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現(xiàn)代重大教育政策與綜合國力提升關系考論
本文選題:美國 + 教育政策; 參考:《中州學刊》2010年03期
【摘要】:毋庸諱言,美國以其強大的綜合國力雄居當今世界各國之首位;赝麣v史,美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其演進的歷史之短、發(fā)展的速度之快,個中原因和動力,非一偏可以概全。但其綜合國力的提高與政府實施的一系列重大教育政策密切相關,也是不爭的事實。近現(xiàn)代一百多年來美國政府所實施的一系列重大教育政策,對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國家凝聚力的強化、社會經(jīng)濟與文化的全面繁榮,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為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美國重視國民教育所實施的相關政策和經(jīng)驗,值得當今發(fā)展中大國借鑒。
[Abstract]:Needless to say, the United States ranks first in the world with its strong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Looking back at history, the United States, as a sovereign state, has a short history of evolu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improvement of it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s closely related to a series of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implemen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it is also an indisputable fact. A series of major educational policies implemented by the US government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and more have played a huge role in promot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people, strengthening the cohesion of the country, and the overall prosperity of social economy and culture. For the rapid improvement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The United States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relevant policies and experiences of national education, which is worthy of reference by developing countries.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歷史文化研究所;
【分類號】:G571.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賀長元;人類教育方法三次大革命(下)[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2 李莉;英美兩國高等教育財政撥款體制的比較及經(jīng)驗借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3 王杰敏;農村政策執(zhí)行的制約因素及對策探討[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4 陳學飛;美國現(xiàn)行教育行政制度述略[J];比較教育研究;1993年06期
5 劉寶存;美國私立高等學校的董事會制度評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6 蔡國春,周川;院校研究的歷史發(fā)展及若干理論問題探討——基于國外文獻的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7 耿益群;;美國高校終身教授制度的困境與出路[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8 李孔珍;洪成文;;教育政策模型的比較研究——政策主體和政策環(huán)境的視角[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9 游敏惠;;美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隊伍的發(fā)展及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10 米紅;李國倉;;美國大學與社區(qū)學院學分互認機制研究——以北卡羅來納州為例[J];比較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茶世俊;;教育政策的權力分析芻議[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玉林;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與農業(yè)機械化[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1年
2 眭依凡;大學校長的教育理念與治校[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朱家存;走向均衡[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王華峰;基于系統(tǒng)科學的高等教育轉型發(fā)展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5 祁型雨;利益表達與整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6 鄒曉東;研究型大學學科組織創(chuàng)新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7 姚云;美國高等教育立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李福華;高等學校學生主體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劉立志;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政策發(fā)展的理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王勝利;教育與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發(fā)展[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包平;近代中國農業(yè)教育研究(1897~1937)[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1年
2 張薇;論美國高等教育創(chuàng)新的理念與實踐[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3 謝媛;政策評估模式及其應用[D];廈門大學;2001年
4 殷小琴;美國現(xiàn)代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特點與問題[D];浙江大學;2002年
5 夏維普;開放體系經(jīng)濟穩(wěn)定增長條件的實證分析[D];上海海運學院;2002年
6 柳倩華;論美國高等教育后大眾化時期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質量的提高[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劉恬;歐美發(fā)達國家大學生參與學校管理初探[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鐘怡;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美國專業(yè)碩士學位教育質量控制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李菲;二戰(zhàn)后美國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10 楊彥如;美國社區(qū)學院和崗位不確定工人培訓之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麗;;公共政策視野下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分析及其對策[J];經(jīng)濟論壇;2011年06期
2 楊寶琰;萬明鋼;;我國“教育機會均等”問題實證研究成果評析[J];教育科學研究;2011年07期
3 彭萌;劉東雷;;關于農村學,F(xiàn)代教學媒體發(fā)展的思考[J];學理論;2011年17期
4 姜勇;時莉;;奧地利教師教育政策改革述評[J];外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5 姜峰;肖聰;;法國移民子女教育政策述評[J];外國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6 蔣園園;;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執(zhí)行復雜性多維度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1年08期
7 趙富偉;黃欣;;上海市中小學校園安全教育現(xiàn)狀案例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8 楊啟光;;地方教育政策的轉移與創(chuàng)新[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1年Z1期
9 柴少明;趙建華;;教育政策與實踐視野下的CSCL——CSCL2011國際會議綜述[J];遠程教育雜志;2011年05期
10 何善平;;論素質教育政策形成的維度及其價值觀[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路德維珂·科拉羅;胡詠梅;梁文艷;;教育政策的監(jiān)測與評價:概念、作用、系統(tǒng)框架[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劉繼和;米佳琳;陳芳芳;;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教師能源教育政策及啟示[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3 田靜;施江濱;;美國教育政策中“農村”概念界定的應用與問題[A];農職業(yè)教育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云南省農業(yè)教育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翟巧相;;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后美國聯(lián)邦政府對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熊亞;;解讀“農村義務教育經(jīng)費保障新機制”[A];2006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祁型雨;;利益表達與整合——教育政策的決策模式研究[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7-2008年度][C];2010年
7 秦行音;;英國工黨教育政策的簡要歷史變化及新工黨的教育政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馮永慶;;試論教育在構建和諧墾區(qū)中的地位和作用[A];黑龍江省農場管理學會現(xiàn)代化大農業(yè)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張淇;李景勃;;西部大開發(fā)教育政策分析及其前景展望[A];加速發(fā)展 加快轉型 推動跨越——科技要支撐貴州更快更好發(fā)展:貴州省決策科學研究會、貴州省科技情報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李建忠;;贊比亞獨立以來教育政策的制定及若干經(jīng)驗教訓[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木佳;教育政策的“嫌貧愛富取向”[N];中華工商時報;2005年
2 熊丙奇;有多少教育政策被兒戲[N];聯(lián)合時報;2011年
3 周洪宇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建立教育政策咨詢委員會刻不容緩[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4 記者 劉微;第五屆教育政策分析高級研討會召開[N];中國教育報;2003年
5 ;教育政策調整與體制改革[N];經(jīng)濟參考報;2001年
6 張瀛 張?zhí)煅?教育政策彰顯民生價值取向[N];中國教育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呂揚;補課的困惑——教育政策雙軌制的思考[N];陜西日報;2003年
8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 劉復興;審視教育政策的一個新視角[N];中國教育報;2001年
9 朱永新(作者系江蘇省蘇州市副市長);制定教育政策的理論問題[N];中國教育報;2001年
10 本報記者 彭宇 《南方日報》記者 王洪偉;教育政策處境兩難[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李占萍;清末學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3 周彬;教育政策基礎的經(jīng)濟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全力;國家教育政策對基層教育管理的影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視角[D];吉林大學;2005年
6 周小虎;利益集團視角下的美國教師組織對教育政策影響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孫艷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祁型雨;利益表達與整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9 劉世清;教育政策倫理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高慶蓬;教育政策評估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丹丹;教育資源積聚與政府政策選擇[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2 葛安娜;從“減負”反觀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黃建軍;倫理視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價值取向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5 樊凌衡;美國“肯定性行動”計劃及其對中國教育政策的啟示[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6 王巧云;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問題研究[D];青島大學;2007年
7 戴林;新世紀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學;2008年
8 程細平;我國流動人口子女義務教育的政策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9 凌遠宏;私人基金會在美國教育上的角色和作用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10 康琪;教育公平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7751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775128.html