[D]. 黃文蘭.閩南師范大學 2014
[2]英山縣初中留守兒童問題行為與親子溝通、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D]. 李嬌麗.華中師范大學 2009
[3]受欺負兒童的心理韌性與抑郁、焦慮的關系[D]. 李海壘.山東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491593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4-1:目標關注對關系欺負與內(nèi)向性問題關系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持下身體欺負對內(nèi)向性問題的預測作用(^=0.117,戶2.323,P<0.05)要低于低??家庭支持時的預測作用(^=0.250,戶3.126,?P<0.01),這說明家庭支持水平的提??高降低了身體欺負對內(nèi)向性問題的預測力。詳見圖4-2。??2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有關有留守經(jīng)歷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綜述[J]. 代嘉幸,靳媛,張亞輝. 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 2017(18)
[2]農(nóng)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彈性的特點[J]. 張華,丁新勝,王慶云,韓成秀.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6(06)
[3]流動兒童歧視知覺與問題行為——心理彈性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 朱倩,郭海英,潘瑾,林丹華.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5(03)
[4]國內(nèi)留守兒童心理彈性Meta分析[J]. 元帥,杜愛玲,楊世昌,王新友,申麗娟.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5(05)
[5]基于不同視角的中國農(nóng)村留守兒童研究述評[J]. 閆伯漢. 學術論壇. 2014(09)
[6]農(nóng)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Meta分析[J]. 王娟,張積家,朱云霞. 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 2014(04)
[7]兒童行為問題與兒童被忽視、心理彈性的關系[J]. 杜愛玲,史世峰,鄒楓,孫麗君,楊世昌. 四川精神衛(wèi)生. 2014(01)
[8]Achenbach青少年自評量表(2001年版)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J]. 王潤程,王孟成,高一點,蔣雅麗,張小崔,姚樹橋.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3(06)
[9]初中生受欺負現(xiàn)狀及其與親子依戀和同伴關系的關系[J]. 陳健芷,劉昭陽,劉勇.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3(05)
[10]外化行為問題與集體道德情緒、集體責任行為之關系:班級氛圍的調(diào)節(jié)效應[J]. 李丹,宗利娟,劉俊升. 心理學報. 2013(09)
博士論文
[1]青少年情緒—行為問題、家庭功能、認知性情緒調(diào)節(jié)策略及其關系研究[D]. 王丹.華東師范大學 2011
[2]留守兒童焦慮/抑郁情緒的心理社會因素及心理彈性發(fā)展方案初步研究[D]. 范方.中南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初中生行為問題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非理性信念的關系及干預研究[D]. 黃文蘭.閩南師范大學 2014
[2]英山縣初中留守兒童問題行為與親子溝通、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D]. 李嬌麗.華中師范大學 2009
[3]受欺負兒童的心理韌性與抑郁、焦慮的關系[D]. 李海壘.山東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4915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34915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