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直隸留學教育探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0 11:07
本文關(guān)鍵詞:清末民初直隸留學教育探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19世紀中葉容閎等人出國留學,拉開了近代中國留學運動的序幕。此后的近百年間,留學運動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船政留歐、留日高潮、庚款留美、留法勤工儉學等數(shù)次高潮,數(shù)以萬計的人出國留學。留學生對近代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和社會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直隸的留學教育在全國亦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論文嘗試對清末民初(1876-1928)的直隸留學教育進行較為深入的論述。直隸的留歐教育發(fā)端于船政留歐,此后經(jīng)過緩慢發(fā)展,在留法勤工儉學時達到了高潮;留美運動雖然開展較晚,人數(shù)少,但在庚款留美中規(guī)模較大;在袁世凱的倡導下,直隸成為北方的“留日大省”,留學人數(shù)眾多。直隸留學生回國后在各個領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們積極參與政治改革活動,擴充新式教育、傳播新式教育理念,傳播西方先進科技,對直隸的政治、科技、教育等方面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guān)鍵詞】:清末民初 直隸 留學教育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G529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緒論9-12
- 第1章 直隸與留學歐洲12-19
- 1.1 直隸留歐教育的發(fā)展脈絡12-17
- 1.1.1 軍事留歐——直隸留歐教育的發(fā)端12-13
- 1.1.2 直隸留歐教育的緩慢發(fā)展13-16
- 1.1.3 留法勤工儉學——直隸留歐教育的高潮16-17
- 1.2 直隸留歐教育特點17-19
- 1.2.1 開展時間早17
- 1.2.2 人數(shù)少,質(zhì)量高17-18
- 1.2.3 學習科目以實用科學為主18-19
- 第2章 直隸與留學美國19-27
- 2.1 直隸留美的主要途徑19-24
- 2.1.1 庚款留美19-22
- 2.1.2 省費留美22-23
- 2.1.3 教會學校資助留美23-24
- 2.2 直隸留美教育特點24-27
- 2.2.1 整體素質(zhì)高24-25
- 2.2.2 學習科目以實用科學為主25-27
- 第3章 直隸與留學日本27-42
- 3.1 直隸與留日準備27-31
- 3.1.1 直隸主政人物的留學思想27-29
- 3.1.2 文化知識的準備29-31
- 3.2 直隸留日概況31-35
- 3.2.1 清末留日潮中的直隸留日生31-34
- 3.2.2 民國初期的直隸留日教育的衰落34-35
- 3.3 直隸留日教育特點35-38
- 3.3.1 官費比例高35-36
- 3.3.2 所習科目以文科、軍事為主36-37
- 3.3.3 就讀學校程度普遍偏低37-38
- 3.4 學習與生活38-42
- 3.4.1 參與愛國政治活動38-39
- 3.4.2 參觀考察39-40
- 3.4.3 創(chuàng)辦報刊,組建社團40-42
- 第4章 直隸留學教育的歷史作用及影響42-52
- 4.1 直隸留學生與近代教育42-49
- 4.1.1 新式師資的重要來源45-47
- 4.1.2 擴充新式教育47-48
- 4.1.3 傳播新式教育理念48-49
- 4.2 直隸留學生與近代政治49-50
- 4.2.1 立足學校,建立革命基地49
- 4.2.2 創(chuàng)辦報刊,宣傳革命思想49-50
- 4.2.3 成立革命團體,領導革命活動50
- 4.3 直隸留學生與近代科技50-52
- 結(jié)語52-54
- 參考文獻54-58
- 致謝58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松;晚清中國留美學生的構(gòu)成及社會影響研究(1872—1911)[D];暨南大學;2011年
本文關(guān)鍵詞:清末民初直隸留學教育探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65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965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