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員如何強化教研創(chuàng)造力
[Abstract]:The creativit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refers to the ability of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taff to discover the real problems, to see through 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s and to refine their unique views in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the creativity is the externaliza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subject of the research. It is manifested in the sharp discovery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profound perspective and individualized expressio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reativit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should, on the basis of establish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subjec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enter into normal teaching, expand the theoretical field of vision, innovate the forms of expression of achievements, and strive to become experts i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search.
【作者單位】: 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分類號】:G428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尚達;語文綜合性學習與學生主體性發(fā)展[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陶志潔;建構(gòu)英語教學中新的師生角色[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趙闖;;高校體育課教學分組的建構(gòu)主義設計與試驗[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4 賀佩蓉;;羅杰斯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綜述[J];安康師專學報;2005年06期
5 葉光華;董亞軍;;社會體育專業(yè)課程體系優(yōu)化的系統(tǒng)方法與構(gòu)建[J];安徽體育科技;2006年04期
6 傅炳熙;個性化教育與語文課程改革[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7 梁書鳳;;隱性課程:新課程改革目標的重要資源[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8 常蕤,馬志凌,佘少華;課程走向自組織——后現(xiàn)代課程理論之復雜性解讀[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9 張宏薇,陸作生;學校教育中各層次目標特點及關(guān)系的分析[J];北方論叢;2003年04期
10 鄭曉齊,張豫;柔性網(wǎng)絡教學資源庫及其實現(xiàn)途徑[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陳忠勇;;開發(fā)和利用隱性課程 促進青少年思想道德發(fā)展[A];畢節(jié)地區(q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研討會文章選集[C];2006年
2 尚淼;;工業(yè)設計課程模塊化模式教學探討[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3 陳雅先;;略論視唱練耳課程與教學的心理學基礎[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4 余紅霞;;探析建構(gòu)主義音樂教學理論與實踐[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鄔烈炎;藝術(shù)設計學科的專業(yè)基礎課程研究[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1年
2 傅建明;我國小學語文教科書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劉承波;信息時代高等學校教學過程的變革及其運行機制[D];廈門大學;2002年
4 王春燕;中國學前課程百年發(fā)展、變革的歷史與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5 周建平;追尋教學道德[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6 葉信治;提高大學課程實踐自覺性的哲學探討[D];廈門大學;2003年
7 彭虹斌;課程組織研究——從內(nèi)容到經(jīng)驗的轉(zhuǎn)化[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楊中樞;學校課程管理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9 嚴書宇;社會科課程研究:反思與構(gòu)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堯新瑜;學校道德課程理解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青;高中綜合理科課程問題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張雯芹;貴陽市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與中等職業(yè)學校專業(yè)設置、課程目標定位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3 紀九利;中國普通高中物理教材的歷史演變及現(xiàn)實啟示[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4 鄭偉;高中研究型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探索[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5 鄧友超;走向主體間意義的教師主體性——教育工具的一個目標[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6 陳勝;高中化學實驗教育系統(tǒng)的構(gòu)建與實施[D];曲阜師范大學;2001年
7 鄭利明;高師化學系課程結(jié)構(gòu)的改革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1年
8 張雨強;綜合理科課程開發(fā)及其支持體系構(gòu)建[D];曲阜師范大學;2001年
9 周曉鵬;人教社高中化學教材“學材化”探索的評析[D];曲阜師范大學;2001年
10 曹永國;后現(xiàn)代主義視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毛志偉;;有效開展課題研究活動的六個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10年02期
2 李芳;;發(fā)揮教學研究作用,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J];職業(yè)時空;2010年02期
3 全金花;;我是這樣做教研員工作的[J];中國民族教育;2010年03期
4 劉開雙;;怎樣做一名受教師歡迎的教研員[J];中國民族教育;2010年03期
5 張惠珍;李思慧;;展示課改音樂優(yōu)秀課例、深化音樂課改教學教研——金華市音樂課改優(yōu)秀課例展示活動側(cè)記[J];音樂天地;2010年02期
6 安成功;;淺談用思維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J];新西部;2010年01期
7 許培良;;加強數(shù)學創(chuàng)新教學研究 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跨越式發(fā)展[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0年03期
8 劉玉容;楊雪梅;葉峻;;新課程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區(qū)中學教師研訓一體化實施策略[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0年03期
9 萬仲永;;現(xiàn)代中小學教師成果意識缺失的歸因與縫補的策略[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0年03期
10 黃耐明;;教研是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途徑[J];生命世界;2010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中國音樂學院和聲復調(diào)成果一覽表[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2 趙玉增;王保峰;葛紅花;;材料化學基礎實驗課程教學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shù)年會第17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3 李尚寧;;試論“多元智能”觀念下的師德修養(yǎng)[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4 呂石美;;當獨生子女遇到獨生子女[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5 金萍;;創(chuàng)建學習型團隊,努力提升教學質(zhì)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6 陳忠良;;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是和諧教育的內(nèi)驅(qū)力[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7 陶格斯;;“蒙古族傳統(tǒng)游戲,棋牌玩法的教學研究”實施方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8 陶格斯;;2007年下半年子課題“蒙古族傳統(tǒng)游戲,棋牌玩法的教學研究”計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9 陶格斯;;2007年下半年“蒙古族傳統(tǒng)游戲,棋牌玩法的教學研究”總結(jié)[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10 陶格斯;;2008年上半年“蒙古族傳統(tǒng)游戲,棋牌玩法的教學研究”計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崔允oa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 教授;把握教學研究方向[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王敏勤 天津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 教授;課標和教材很重要[N];中國教育報;2010年
3 高理;植根課程教學 深化工程教育 托起制造強國[N];中國教育報;2010年
4 記者 劉肖勇 通訊員 吳晶平;學生帶著 “任務”參觀[N];廣東科技報;2010年
5 通訊員 楊斌;翼城:實效備課促課堂高效[N];臨汾日報;2010年
6 記者 魯延宏;海原一中“三三”式教學成效凸顯[N];寧夏日報;2010年
7 司明國 蘇娜;雙橋區(qū)教育局加快教育技術(shù)配備步伐[N];承德日報;2010年
8 記者 梁健;贛州教師講師團送教下鄉(xiāng)[N];江西日報;2010年
9 北京吉利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蔣國華;由重提建立中國教育研究院想到的[N];科學時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李可孝 通訊員 鄭國棟 梁德;均衡教育:讓每一個生命美麗綻放[N];淄博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江衛(wèi)華;協(xié)同學習理念指導下的課堂互動設計、分析與評價[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姜輝;數(shù)學教師的數(shù)學情感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呂林海;數(shù)學理解性學習與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張增田;對話教學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靳瑩;結(jié)構(gòu)主義視角下的化學概念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張成鈞;如來藏學的中道思想與宗教對話[D];四川大學;2005年
7 李三福;教學的語用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魏永紅;外語任務型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吳德芳;論“后現(xiàn)代思想”視野下的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彭海蕾;幼兒園游戲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倪娜;《形態(tài)構(gòu)成》課程教學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2 楊敏;對教研員評課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3 王晨曦;20世紀上半葉小提琴藝術(shù)在中國的傳播發(fā)展與教學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4 何健;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yè)物理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崔式蓉;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積極詞匯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吳茜雯;本地化翻譯教學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7 宋繼先;新疆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排球普修課教學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9年
8 張學慶;山東省普通高校定向運動課程開展狀況的調(diào)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方卉;新建本科院校教師科研狀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宿彩青;貴州省初中化學天原杯競賽與化學教學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3951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395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