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領域的知識管理國內外研究現狀與教育技術專業(yè)研究的新使命
【作者單位】: 浙江科技學院教育信息技術系 江西師范大學傳播學院 聊城大學教育傳播技術學院
【分類號】:G40-05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覃志強;沈霄鳳;;析教育技術專業(yè)本科的培養(yǎng)目標[J];中國成人教育;2006年03期
2 葉愛敏;王佑鎂;;教育技術綜合實驗需求分析與設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7年11期
3 沈書生,張增榮,李藝;深化教育技術專業(yè)改革,打造優(yōu)勢品牌專業(yè)[J];外語電化教學;2003年01期
4 羅志剛;績效技術——教育技術發(fā)展的新領域[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4期
5 孫雪冬;韓瑛;馬如宇;;對績效技術“回歸”的幾點思考[J];電化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6 范曉姝;沈慧娟;;高師教育技術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7 焦建文;;績效技術在我國教育技術領域發(fā)展緩慢的原因與對策淺析[J];云南電大學報;2008年04期
8 鄭旭東;張學波;;美國教育技術專業(yè)建設現狀之管窺:挑戰(zhàn)與探索[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9 王麗君;;從教育技術專業(yè)的就業(yè)現狀看學科的發(fā)展[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年11期
10 李子運;;國際視野聚焦中國教育技術——第八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綜述[J];中國電化教育;2009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何文茜;張哲;張遠峰;王濤;;構建和諧的高職高專教育技術專業(yè)課程方案體系[A];教育技術:信息化階段新發(fā)展的研究[C];2007年
2 李宇峰;隋君;;信息素養(yǎng)構成要素研究[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山風;網絡研修 教師培訓新時代[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4年
2 李聰華 蘇醒;同學眼中的她[N];紅河日報;2011年
3 王吉慶;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問題探析[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4年
4 王為本報記者陳勇;面向社會天地寬[N];四川日報;2002年
5 文聞;教師職業(yè)看好 師范類畢業(yè)生走俏[N];云南日報;2004年
6 ;職場熱線[N];電腦報;2004年
7 黃榮懷 曾蘭芳 余冠仕;教育技術大檢閱(下)[N];中國教育報;2001年
8 本報記者 余冠仕;教育信息化駛入快車道[N];中國教育報;2001年
9 潘克明;率先基本實現首都教育信息化[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3年
10 胥茜 陳樹生;培養(yǎng)“多重能力”的教育技術人才[N];光明日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焦萬里;教育技術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滿意度調查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2 王翠敏;提升教育技術專業(yè)數字構圖藝術教育績效的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年
3 于紅;教育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信息網絡化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慧;基于社會性軟件的教育技術專業(yè)學生PLE的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博;教育技術專業(yè)創(chuàng)新性人才培養(yǎng)的案例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6 郝大魁;高校教育技術專業(yè)中蘋果計算機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周敏;LAMS在教育技術專業(yè)本科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8 苗雪麗;提升教育技術專業(yè)數字色彩藝術教育績效的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年
9 高芳芳;提升教育技術專業(yè)數字造型藝術教育績效的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年
10 胡苗苗;《多媒體課件制作》知能教材設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5502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550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