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五年我國學校效能研究的兩種范式
本文選題:學校效能 + 范式; 參考:《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11期
【摘要】:本文對我國內(nèi)地1994~2009年間,學校效能為主題的研究進行回顧和總結(jié)。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過去的十五年里我國內(nèi)地學校效能研究偏重于思辨研究,尚缺乏具有統(tǒng)整性的實證研究框架和體系。故此,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本土化的學校效能研究范式,應(yīng)是我國未來學校效能研究的不變趨勢。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on school efficiency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from 1994 to 2009.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past 15 years, the study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has focused on speculative research, and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a unified empirical research framework and system. Therefore, further perfecting and perfecting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local school effectiveness should be the invariable trend of our country's future school efficiency research.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基于EPF方法的學校效能提升路徑分析研究”(項目編號:09YJA850045)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分類號】:G47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綿濤,洪哲;學校效能初探[J];教育與經(jīng)濟;1994年03期
2 馬曉強;彭文蓉;薩麗·托馬斯;;學校效能的增值評價——對河北省保定市普通高中學校的實證研究[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3 溫恒福;;學校效能的基本理論問題探究[J];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4 ;學校效能研究與教育過程評價[J];教育研究;1996年07期
5 張新平;思辨研究·實證研究·實地研究[J];教育探索;2000年11期
6 湯林春;;試論學校效能評價的發(fā)展[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5年22期
7 孫綿濤;;關(guān)于學校效能評價標準和方法的兩點認識[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年20期
8 湯林春,梁玲玲;學校效能評價的嘗試[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4期
9 湯林春;;學校效能的學校因素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8期
10 程晉寬;美國有效學校的理論與實踐[J];外國教育資料;1994年03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廖艷芳;澳門中學校長領(lǐng)導型態(tài)與學校效能關(guān)系之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邊玉芳;林志紅;;增值評價:一種綠色升學率理念下的學校評價模式[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2 潘琪;;增值評價法在大學教師評價中的應(yīng)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3 朱元午,朱明秀;實證研究的先天不足與“后天”缺陷——兼論實地研究及其應(yīng)用[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04年04期
4 杜育紅;劉笑飛;;學校效率研究計量方法的新進展[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5 丁延慶;薛海平;;從效率視角對我國基礎(chǔ)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分層的審視——基于對昆明市公辦高中的教育生產(chǎn)函數(shù)研究[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年04期
6 楊釙;;同伴特征與初中學生成績的多水平分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年04期
7 朱曉文;張麗霞;張明亮;;學校效能的研究進展[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01期
8 丁建福;成剛;;義務(wù)教育財政效率評價:方法及比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9 柏晶;;對教育領(lǐng)域中思辨研究和實地研究的認識[J];廣東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7期
10 郭蕊;聶威;;教育增值評價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應(yīng)用[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董燕笙;;淺析提高學校管理效能的途徑[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2 張永春;;職業(yè)技術(shù)院校效能初論[A];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3 杜屏;李琳琳;;基于內(nèi)容分析法的我國學校效能研究綜述[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戴平生;;我國省域教育公平與效率關(guān)系的實證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聯(lián)誼會2008年年會暨青年經(jīng)濟學者論壇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亮;普通高中學生增值評價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顧志紅;中學的組織結(jié)構(gòu)分析及其文化重構(gòu)[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楊錦興;改善農(nóng)村中小學校長領(lǐng)導效能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杜俊偉;論輿論的自組自穩(wěn)[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5 孫錦明;中學校長領(lǐng)導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張紅霞;在變動中尋求秩序[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李莉;油氣管道水工保護工程效能評價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8 張勁松;農(nóng)業(yè)機械化對糧食產(chǎn)出效能的貢獻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9 張守華;三軍聯(lián)勤軍事醫(yī)學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8年
10 姜飛月;學校變革中的教師效能[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溫婷;教育現(xiàn)代化背景下的辦學特色研究[D];廣州大學;2009年
2 鄭寶錦;學校效能視角下的中小學校文化的構(gòu)建[D];天津大學;2009年
3 王靖;美國薄弱學校改進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龐威;美國中小學增值性教師評價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5 李金海;貴州高師一年級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的觀察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9年
6 崔昌宏;普通中學教學評價與學業(yè)成績預測問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7 李耀青;西部農(nóng)村普通高中教育資源配置與學生學業(yè)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王家美;教育增值評估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9 范雯婧;獨立學院院長領(lǐng)導有效性的實地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10 畢盛楠;中小學校教師領(lǐng)導力生成機制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蒙成;;工作場的學習:概念、認知基礎(chǔ)與教學模式[J];比較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2 唐瑩;;教育行政研究對其知識基礎(chǔ)的百年探索[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2年05期
3 W·布雷岑卡,李其龍;教育學知識的哲學——分析、批判、建議[特約稿][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5年04期
4 孫綿濤,洪哲;學校效能初探[J];教育與經(jīng)濟;1994年03期
5 厲以賢,馬樹超,吳鋼;家庭諸因素與學生學業(yè)成績關(guān)系的主成分分析[J];教育科學;1989年04期
6 張煜,孟鴻偉;教育研究中的多層分析方法[J];教育研究;1995年02期
7 薩麗·托馬斯;彭文蓉;;運用“增值”評量指標評估學校表現(xiàn)[J];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8 吳鋼,李勤;學生學業(yè)成績評價的一種理論和方法[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06期
9 湯林春;我國十七年來普通教育管理研究之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04期
10 程晉寬;美國有效學校的理論與實踐[J];外國教育資料;1994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湯林春;學校效能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0548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054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