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理論視域的移動學習活動設計
本文選題:移動學習 + 活動理論 ; 參考:《電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摘要】:本文運用活動理論審視移動學習的概念,提出移動學習活動設計的思想和原則;依據(jù)移動學習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等對活動理論模型進行局部修正,并結合教學設計的精髓,確立移動學習活動設計的框架和思路,從而緊密耦合移動技術和設備到學習領域,以提升移動學習的效能。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activity theory to examine the concept of mobile learning, puts forward the idea and principle of mobile learning activity design, modifies the activity theory model according to th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mobile learning, and combines the essence of teaching desig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obile learning, the framework and train of thought of mobile learning activity design are established so that mobile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can be tightly coupled into the learning field.
【作者單位】: 天津工程師范學院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
【基金】:天津市信息化發(fā)展計劃項目“遠程職業(yè)培訓支撐平臺開發(fā)和資源建設”(項目編號:081043011)
【分類號】:G4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趙慧軍;活動理論的產生、發(fā)展及前景[J];東北師大學報;1997年01期
2 石文山,陳家麟;維列魯學派活動理論對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啟示[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3期
3 鄭太年;從活動理論看學校學習[J];開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4 鐘啟泉;教學活動理論的考察[J];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剛;徐曉東;王英彥;;計算機支持的協(xié)作學習模型研究及其啟示[J];電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2 盧強;鄭立坤;;“教學系統(tǒng)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活動理論的視角[J];電化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3 王淑慧;劉麗萍;;信息化背景下的混合式學習的發(fā)展和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年09期
4 劉涵杰;關于優(yōu)化學生作文外在環(huán)境的若干思考[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5 楊娟;人性觀的演進對心理健康研究的啟示[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5年04期
6 張東紅;;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初探[J];甘肅高師學報;2008年02期
7 盧強;;課程學習活動設計重審:活動理論視域[J];電化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8 賀繼紅;呂鴻雁;;論大學課堂教學的七個協(xié)同[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年06期
9 周炎根;;基于活動理論的學習環(huán)境設計[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10 羅儒國;;“教學生活”辨[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發(fā)祥;從魯賓斯坦到布魯什林斯基[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君麗;發(fā)展性教學評價技術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江衛(wèi)華;協(xié)同學習理念指導下的課堂互動設計、分析與評價[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李妍;喬納森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鄧鵬;游戲成癮機理及其在娛教設計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何善亮;有效教學批判[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羅儒國;教師教學生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曹俊軍;反思與構想: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9 黃興豐;數(shù)學課堂活動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仲秀英;學生數(shù)學活動經驗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尹芳;重慶市主城區(qū)幼兒家庭親子游戲現(xiàn)狀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王俊紅;塔雷金娜教學控制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3 石文山;實踐 智慧與健康[D];揚州大學;2004年
4 吳莉霞;活動理論框架下的基于項目學習(PBL)的研究與設計[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5 王秋紅;上海初中科學活動教學實施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6 劉天彬;問題化教學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馬云多;班級環(huán)境審美化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8 靳君;基于個性化學習支持系統(tǒng)的教學活動編列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9 于穎;活動學習視野下信息技術教材結構的建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汪甜;中小學科學課程中活動設計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桂敏;;資源管理策略在移動學習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2 楊盼;錢慧;鄭秀麗;楊雁;宋維虎;;淺談移動學習的教育應用及需要注意的問題[J];科技經濟市場;2011年08期
3 張鈺梅;袁婷;王學明;;大學生移動學習現(xiàn)狀調查研究——以銀川大學學生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年18期
4 余燕翔;;終身教育背景下的移動學習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23期
5 張紅兵;邢士賓;武博軒;;基于3G網絡的移動學習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年28期
6 劉根萍;吳鳳秀;;溫州在校大學生接受移動學習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擴展技術接受模型的實證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1年06期
7 王靜;張連堂;;基于3G技術的移動學習研究[J];現(xiàn)代計算機(專業(yè)版);2011年12期
8 梁麗霞;;3G環(huán)境下大學英語移動學習模式的研究[J];中小學電教(下);2011年09期
9 張健;;基于3G手機的移動學習教育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J];福建電腦;2011年05期
10 郭紹青;黃建軍;袁慶飛;;國外移動學習應用發(fā)展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萌;;云計算及其在移動學習模式下應用初探[A];計算機研究新進展(2010)——河南省計算機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盧雅敏;;親歷科學 探究生活——體驗式科學探索活動設計初探[A];科學素質培養(yǎng)的實踐和探索[C];2009年
3 孫海燕;;“動手玩科學”素材選用與活動設計的實踐研究[A];探索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第十九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論文征集活動論文匯編[C];2011年
4 劉越;陳躍新;周麗濤;;一種多agent活動理論[A];2006年全國理論計算機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姜德珍;;老有所為與身心健康[A];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嫻俊;;小學心理活動課的設計與操作技巧[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7 熊曉波;付曉玲;;移動學習平臺解決方案[A];2007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二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7年
8 徐正巧;趙德偉;莊科君;;認知彈性理論視角下的移動學習模式的探討[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9 程時偉;秦緒佳;劉肖健;;上下文驅動的移動設備用戶界面設計方法[A];第18屆全國多媒體學術會議(NCMT2009)、第5屆全國人機交互學術會議(CHCI2009)、第5屆全國普適計算學術會議(PCC2009)論文集[C];2009年
10 劉頎;;語文教學的“一池活水”——淺談語文教育的實踐性與語文實踐活動設計[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席傳;國企要向江西移動學習[N];人民郵電;2005年
2 廣州知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何沛如;移動學習的七大商業(yè)機遇[N];人民政協(xié)報;2011年
3 張朝營;水滴英語移動學習卡問世[N];消費日報;2008年
4 記者 張建斌 馬曉艷 實習生 楊冬瓊;西藏移動學習實踐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效[N];西藏日報;2009年
5 劉波;云南移動“移動學習”提高農村教育水平[N];人民郵電;2008年
6 記者 曾悄聯(lián) 黎攀 甘毅 廖景標;自治區(qū)先進性教育活動理論宣講團到各地巡回宣講[N];廣西日報;2005年
7 記者 曾鐵強 周文濤 吳家躍 唐廣生 曾俊峰;區(qū)先進性教育活動理論宣講團巡回宣講鼓舞人心[N];廣西日報;2005年
8 通訊員 侯檳婕 記者 楊斌 寧新;黑龍江山東寧夏移動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N];人民郵電;2001年
9 本報記者 陳熙涵;上海書展凸現(xiàn)文化追求[N];文匯報;2007年
10 福建省福清市實驗小學幼兒園 陳艷;有趣的仿生世界大班活動設計[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璐;列昂捷夫的活動理論及其生態(tài)學詮釋[D];吉林大學;2011年
2 李青;學習活動建模[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武荷嵐;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物理學與教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付雄;移動學習資源有償服務的支付協(xié)議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5 孟昭鵬;適合協(xié)同學習環(huán)境的網絡服務質量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6 程時偉;基于上下文感知的移動設備自適應用戶界面設計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7 柯清超;分布式學習系統(tǒng)軟件建模方法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喬暉;語文教科書中學習活動的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任劍鋒;非面對面CSCL交互行為促進策略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10 李君麗;發(fā)展性教學評價技術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傅健;我國移動學習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D];吉林大學;2010年
2 于肆洋;3G技術支持的移動學習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顧鳳佳;微型移動學習資源的可用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崔健;移動學習教學設計模式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5 段前佳;移動學習在企業(yè)培訓中應用的可行性調查與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6 朱琦;手機移動學習資源內容設計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友欣;手機移動學習輔助教學系統(tǒng)的設計與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8 李俊;移動學習活動設計模型的改進與應用[D];河南大學;2011年
9 吳燕琴;基于手機的移動學習資源設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馬軍俠;移動學習在中學英語教師培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0408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04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