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教育會海外教育考察研究(1905-1927)
【圖文】:
教育與職業(yè)教育的融合,也影響了江蘇省教育會的教育考察活動,使得考察重向職業(yè)教育轉(zhuǎn)移的傾向。以上論述可以說是對江蘇省教育會的 4 次海外教育考察的整體描摹,至此應該教育會的海外教育考察活動有了大體了解。總之,江蘇省教育會作為近代影響間教育社團,它的教育考察活動在近代國人赴海外教育考察中占有一席之地,一定程度上推動著教育考察活動本身的規(guī)范與成熟。與全國海外教育考察活動的關(guān)系 順應全國考察大勢近代國人赴海外教育考察活動不知繁幾,何況近代以來內(nèi)外戰(zhàn)爭不斷,資料散極多,縱使再細致地搜集,也不免掛一漏萬。但是,將其中有跡可循的考察活理分析,依然可以得到一個大概的發(fā)展軌跡。根據(jù)汪婉對新政時期中國赴日教初步統(tǒng)計70,筆者將表格轉(zhuǎn)換成了如下折線圖,以便更直觀地觀察國人赴日教動的發(fā)展趨勢。
江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但這一熱潮并未持續(xù)很久,而是很快就衰退了。由于這一時期的教育考察以為主,所以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與官方政策有關(guān),如日本對中國政策的轉(zhuǎn)府對赴外游歷官紳的要求更嚴格,學部向日本派遣駐日調(diào)查員等。所以此后到育考察活動數(shù)量急速增加。這一時期,在江蘇省,教育界的有識之士發(fā)起成立務(wù)總會,日后發(fā)展為江蘇省教育會。江蘇省教育會作為近代中國極為重要的民一直在思考教育發(fā)展面臨的諸多問題。在赴日考察活動衰退之時,教育會成員著為教育謀發(fā)展的熱誠之心,,并于 1909 年選派楊保恒、周維城、俞子夷到日級教授法的理論與實踐,小學教師胡寶書自費同往,這是江蘇省教育會的教育早的一次,也是影響最顯著的一次。
【學位授予單位】:江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G52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季康;孔祥德;;民國社會對近代學前教育思想的主動接納[J];江西社會科學;2015年05期
2 楊季兵;;吳汝綸與羅振玉赴日教育考察的比較研究[J];教育評論;2015年03期
3 楊衛(wèi)明;;民國初期“理科”教學的研究及啟示——以“江蘇省教育會”的教研活動為考察對象[J];課程.教材.教法;2014年07期
4 方玉芬;;近代國人出國教育考察與中國教育近代化[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5 侯艷;;淺談計量史學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運用[J];教育探索;2011年02期
6 桑兵;;大學與近代中國——欄目解說[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7 肖小紅;;教育與政治: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中國省際精英——江蘇省教育會的案例研究[J];國際漢學;2009年02期
8 肖朗;楊衛(wèi)明;;江蘇教育總會與清末“單級教授”的導入和推廣[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04期
9 陳競?cè)?;對寰球中國學生會的考察與分析[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09期
10 謝長法;;江蘇省教育會與近代中國職業(yè)教育[J];教育與職業(yè);2008年12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沈麗玲;近代江蘇省城市體育社團的發(fā)展演變(1895~1937)[D];福建師范大學;2014年
2 金兵;民國時期職業(yè)指導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3 王巨光;民國教育社團與民主教育[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4 呂順長;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之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5 孫廣勇;社會變遷中的中國近代教育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鄭新華;近代中國教育如何可能[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王賀;赴美教育考察報告對“壬戌學制”的影響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2 卜春鶴;民初教育團體與1922年學制改革[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成濤;中華職業(yè)教育社與中國職業(yè)教育近代化[D];西南大學;2008年
4 戴長征;清季的江蘇教育會(1905—1911)[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盧浩;中華教育改進社[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蔣梅;辛亥革命前后的江蘇教育總會[D];揚州大學;2002年
7 賀金林;清末教育會初探[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6090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60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