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山區(qū)2-3歲幼兒行為問題影響因素及預防方案
發(fā)布時間:2021-02-24 08:50
幼兒行為問題不僅會影響其生長發(fā)育和社會化過程,還可能導致在青少年以及成年期產生反社會和違法行為,因此,引起了廣泛關注,但目前貧困山區(qū)還少有研究。本研究的目的為:調查貧困山區(qū)幼兒行為問題的現狀,分析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兒童氣質對行為問題的影響以及兩因素間的作用機制,在此基礎上探索適用于貧困山區(qū)幼兒行為問題的預防干預方案。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法抽取230例秦巴山區(qū)2-3歲幼兒,用Achenbach兒童行為量表2-3歲版檢測行為問題。同時,采用基本信息調查表、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家庭與村組不良文化環(huán)境調查問卷、1-3歲幼兒氣質量表等調查影響因素,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分析因素之間的影響機制。具體結果如下:(1)幼兒行為問題異常檢出率為27.83%,檢測分數顯著高于城市常模水平;(2)性別因素分析發(fā)現:男童檢出率表現出高于女童的趨勢;在攻擊行為因子、破壞行為因子以及外向性因子上,男童得分顯著高于女童;家庭類型分析發(fā)現:大家庭的幼兒行為問題總分顯著高于核心家庭;(3)父母教養(yǎng)方式分析發(fā)現:溺愛性、放任性、專制性、不一致性等四種教養(yǎng)方式,均與6個行為因子以及內向性、外向性和總分呈顯著正相關。專制性與社交退縮和...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兒童行為問題研究
1.1.1 兒童行為問題概念
1.1.2 兒童行為問題類型
1.1.3 兒童行為問題測量
1.1.4 兒童行為問題研究進展
1.2 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兒童行為問題關系研究
1.2.1 父母教養(yǎng)方式概念
1.2.2 父母教養(yǎng)方式類型
1.2.3 父母教養(yǎng)方式測量
1.2.4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兒童行為問題影響機制研究進展
1.3 兒童氣質與行為問題關系研究
1.3.1 氣質概念
1.3.2 兒童氣質類型
1.3.3 兒童氣質測量
1.3.4 兒童氣質對行為問題影響機制研究進展
1.4 國內外研究述評
1.5 研究目的與意義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義
第二章 研究設計
2.1 研究假設
2.2 研究對象設計
2.3 量表設計
2.3.1 基本信息調查表
2.3.2 Achenbach兒童行為量表2-3歲版(CBCL)
2.3.3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
2.3.4 家庭與村組不良文化環(huán)境調查問卷
2.3.5 1-3歲幼兒氣質量表(TTS)
2.4 調查實施設計
第三章 貧困山區(qū)幼兒行為問題調查分析
3.1 貧困山區(qū)幼兒行為問題現狀
3.1.1 幼兒行為異常檢出率
3.1.2 幼兒行為問題與常模比較
3.1.3 兒童行為問題的性別差異
3.2 貧困山區(qū)幼兒行為問題影響因素
3.2.1 不同人口學因素的影響
3.2.2 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不良因素的影響
3.2.3 兒童氣質的影響
3.3 氣質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幼兒行為問題的影響機制
第四章 貧困山區(qū)幼兒行為問題預防對策
4.1 方案設計原則
4.1.1 幼兒行為問題的選取
4.1.2 幼兒行為問題的原因
4.1.3 團體預防方案的設計
4.2 團體游戲設計
4.2.1 社交退縮
4.2.2 破壞行為
4.2.3 攻擊行為
第五章 討論
5.1 幼兒行為問題現狀
5.1.1 幼兒行為異常檢出率
5.1.2 兒童行為問題與常模比較
5.1.3 兒童行為問題性別間的差異
5.2 幼兒行為問題影響因素
5.2.1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兒童行為問題的影響
5.2.2 兒童氣質對行為問題的影響
5.2.3 氣質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兒童行為問題的影響機制
5.3 團體游戲實現的可行性
第六章 結論與不足
6.1 結論
6.2 創(chuàng)新點
6.3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父母心理控制和兒童消極情緒性對學前兒童問題行為的共同作用:“素質-壓力”還是“差別易感性”[J]. 高鑫,丁碧蕾,馮姝慧,邢淑芬.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8(01)
[2]父母心理控制與兒童自我控制和問題行為:有中介的調節(jié)模型[J]. 邢曉沛,孫曉麗,王爭艷,邵淑慧. 心理科學. 2017(03)
[3]兒童青少年注意問題與焦慮/抑郁的雙生子研究[J]. 王上上,陳天嬌,季成葉.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6(07)
[4]蘭州市2~3歲兒童行為問題調查[J]. 楊蘭,李佳樾,南楠,岳莉,何莉,劉月芬,王燕俠,王稱,丁麗瑋,朱瑛. 中國婦幼衛(wèi)生雜志. 2016(04)
[5]2~3歲兒童行為問題與母親養(yǎng)育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 馬健,趙蓓,金世敏,齊超,宋衛(wèi)芳.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6(09)
[6]學齡雙生子兒童心理行為問題及其影響因素[J]. 杜霞,李玉玲,張玉柱,董河魚,丁一. 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15(12)
[7]蘭州市學齡前兒童行為問題現況調查[J]. 任為,韓紫玉,黃彩霞,顧東英,薛紅麗. 中國婦幼保健. 2015(33)
[8]山東省農村3~6歲兒童情緒和行為問題調查分析[J]. 王碩,赫英英,田甜,傅茂筍,徐凌忠,蓋若琰,崔伊萌.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4(06)
[9]城區(qū)學齡前兒童行為問題及影響因素分析[J]. 胡怡萍,馬琨,張永花,楊言軍,移歡歡. 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 2013(07)
[10]兒童行為問題研究現狀[J]. 元帥,史世峰,孫麗君,楊世昌.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 2013(10)
博士論文
[1]3~9歲兒童氣質發(fā)展及其與個性相關因素關系的研究[D]. 劉文.遼寧師范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049124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兒童行為問題研究
1.1.1 兒童行為問題概念
1.1.2 兒童行為問題類型
1.1.3 兒童行為問題測量
1.1.4 兒童行為問題研究進展
1.2 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兒童行為問題關系研究
1.2.1 父母教養(yǎng)方式概念
1.2.2 父母教養(yǎng)方式類型
1.2.3 父母教養(yǎng)方式測量
1.2.4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兒童行為問題影響機制研究進展
1.3 兒童氣質與行為問題關系研究
1.3.1 氣質概念
1.3.2 兒童氣質類型
1.3.3 兒童氣質測量
1.3.4 兒童氣質對行為問題影響機制研究進展
1.4 國內外研究述評
1.5 研究目的與意義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義
第二章 研究設計
2.1 研究假設
2.2 研究對象設計
2.3 量表設計
2.3.1 基本信息調查表
2.3.2 Achenbach兒童行為量表2-3歲版(CBCL)
2.3.3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
2.3.4 家庭與村組不良文化環(huán)境調查問卷
2.3.5 1-3歲幼兒氣質量表(TTS)
2.4 調查實施設計
第三章 貧困山區(qū)幼兒行為問題調查分析
3.1 貧困山區(qū)幼兒行為問題現狀
3.1.1 幼兒行為異常檢出率
3.1.2 幼兒行為問題與常模比較
3.1.3 兒童行為問題的性別差異
3.2 貧困山區(qū)幼兒行為問題影響因素
3.2.1 不同人口學因素的影響
3.2.2 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不良因素的影響
3.2.3 兒童氣質的影響
3.3 氣質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幼兒行為問題的影響機制
第四章 貧困山區(qū)幼兒行為問題預防對策
4.1 方案設計原則
4.1.1 幼兒行為問題的選取
4.1.2 幼兒行為問題的原因
4.1.3 團體預防方案的設計
4.2 團體游戲設計
4.2.1 社交退縮
4.2.2 破壞行為
4.2.3 攻擊行為
第五章 討論
5.1 幼兒行為問題現狀
5.1.1 幼兒行為異常檢出率
5.1.2 兒童行為問題與常模比較
5.1.3 兒童行為問題性別間的差異
5.2 幼兒行為問題影響因素
5.2.1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兒童行為問題的影響
5.2.2 兒童氣質對行為問題的影響
5.2.3 氣質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兒童行為問題的影響機制
5.3 團體游戲實現的可行性
第六章 結論與不足
6.1 結論
6.2 創(chuàng)新點
6.3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父母心理控制和兒童消極情緒性對學前兒童問題行為的共同作用:“素質-壓力”還是“差別易感性”[J]. 高鑫,丁碧蕾,馮姝慧,邢淑芬.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8(01)
[2]父母心理控制與兒童自我控制和問題行為:有中介的調節(jié)模型[J]. 邢曉沛,孫曉麗,王爭艷,邵淑慧. 心理科學. 2017(03)
[3]兒童青少年注意問題與焦慮/抑郁的雙生子研究[J]. 王上上,陳天嬌,季成葉.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6(07)
[4]蘭州市2~3歲兒童行為問題調查[J]. 楊蘭,李佳樾,南楠,岳莉,何莉,劉月芬,王燕俠,王稱,丁麗瑋,朱瑛. 中國婦幼衛(wèi)生雜志. 2016(04)
[5]2~3歲兒童行為問題與母親養(yǎng)育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 馬健,趙蓓,金世敏,齊超,宋衛(wèi)芳.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6(09)
[6]學齡雙生子兒童心理行為問題及其影響因素[J]. 杜霞,李玉玲,張玉柱,董河魚,丁一. 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15(12)
[7]蘭州市學齡前兒童行為問題現況調查[J]. 任為,韓紫玉,黃彩霞,顧東英,薛紅麗. 中國婦幼保健. 2015(33)
[8]山東省農村3~6歲兒童情緒和行為問題調查分析[J]. 王碩,赫英英,田甜,傅茂筍,徐凌忠,蓋若琰,崔伊萌.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4(06)
[9]城區(qū)學齡前兒童行為問題及影響因素分析[J]. 胡怡萍,馬琨,張永花,楊言軍,移歡歡. 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 2013(07)
[10]兒童行為問題研究現狀[J]. 元帥,史世峰,孫麗君,楊世昌.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 2013(10)
博士論文
[1]3~9歲兒童氣質發(fā)展及其與個性相關因素關系的研究[D]. 劉文.遼寧師范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0491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30491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