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分層與農(nóng)民工子女教育:“兩為主”政策博弈的教育社會學分析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oriented" policy on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is not only restricted by its implementation, but also restricted by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system and the dual social structure. Under the "containment mechanism" and the "multi-game" policy, education under the policy of "two mai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reproduction of migrant workers.
【作者單位】: 上海大學;
【分類號】:G5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劉義程;;農(nóng)民工子女受教育權問題探析[J];教育與職業(yè);2005年36期
2 葛新斌;;“兩個為主”政策:演進、問題與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年1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英;區(qū)域教育公平問題及對策選擇[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2 羅興根;教育平等與現(xiàn)階段我國教育發(fā)展的兩種態(tài)勢[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3 查嘯虎;教育機會均等的歷史演進與現(xiàn)實思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4 周元寬;論教學過程中教師權威的消解[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5 翟莉;學生家庭文化:影響師生關系的“遠位變量”[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6 何愛霞;簡論反向社會化與成人教育[J];北京成人教育;2001年05期
7 錢民輝;論美國學校教育制度的實質(zhì)[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8 錢民輝;對國外教育社會學知識體系的思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9 閻光才;教育的功能、功用到功效──20世紀西方公共教育政策價值取向的演進邏輯[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10 馮建軍,周興國;略述布蕾津卡的實踐教育學思想──兼談我國教育學的努力方向[J];比較教育研究;199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扈海鸝;;中國后農(nóng)業(yè)稅時代的“非同質(zhì)性”農(nóng)民[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2 張國兵;;我國教育政策的手段性功能初探[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與變革——新制度教育學論綱[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黃忠敬;知識·權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傅建明;我國小學語文教科書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朱家存;走向均衡[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祁型雨;利益表達與整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6 李福華;高等學校學生主體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王勝利;教育與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發(fā)展[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8 蔡春;在權力與權利之間[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李彥榮;中國中小學課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宜勇;大學組織結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穎;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與發(fā)展對中國民族教育的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2 萬作芳;論教育異化[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倪勝利;中學民主教學問題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4 王等等;教育功能觀的社會學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5 張榮偉;中國教育民主化:理念、背景與思路[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6 李曉波;教育公平觀視野下的高等教育分流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7 孫曉麗;論學習化社會的教育機會均等[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章光潔;白族農(nóng)村社區(qū)中的基礎教育課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辛治洋;論阿普爾教育理論的批判性[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周守軍;枝江市義務教育機會均等問題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葛新斌;;“兩個為主”政策:演進、問題與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年15期
2 楊潤勇;;進城務工農(nóng)民子女教育政策及其執(zhí)行中的問題分析[J];當代教育科學;2006年08期
3 張翔;;基本權利的受益權功能與國家的給付義務——從基本權利分析框架的革新開始[J];中國法學;2006年01期
4 周佳;;農(nóng)民工子女義務教育政策執(zhí)行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06年09期
5 鮑傳友;鄧濤;;論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義務教育的公共性[J];中國教育學刊;2006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小琳;;農(nóng)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淺析[J];統(tǒng)計與管理;2011年04期
2 袁連生;;公共教育財政的陽光何時普照農(nóng)民工子女[J];傳承;2011年16期
3 ;農(nóng)民工子女公共教育經(jīng)費應“流轉”起來[J];中國人大;2011年13期
4 ;為民辦農(nóng)民工子女學校教師解讀新課程[J];上海教育;2011年18期
5 黃顯鈞;;進城農(nóng)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若干問題及解決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1年19期
6 王貝貝;;兩會代表委員看望農(nóng)民工子女:要做能拼會贏的河南人[J];茶世界;2011年03期
7 ;民辦農(nóng)民工子女學校教師有職稱了[J];上海教育;2011年18期
8 江遠萍;;一個都不能少的“快樂家庭”——贛州市中山路小學“關愛農(nóng)民工子女”活動側記[J];江西教育;2011年17期
9 ;上海奉賢區(qū):農(nóng)民工子女職業(yè)理想與城市學生無異[J];中小學德育;2011年06期
10 謝政軒;;同沐春風 共享陽光——淺談農(nóng)民工子女的學校教育策略[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莉;;努力造就我國高素質(zhì)勞動后備軍——論農(nóng)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A];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區(qū)科學發(fā)展理論研究[C];2010年
2 劉桂桂;聶獨席;;城市農(nóng)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的思考——以貴陽市為例[A];“和諧發(fā)展與貴州小康社會建設”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張檸;;論廣州市農(nóng)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問題——基于教育政策執(zhí)行的視角分析[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張淑瓊;;試論當前農(nóng)民工子女教育問題[A];“關注省情民意、促進社會和諧”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9年
5 袁連生;付堯;李奇;;北京農(nóng)民工子女的義務教育[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袁連生;;農(nóng)民工子女義務教育財政政策的理論、實踐與改革[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2007浙江就業(yè)報告 農(nóng)民工問題研究 農(nóng)民工的子女教育問題研究——以杭州為例[A];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農(nóng)民工問題研究”課題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8 孫宏艷;;農(nóng)民工子女的身份認同與權益保護[A];和諧社會建設與青少年發(fā)展研究報告——第三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7)[C];2007年
9 王雪;;教育公平視角下的農(nóng)民工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問題解析[A];第二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10 張璐;;貴陽市農(nóng)民工子女受教育情況調(diào)查分析-----農(nóng)民工自身文化程度對其子女受教育情況的影響[A];“科學發(fā)展觀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海平;一個不能少[N];安陽日報;2005年
2 戚海燕;4000農(nóng)民工子女每人得300元[N];北京日報;2004年
3 馮琳;取消借讀費農(nóng)民工子女緣何難露笑容[N];中國工商報;2004年
4 記者 張莎 實習生 劉婉;沙區(qū)為農(nóng)民工子女入學提供優(yōu)惠[N];重慶日報;2005年
5 本欄目稿件由李宏斌 提供;關注農(nóng)民工子女上學問題[N];大同日報;2005年
6 龔德明;讓農(nóng)民工子女快樂上學[N];江西日報;2004年
7 王云霞;我市農(nóng)民工子女就學政策推行順利 三萬農(nóng)民工子女俱歡顏[N];蘭州日報;2004年
8 田建平;農(nóng)民工子女入學何時不再難[N];山西日報;2004年
9 劉萬永;幫助農(nóng)民工子女就是幫助我們自己[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04年
10 唐成選;沈陽特困農(nóng)民工子女吃上免費午餐[N];遼寧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翠蘭;精神追尋:農(nóng)民工子女的語言與自我認同[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沈濤;農(nóng)民工子女心理健康與社會融入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3 陳小華;城市農(nóng)民工同住子女義務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祝志芬;中國義務教育福利制度的發(fā)展及其完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謝春風;我國教育行政決策的倫理困境與出路[D];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蔣園園;復雜理論視閾下的教育政策執(zhí)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潔;上海市郊公辦學校學生來源的多樣性對教育的影響與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周翠萍;我國政府購買教育服務的政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誼;農(nóng)村留守兒童教育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1年
10 鄧凡;教育政策執(zhí)行的網(wǎng)絡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方輝東;在城農(nóng)民工子女受教育適應性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2 朱振東;農(nóng)民工子女受教育權探析[D];蘇州大學;2010年
3 李慧;農(nóng)民工子女在城市不同類型初中就學情況的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曾煥平;農(nóng)民工子女義務教育階段教育公平的實證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5 劉廣廣;農(nóng)民工子女教育權利保障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魯雪;農(nóng)民工子女受教育權探究[D];云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7 顧倩;論農(nóng)民工子女受教育權的保障[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8 張磊;民辦農(nóng)民工子女學校課程設置與實施現(xiàn)狀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0年
9 吳欣;上海初中農(nóng)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秦潔;城市化進程中城市農(nóng)民工子女就學政策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1298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129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